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建築 × 設計 × 養生 × 修心
如何改造現有環境中的不理想或不利因素,轉化為更適合我們居住? 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利用空間讓我們身心健康的方法,久遠以來就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文明發展中,例如中國的「風水」說、羅馬的「公共澡堂」、哥德式建築的「崇仰上帝」,都把建築空間扣緊身心的調養與調和,讓「空間」與「人」緊密結合在一起。
建築環境與我們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包括構造體、通風、溫度、濕度、聲音、光線、色採、給水、排水、電氣、瓦斯、用品、家具等,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缺少或不足則會讓我們產生困擾,甚至會造成生活品質降低,使得建築物不適合人居住;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讓都市崩解、文明倒退。
而建築物中肉眼或身體不易感知的細微因素也日夜影響著我們,這包括微塵、蟲□、電場、磁場與微波等。有些科學尚無法驗證的其他「力場」,造成個人或多人受到影響的消息也時有所聞,這些都是在建築物中錯綜複雜的存在並且交互運作。
建築物如果沒有人居住,就跟土石一樣屬於自然的一部分,但只要我們生活在其中,必然會形成一種循環的生態鏈。我們可說是這些複雜運作的發動者,也是生態鏈的最後接受者。由於是發動者,具有主動的積極意義,所以我們的環境絕非命定不可變,也絕不只是受命運撥弄的小卒而已。只要我們夠了解,就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本書引入一些佛法修行的概念,來說明空間如何有助於長養身心,如何利用各種因素來轉化建築物與我們的關係,將負面的質素轉變為正面的量,把正面的質素再加以強化,讓我們的情緒、人際關係、健康、壽命、甚至智慧,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達到身心的和諧完美。
作者簡介
王淳隆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淡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現為今一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經常受邀為建築設計評審,任中華建築金石獎評審二十多年。1986年起,隨從洪啟嵩老師座下習禪,常年習佛參禪,參與土城承天禪寺重建規畫案、美國萬佛城台灣總道場彌陀聖寺規畫案,及罕見疾病文教基金會中心建設案。2010年,在與洪啟嵩老師暢談之中,開啟了慈湖道場覺型建築實驗室的契機。
〈推薦序〉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洪啟嵩〈推薦序〉設計教學經驗融合自身體驗的獨特分享∕王紀鯤〈推薦序〉從建築實踐、佛法智慧中呈現生活的溫度∕黃瑞茂〈前言〉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1建築空間各種基本元素1-1建築物vs.使用者1-2知覺、經驗vs.空間1-3空間適應後的新平衡1-4空間裡的時間因素1-5室內外各種空間
2建築空間與修身養心2-1行為影響建築空間2-2好環境可以養生2-3修心、養生與建築2-4時空環境中的影響力2-5善用各種力在建築空間中養生2-6究竟的心------佛身建築觀
3感官與建築的和諧3-1視覺與建築3-2聽覺與建築3-3嗅覺與建築3-4味覺與建築3-5觸覺與建築3-6意覺與建築
4 心、氣、脈、身、境的空間實驗4-1緣起4-2設計準則4-3設計完成圖及解說
〈跋〉兩個夢,一個願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