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戰後的台灣現代詩,走過了政治氛圍壓抑噤聲的年歲,綻放了複雜紛呈的樣貌。李敏勇繼《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後,延續對現代詩的觀照,再度以詩人為經、詩作為緯、詩社詩刊為線索,探討台灣現代詩發展的多元面向。 不同於前著中提及的詩人遇到跨海、跨語言的困境,這批一九三○、四○年代詩人面對的是與前行世代不盡相同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條件。本土意識成長茁壯,在一次次的論戰與寫作實踐中長養出自身的文學脈絡;詩人們閱讀、譯介西方作品,也為詩壇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萩與楊牧皆致力於漢語白話的鍛鍊,一個走入社會、嚼生活之桑葉吐詩之蠶絲,一個立足學院、在經典中吟詠詩意的綢緞。鄉土詩代表的林宗源和吳晟專注土地書寫,也流露出批判與擁抱兩種各異其趣的意識。理工背景的非馬和李魁賢,剔除過剩的修辭,精簡行句形塑特殊語言風格。
序說:在地、轉化、新生 ──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李敏勇 意識的覺醒,語言的覺醒 ──林宗源的鄕土性與國族觀 真摯地吟唱嘹亮的自由之歌 ──兼為台灣詩人與美國詩人的非馬 在冰雪象徴中的一隻鳥,在冰雪象徴中的一株樹 ──戒嚴時代白萩的詩見證 從工廠到事務所的變遷,在台灣與世界梭巡 ──勤勉的耕耘者李魁賢 關於公理與正義的問題 ──楊牧小心謹慎的藝術涉事和介入 從愛之繭化翅飛翔在梵唄的音波 ──
作者簡介 李敏勇 台灣屏東人,一九四七年在高雄出生,成長於高屏。大學時代修習歷史,短期居住台中,現為台北市民。 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歷程,反映在主編《笠》詩刊,擔任「台灣文藝」社長及「台灣筆會」會長的歷程。而為了在詩中應許的社會改造與國家重建,參與許多社會運動與公共事務,曾為「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和平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並在許多報紙、雜誌專欄從事文化與社會評論。 曾獲巫永福評論獎、吳濁流新詩獎、賴和文學獎、(美國)王康陸人權獎、台灣文學家牛津奬。為二○○七年(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二○二二年第四十一屆行政院文化獎得主。 除詩創作外,也出版詩解說、研究,翻譯當代世界詩,並著有散文、小說、文學批評和社會評論集等九十餘冊。詩集《暗房》、《鎮魂歌》、《野生思考》、《戒嚴風景》、《傾斜的島》、《心的奏鳴曲》、後收於合集《青春腐蝕畫》、《島嶼奏鳴曲》;《自白書》、《一個人孤獨行走》、《美麗島詩歌》;各文類合集《李敏勇精選合集》等。 在九歌出版小說《私の悲傷敍事詩》、《夢二途》及詩史論集《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構造的精神史》、《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2──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