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100207966 |
定价 |
RMB58.00 |
售价 |
RM63.80 |
优惠价 |
RM44.66 * (-30%)
|
作者 |
(英)馬林諾夫斯基
|
译者 |
李安宅 |
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 |
2022-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97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是一本經典的社會學和人類學研究著作,主要對“蠻野”的美拉尼西亞母系社會裡的性及“文明”的歐洲父系社會裡的性進行了比較研究,研究兩種社會裡的性有什麼關係。作者通過分析不同的情結如何在母權和父權社會中通過神話、夢、褻語等發展出來,批駁了弗洛伊德的文化起源自圖騰宴的觀點,通過詳細的論證說明精神分析學說推崇的俄狄浦斯情結只不過是父權社會的現象,並非普世現象。
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發跡于英國的波蘭人類學家,其建構以客觀民族志記載田野調查研究成果的方式,並開創最早的社會人類學課程,故有人稱他為“民族志之父”。馬林諾夫斯基對近代人類學影響深遠。他不但是第一位親自在當地長期研究,並以客觀的民族志材料取代過往充滿研究者住關論述的人類學家,也是首先提出完整的文化理論以取代以往演化論與傳播論觀點,進而開啟新研究方向的理論大師。
李安宅,1900年生,河北省遷安縣人。字仁齋,筆名任責。1926年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后赴美國深造。1938年赴甘肅拉卜楞寺對藏傳佛教進行實地調查,後任教於成都華西大學。1947年到1949年在美英從事研究工作。1950年進藏任教。1963年任教於四川師範學院。1985年逝世。一生專治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藏學的研究,頗有成績。宗教方面的專著有《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拉卜楞----李安宅的調查報告》、《宗教與邊疆建設》等。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著者原書原序
第一編 情結的形成
第一章 問題發凡
第二章 父權家庭與母權家庭
第三章 家庭劇情的 幕
第四章 母權社會的父職
第五章 嬰兒期的性欲
第六章 生活的學徒期
第七章 後期兒童性欲
第八章 少年期
第九章 母權情結
第二編 傳統的鏡影
第一章 母權社會的情結和神話
第二章 疾病和反常
第三章 夢想和行事
第四章 猥褻和神話
第三編 心靈分析和人類學
第一章 心靈分析和社會科學之間的裂口
第二章 一個“被抑窒的情結”
第三章 “文化的元始原因”
第四章 殺老的結果
第五章 對於起初殺老的分析
第六章 情結呢? 情操呢?
第四編 本能與文化
第一章 由天然過渡到文化
第二章 家庭——發生機的文化搖籃
第三章 動物遊牝期和交配期與人類之比較
第四章 婚姻關係
第五章 父母的愛
第六章 人類家庭的堅持性
第七章 人類本能的可變性
第八章 由本能到情操
第九章 母權與 試探
第十章 和抑窒
第十一章 父權和母權
第十二章 文化和“情結”
附錄甲 近代人類學與階級心理 開魯窩頓
一 近代人類學的背景——19世紀的產業革命與演化論
二 莫爾根的人類學——為19世紀的文明造理論的根據
三 魏斯特馬克的人類學——為中產階級的道德造“ ”的基礎
四 魏氏關於單婚制的謬論
五 魏氏關於社會核心的謬論
六 魏氏關於家庭起源的謬論
七 魏氏的流派——馬林檽斯基等
八 我們對於兩造的解釋——“文化迫力”說
九 “文化迫力”說對於社會科學的貢獻
附錄乙 馬林檽斯基對於一種假說的考驗——該項假說即以對於單獨一種文明所有的先入之見為根據者 賴斯外爾
一 馬氏原書提要
二 人類學與反證
三 兩重本領問題
四 互調方法問題
五 報告材料
六 以單純作標準
七 以文化起源說作標準
八 功能概念
九 結語
附圖
索引 |
|
|
|
|
|
|
|
|
|
|
|
|
|
|
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
發跡于英國的波蘭人類學家,其建構以客觀民族志記載田野調查研究成果的方式,並開創早的社會人類學課程,故有人稱他為“民族志之父”。馬林諾夫斯基對近代人類學影響深遠。他不但是位親自在當地長期研究,並以客觀的民族志材料取代過往充滿研究者住關論述的人類學家,也是首先提出完整的文化理論以取代以往演化論與傳播論觀點,進而開啟新研究方向的理論大師。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