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 第一篇 發現自我及其保護力量 第一章 通過自我調適實現美滿人生 從身體對抗到心理反應/ 什麼是防禦機制?/ 構建自我的內在力量/ 一項幸福的發現/ 自我保護:27 個心理支柱 第二章 幸福守護者:七種最佳方式 幽默:對絕望的優雅表達/ 昇華:簡簡單單的心靈撫慰/ 表達自我:既能說不,也能說是/ 積極預期:擺脫不確定性焦慮/ 深思熟慮:避免極端行為/ 求助於人: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 自我反省:更加明智的生活 第三章 獨自承受:另一種生存方式 認同:通過他人構建自我的方式/ 引誘:一種別無選擇的資訊傳遞方式/ 擱置:與麻煩保持距離/ 理智化:用邏輯替代感受/ 壓抑:一種虛假的選擇性遺忘/ 置換:逃避衝突和困難的方式/ 逃避:要認清自保和怯懦的邊界/ 利他主義:不自知的保護/ 情感倒置:笑是為了不哭/ 情緒隔離:想到卻感覺不到/ 自我抵消:話音剛落就反悔了/ 軀體化:通過身體來表達痛苦/ 幻想: 並不穩定的避難所/ 自我貶低或超理想化:弄明白自己的憂慮 第四章 最後的依靠:用極端的方式保護自己 消極對抗:“我什麼都沒做,發那麼大脾氣!”/ 發洩行為:無法用語言排解的壓抑/ 退行行為:“發覺自己就像個孩子”/ 分裂:非好即壞的兩極世界/ 心理投射:“不是我,是別人”/ 否認現實:“好像從來沒有存在過” 第五章 一切都相似,一切都不同 女人真的比男人更加情緒化嗎?/ 優秀的人註定都是不幸的? 第六章 自我之路:從嬰兒期到青春期 我們的保護力量的來源/ 嬰兒期:學習自我保護/兒童期:如何對抗焦慮/ 青春期:三種典型的防禦機制 第二篇 心理防禦機制的日常運用 第七章 與他人和諧相處 社會:靈活而適當的邊界/ 家庭:從“自我”到“夥伴”/ 伴侶:互補性與一致性/ 職場:平衡自己與他人的需求 第八章 經歷人生的特殊事件 戀愛:丟掉一切盔甲/ 分手:調動所有防禦/ 哀悼:把生活一分為二/ 疾病:嚴重的挑戰 第九章 從小錯亂到大瘋狂 神經症:“我的內心提出質疑,我的身體發出抗議”/ 抑鬱:“對自我的失望把人壓垮了”/ 過度敏感:“被有意地隱藏在面具之後”/ 瘋狂:“愛之狂,恨之狂” 第三篇 自我治療和幫助他人 第十章 睿智對待自我 一切皆非永恆/ 調動自己的內在防禦機制 第十一章 幫助他人照顧自己 幫助親友/ 幫助處於童年和青春期的孩子/ 何時以及如何幫助 結語 附錄一 主要心理防禦機制 附錄二 學會評估自己的防禦機制 致謝
阿蘭·布拉克尼耶 法國心理學家、精神分析醫師,曾任法國巴黎十三區心理健康協會主席,巴黎薩伯特慈善醫院精神分析與精神療法實驗性研究協會主任、臨床心理醫生學院名譽教授。著有《你好,焦慮分子》《被虛構的焦慮》《母親與兒子》《父親與女兒》《正面教養》《樂觀的孩子》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