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唯識學的研究著作可分為以下幾類:1.原典解讀;2.專題研究;3.一般性的介紹;4.帶有強烈個人學術觀點的研究;5.體系性的整體建構。從普及唯識學的角度出發,第五類中教材性的著作,值得出版推廣。因為唯識學體系太龐雜、理論間分歧也大,而一本能基本涵蓋全部唯識理論的教科書,對初學者zui有幫助。 羅時憲先生的《唯識方隅》是唯識學教材的經典之作,其體系安排嚴密、知識點完整、語言精練,並繪製了大量的圖表;對關鍵的理論爭議,提供歷史資料,以便讀者自行深入。本書另一大亮點為,將“量論”(邏輯學和知識論)也吸收進唯識體系。
序 重印《唯識方隅》序 (甲一)前導分三 (乙一)三自與空有 (乙二)詞之意義 (乙三)唯識學之源流分三 (丙一)唯識學之淵源分四 (丁一)所依經典出於雜藏 (丁二)第七識之建立與《解脫經》之關係 (丁三)種子之建立與小乘論藏之關係 (丁四)第八識之建立與小乘經論之關係 (丙二)唯識學發展之過程 (丙三)傳承 (甲二)諸行分三 (乙一)現行分五 (丙一)諸行之共相分二 (丁一)無常 (丁二)無我 (丙二)八論分八 (丁一)八識名義 (丁二)八識所依根及所緣境 (丁三)八識之三種分別 (丁四)八識之三量… (丁五)識變似境 (丁六)八識之心所分五 (戊一)識攝心所 (戊二)心所與心相應 (戊三)心所有假有實分二 (己一)假實之界說 (己二)三種假法 (戊四)心所之名數 (戊五)心所俱起之情況 (丁七)心、心所之結構 (丁八)心、心所之類 (丙三)阿賴耶識論分十二 (丁一)阿賴耶識建立之義據 (丁二)第八識之異名 (丁三)賴耶之三相? (丁四)賴耶之四分 (丁五)賴耶相應諸心所 (丁六)賴耶緣境所差別 (丁七)賴耶含藏自種子 (丁八)賴耶之類分二 (戊一)賴耶是有漏 (戊二)賴耶是無覆無記 (丁九)賴耶恒轉如流 (丁十)賴耶是眾生與世界根本 (丁十一)第八識之轉依 (丁十二)賴耶斷時前七有漏識亦斷 (丙四)末那識論分八 (丁一)末那得名 (丁二)末那無始時來與賴耶俱起 (丁三)末那識建立之義據 (丁四)末那之所依 (丁五)末那以賴耶見分為所緣 (丁六)末那相應諸心所 (丁七)末那之類 (丁八)末那伏斷分位 (丙五)前六識論分七 (丁一)前六識皆有間斷 (丁二)前六識之差別 (丁三)前六識之類 (丁四)前六識相應諸心所 (丁五)前六識之所依 (丁六)前六識之現起分位分三 (戊一)諸識現起所依之緣 (戊二)諸識俱不俱起 (戊三)六識于一時中緣境多少 (丁七)前六識之五種心 (乙二)種子分八 (丙一)種子說建立過程 (丙二)種子之體 (丙三)種子之由來 (丙四)種子之種類分二 (丁一)有漏種子分四 (戊一)有漏種子與第八識之關係 (戊二)有漏種子之類 …… (戊三)俱不成(喻過第三種) (戊四)無合(喻過第四種) (戊五)倒合(喻過第五種) (戊六)所立不遣(喻過第六種) (戊七)能立不遣(喻過第七種) (戊八)俱不遣(喻過第八種) (戊九)不離(喻過第九種) (戊十)倒離 (乙二)修行方法分三 (丙一)修行之根機——大乘二種種 (丙二)修行歷程分五 (丁一)資糧位 (丁二)加行位 (丁三)通達位 (丁四)修/span> (丁五)究竟位 (丙三)修行之實踐分三 (丁一)菩薩學處 (丁二)/span> (丁三)五重唯識觀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