目錄
自序
第一部醞釀期(1980~1986.6) 第一章 白色恐怖末期 第一節 威權統治下的台灣校園 第二節 ?釀中的學生運動-意識、組識、議題與行動 第三節 黨外、媒體與學生運動
第二章 潛伏(1980~1982.9) 第一節 沈寂的校園 第二節 學生行動團體的出現【註一】
第三章 爆發(1982.9~1984.6) 第一節 台大「學生主權」運動 第二節 議會抗爭的出現-台大代聯會 第三節 大學問題的湧現
第四章 轉接(1984.7~1986.6) 第一節 台大校園運動的持續與挫折 第二節 「輔新事件」 第三節 暗潮洶湧的各大學校園 第四節 社會參與的?釀 第五節 「李文忠事件」 第六節 「事件化理論」
第二部 突破期(1986.7~1988.6) 第五章 政治自由化 第一節 民間力量的崛起 第二節 學生運動風起雲湧
第六章 鹿港反杜邦運動 第一節 尋找運動新方向 第二節 台大學生杜邦事件調查團 第三節 文化社 第四節 「新民粹」
第七章 自由之愛 第一節 誕生:大新事件 第二節 成長:校園言論自由運動-兼及「菁英結盟,向下動員」 第三節 高峰:大學改革 第四節 徬徨:民間哲學 第五節 退守: 5.11台大學生日與代聯會選舉
第八章 校園運動風氣雲湧 第一節 學運團體的萌芽 第二節 開拓期(1986.9~1987.3)-政大、台大、高醫與中興法商 第三節 密集期(1987.7~1987.6)-輔大、北醫、淡江、中央、東海、逢甲與成大 第四節 舒緩期(1989.7~1988.2)-文化、東吳與中原
第九章 從大革會到民學聯 第一節 校際網絡的出現 第二節 第一個全國學運組織-大學法改革促進會 第三節 大學改造與社會參與 第四節 民學聯的出現
第十章 學生自治運動 第一節 校園運動的轉變-由自由化向民主化的過渡 第二節 類型Ⅰ:由學生代表性組織推動-北醫、政大、輔大、清大、東海、東吳與台大 第三節 類型Ⅱ:由學運社團推動-中興法商、中央與成大 第四節 另一種校際網絡-學生代表性組織的串聯
第十一章 學運整合的失敗 第一節 國會改造的爭議 第二節 社會實踐的確立 第三節 編研會-座談會式的校際網絡 第四節 五四衝突事件-編研會V.S.民學聯
第三部 蛻變期(1988.7~1990.2) 第十二章 後蔣經國時代-新支配體制與學運的多元發展 第十三章 大學改造(一)-內涵的豐富化 第一節 大學法抗爭 第二節 新議題 第三節 新團體 第四節 新型式-學運中的劇場運動
第十四章 大學改造(二)-學生政府的建立 第一節 學生政府與學生運動 第二節 類型Ⅰ:由學生代表性組織推動-清大、輔大、陽明、北醫、交大、師大、淡江、東海、東吳、中央、高醫及台大 第三節 類型Ⅱ:由學運社團推動-成大、中原、逢甲、文化及淡專
第十五章 社會實踐 第一節 社會參與方向的轉變 第二節 環保運動的參與 第三節 校園運動與社會實踐-兼及民學聯:學運與社運
第十六章 政治抗爭的萌芽 第一節 學生政治意識的崛起-突破校園政治禁忌 第二節 新青年與獨派學生的串聯 第三節 學運與校園外公職人員的選舉 第四部 野百合學運(1990.3~1990.6)
第十七章 三月學運(一)-導論 第一節 三月學運的性質 第二節 三月學運在台灣學運史上的意義
第十八章 三月學運(二)-廣場學生自治領的發展 第一節 前奏:學生開始抗爭 第二節 序曲:寒風中的煎熬(3.16~3.18) 第三節 主旋律:我們來創造歷史(3.19~3.20) 第四節 尾聲:撤退的號角在黎明前響起(3.21~3.22)
第十九章 三月學運(三)-廣場學生自治領的構成 第一節 四大原則 第二節 四大訴求 第三節 現場組織 第四節 群眾動員
第二十章 三月學運(四)-後續發展 第一節 媒體成?學運的戰場 第二節 全學聯的籌組 第三節 五月學運-反軍人干政運動 第四節 校園版圖的改變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