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陳天乞1906年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本名陳乞,十二歲時拜剪花匠司洪坤福為師,並跟隨其渡海來臺承接廟作工程。大龍峒保安宮是他剪花的起點,到了艋舺龍山寺完工時,十八歲的陳天乞已成為洪坤福重要的左右手。出師後陳天乞在臺灣成家落籍,當洪坤福離臺返鄉,他在同門中擔起大師兄之責,成為聞名的剪花「五虎將」之首。陳天乞承續洪坤福一系,首重「曲勢」,在全臺各地的傳統建築,屋頂、壁堵等廟作中昂揚展現。 三重崇德居是陳天乞獨立承攬的第一個工作,也在此留下他唯一的畫作。以「乞司」之名聞名業界的陳天乞,在執業生涯中留下「陳天乞」的落款,逐漸以「陳天乞」之名廣為人知。戰前他正值三十多歲的青壯年,技藝醇熟而流暢,此時已承攬霞海城隍廟、麥寮拱範宮等大廟的工作。經過戰爭時期的短暫轉業,戰後又重執剪花,在平鎮褒忠祠義民廟、艋舺龍山寺等處留下代表性的作品。 五十五歲以後陳天乞開始收徒,同時剪花之作遍及臺灣各地,甚至跨足海外。他的泥作人偶尪仔有飽滿的勁道,以天空作為布景,而建築的屋頂、壁堵等,則是作品的舞臺空間,上演歷史演義、民間傳說等戲齣。其人偶尪仔有著鵝蛋臉、古典娟秀的眉目,並隨著角色行當,勾勒臉譜與妝扮。作品的衣帶裙襬飛揚、肢體動態有勁,尤其武將盔甲等衣飾更是精心雕琢。 大龍峒保安宮既是陳天乞剪花的起點,也是他剪花的終點。歷經一甲子的剪花生涯,在完成以陳天乞之名承攬的最後一個工作之後,交棒給既是孫子也是徒弟的陳世仁。陳天乞的藝術生命,如同模印的臉譜,早已有添、有減,將渡海而來的眉目臉型,拿捏出獨有的藝術樣貌,隨著融入城市和鄉間的天際線而成為臺灣文化的血液。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雕塑、剪黏、廟宇彩繪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1 銀城夢憶 8 流離尋岸 10 剪花的起點:大龍峒保安宮 16 2 師徒情緣 22 洪派剪花 24 出師:艋舺龍山寺 27 3 古潤陶色―低溫彩釉與回暖人生 36 自此他鄉是故鄉:落籍三重 38 從「乞司」到「天乞」 46 獨立展藝 62 戰時的停歇 77 4 煥彩白瓷―高溫窯燒及玻璃剪黏 78 彩陶與白瓷:產業環境變遷下的交趾匠藝 80 匠幫與收徒 91 剪黏的新材料:艋舺龍山寺與玻璃剪黏 98 風動全臺:全臺各地與海外匠藝的開展 101 5 搬演中的戲齣―乞司的戲尪仔 110 舞臺與布景 112 戲齣(齣頭) 120 行當 129 動物與植物 135 6 技藝承傳 146 「湳燙」與退場 148 接棒:陳世仁匠司 149 曲勢、風動:落地著根的文化生命 156 附錄 陳天乞生平年表 158 參考資料 159
作者簡介 江明親 荷蘭萊頓大學考古學院(文化遺產研究)博士 英國諾丁罕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 現任: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 經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所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日本京都精華大學傳統產業創新中心特別共同研究員。 .臺北縣立黃金博物館(黃金博物園區)代理館長。 .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長、企劃組組長。 .文化部重要傳統工藝審議委員及專家委員、各縣市政府無形文化資產、傳統工藝、古物等文化資產審議委員、《臺灣工藝學刊》編輯委員、《文化資產保存學刊》編輯委員、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傳習計畫輔導團主持人。 著作: .中文專書:《蒔光.漆蘊.王清霜》、《無形文化資產框架下的傳統工藝》。 .外文專書:Min-Chin Chiang (2012). Memory Contested, Locality Transformed: Represent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Heritage' in Taiwan. Leiden and Amsterdam: Leiden University Press &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期刊論文:江明親,〈「做」的知識論:以實踐為核心的工藝學芻議〉,《臺灣工藝學刊》2(2023.12),頁31-66。 .展覽專書:江明親,《生命之樹國際工藝交流展》,南投: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2018。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