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內科身為全港最大的專科,又名「醫院垃圾崗」。 找不到病因、其他專科不處理的,全都歸內科。 內科病人平均年齡高企,是真正的「未到八十唔好認老」。真正的奇難雜症沒有幾個,內科醫生卻依然忙碌,全因每個病人背後隱含十萬個社會問題。 笑人家診所亂開抗生素,我們卻也將人稱「Augmen雞」的抗生素像退燒藥般派街坊。 病人在住院期間的一切,吃甚麼餐單、做甚麼運動、做甚麼檢查、用甚麼藥物、覆甚麼診所,統統都是醫生每天巡房在牌板上寫下一句句的醫囑,再由護士執行。 有人說內科知識博大精深,但事實上這堆文字背後更需要的,是社會智慧。醫囑背後反映著歷朝歷代積下來的「深層次矛盾」。 香港的醫療一向處於「應爆未爆」的微妙平衡,一場疫症卻顯露了其中的千瘡百孔。 讓我們一起巡房,一起看醫囑,一起學懂醫囑背後的意義。 學懂了、理解了,讓我們一起為未來製造曙光。
序一:視病猶親苦轉喜 梁卓偉教授 序二:在困難中製造曙光 老人科醫生Dr. S 序三:致所有還在努力的人 陳曉蕾 自序 Welcome to Medicine! Bed #1甚麼科學 科學的源頭 可信性階梯 意見和事實 Bed #2老人專科 老人問題 出院手續 混亂藥箱 Bed #3惡性循環 愈住愈病 愈醫愈病 愈瞓愈病 Bed #4踢人出院 「出到院先講!」 「送上去先講!」 Bed #5最後的路 由得我死 得到好死 不得好死 Bed #6怎麼用藥 合作用藥 多重用藥 分開醫藥 Bed #7甚麼專科 過度專科 家庭專科 唔洗專科 社會專科 Bed #8人有三急 便宜急症 不再急症 Bed #9金錢世界 乜都係錢 有的是錢 原來無錢 結語 COVID 特輯 附錄
作者簡介 Dr. Who 在醫學院時屁股癢在臉書上開設專頁,從學生寫到實習,從實習寫到加入內科,一寫便寫了六年。 有寫專頁,有寫專欄,卻依舊不務正業,不愛寫醫學,卻愛寫人生百態。 fb.com/DrWho.HK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