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網路普及以後,我們的生活和商業方式都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如果只徒然地追求這些變化的話,是看不到科技發展的本質的。為了思考今後的社會將如何變化,回顧資訊技術相關的歷史並檢視現在是十分重要的。 工業革命之後,1794年在法國誕生了一種被稱為“懸臂通信機”的技術。之後,知名作家、發明家、資料科學家雷·庫茲韋爾預言,2045年之前,電腦的能力將會超越人類。本書即著眼於這250年間通信技術的發展,回顧過去,檢視現在,展望未來。
前言 序章 從生態史觀看資訊技術 梅棹忠夫的資訊理論 用“變遷”來把握文明的發展 縱覽資訊技術250年的發展進程 以“資訊技術的生態史觀”為目標 第一章 視覺通信——拉開近代資訊技術的帷幕 第一次工業革命給社會帶來的變化 什麼是視覺通信? 不斷擴大的視覺通信網路 近代資訊技術的開端 不依賴手持媒介的通信 懸臂通信機的驚人效果 資訊技術的近代化始於數位 資訊技術大眾化的第一步 視覺通信帶來的正面可能性 史上第一次網路犯罪 可能性的實現會催生出新的可能性 “必然”“積累”與“決策” 第二章 使用電力進行交流 革新與S形曲線 電磁式電報機的誕生 庫克與惠特斯通的五針式電報機 從60千米拓展到6萬千米的美國電報網路 英國與法國的電報事業 舊技術的破壞與新技術的創造 過渡時期的折中方案 連接世界的電報線路 隱形武器 憑藉電報力量崛起的報社 通過電報發展壯大的通訊社 電報改變生活 電報編碼的優勢與弊端 可能性成為現實後出現的複雜社會 第三章 通過電纜傳遞聲音 在電話之前出現的傳真 電話的誕生 電話服務迅速開展 不斷革新的電話使用機制 電話服務的壟斷趨勢 電話的大眾化 缺乏互換性的電話系統 私營電話服務與國營電話服務 電話服務的另一個歷史 使用電話線路的廣播系統 “意料之外的成功” 個人資訊與公共資訊 第四章 通過電波傳遞聲音 馬可尼與無線電報技術的發展 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通訊 走在理論前面的實證實驗 在無線電領域同樣發揮作用的網路外部性 將泰坦尼克號遇難的消息通知全世界的無線技術 用無線電傳播聲音 從業餘無線電到無線廣播 無線廣播帶來的全新交流方式 無線通訊員大衛·薩爾諾夫 無線電音樂盒 薩爾諾夫進軍廣播事業 廣播節目的誕生 廣播網路與廣告的誕生 變化的生活與全新的問題 第五章 電視時代到來 籌畫電視播放的薩爾諾夫 比收音機更早的電視機開發歷史 從國家主導開始的日本的廣播 吉田秀雄與日本的民營廣播電臺 廣播事業的轉變 正力松太郎與電視的邂逅 日本廣播電視網路的構想 名為街頭電視的強力武器 代表20世紀的技術 20世紀的資訊技術 類比信號資訊技術的時代 IT發展250年中的3次浪潮 第六章 電腦的誕生 計算設備的發展 電子化數位電腦的誕生 範內瓦·布希的MEMEX 個人電腦的預言 克勞德·香農的資訊理論 用比特表現所有的資訊 勒內·笛卡爾與數位資訊技術 作為商用設備的電腦 將布希的理念變為現實 Dynabook和Alto 個人電腦的另一條路徑 蓋茨與約伯斯登上舞臺 Wintel與Macintosh 硬體與軟體仍然無法滿足的需求 第七章 覆蓋地球的神經網路 冷戰的餘波 回歸電報網路的創意 包交換技術的誕生 ARPA網路的誕生 ARPA網最初的目的並非用於戰爭 從ARPA網路到互聯網 萬維網與多媒體電腦 萬維網的重大意義 媒體的屏障失去意義 軟體、硬體、網路三要素 通過“3W法則”分析互聯網的大眾化過程 網路與硬體的發展 萬維網向大眾敞開大門——博客、SNS與智能手機 媒體的屏障被徹底消滅 第八章 IoE、大資料以及AI 資訊技術的兩大新趨勢 未被利用的生物體資訊 人類周圍未被利用的資訊也將被利用起來 愛迪生給我們的啟示 未被利用的資訊是未開拓的新領域 統計學的方法真的“最強”嗎 警惕黑天鵝事件 人類的自由意志 越發嚴重的矛盾 第九章 “超”矛盾時代來臨 “協同與壟斷”或者“共用地與獨佔地”的矛盾 便利性與隱私性的矛盾 “世界與地區”的矛盾 永無止境的矛盾螺旋 黑暗彼端的光明
中野明 1962年出生,日本同志社大學理工學院兼職講師,以資訊通信、經濟管理、歷史民俗三大領域為主題寫作,著作有《1小時讀懂阿德勒》《用“設計思維”從無到有》《哈蘭德·桑德斯的教誨》《虛幻的五大美術館與明治時期的實業家們》《戰後日本的首相》《裸露從何時起變成了羞恥之事》等。 譯者: 朱悅瑋 2005年本科畢業于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自2007年開始從事日文圖書翻譯工作至今,翻譯出版圖書數十本,內容涵蓋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主要譯作有《羅馬人的故事》《航海圖的世界史》《田中一光自傳》《豐田傳》《我是貓》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