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圍繞1945~1970年的倫敦展開,以豐富的採訪、親歷為基礎,從二戰後倫敦的青年畫家圈寫起,一直寫到大衛.霍克尼等畫家獲得的商業成功,全景展現了二戰後倫敦繪畫的發展歷程。 本書可被視作一次集體採訪記錄,或者說是一部多人傳記。書中囊括了至少兩代畫家,提及的人物不計其數,集腋成裘,終匯成這一部長篇累牘、跨越25 年的檔案。 本書的依據是重要親歷者及參與者的訪談,其中多數是首次以文字形式發表。訪談對象包括弗蘭克.奧爾巴赫、吉蓮.艾爾斯、弗蘭克.鮑林、派翠克.考菲爾德、盧西安.佛洛德、大衛.霍克尼、霍華德.霍奇金、羅蘭.布魯克斯.基塔伊等數十位著名畫家。 當時倫敦的畫家圈並不存在某種一致的運動或群體,即便同為現代派,他們也都是獨樹一幟的獨行俠。畫家之間顯然存在各種聯繫與交集——社交層面的、風格層面的、性情層面的,這些聯繫與交集有時會跨越具象和抽象的界線,而這也是本書的隱含主題。
引言 6 第一章 青年佛洛德:二戰時倫敦的藝術 1 第二章 法蘭西斯.培根 12 第三章 坎伯韋爾的尤斯頓路畫派 30 第四章 群眾意識:博羅理工學院 49 第五章 手拿玫瑰的女孩 59 第六章 躍入虛空 79 第七章 藝術人生:20世紀50年代的培根與佛洛德 97 第八章 同氣連枝 114 第九章 是什麼讓現代家庭如此不同? 126 第十章 行動的舞臺 146 第十一章 1960年倫敦的局勢 163 第十二章 藝術家心有所想:霍克尼與他那屆
馬丁.蓋福特是一位英國藝術評論家和作家。2009年,英國倫敦國家肖像畫畫廊舉行康斯太勃爾肖像畫畫展時,他是監管人之一。他曾擔任《旁觀者》和《星期日電訊報》的藝術評論專欄作者,現在他是《布隆姆伯格新聞》的資深藝術評論家。他出版了多本著作,包括《藝術在路上》《凡.高與高更:在阿爾勒的盛放與凋零》《戀愛中的康斯太勃爾》《藍圍巾男人》《觀看的歷史:大衛.霍克尼帶你領略人類圖像藝術三萬年》。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