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該書為漢語言專業博士生的漢語語法學教材,比之大學中文系《現代漢語》語法部分有更豐富的內容。該書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漢語語法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漢語語法方方面面做了比較深刻的論述。且介紹國內外漢語語法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助於研究生開拓視野,提高其研究水準,並助推語言其他專業的學習和研究,對語法研究者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第六輯總序 1 目次 1 第一章 現代漢語語法單位 1 一 關於現代漢語語法單位 1 二 語素 11 三 詞 13 四 短語 16 五 句子 18 六 句群 20 七 語法單位間的聯繫和區別 21 八 確定各級句法單位的方法 28 第二章 漢語詞類問題 37 一 漢語詞類問題研究簡史 37 二 現代漢語詞類研究的現狀和問題 52 三 考察詞類問題的理論原則和方法 75 四 考察結果 77 五 漢語的詞類系統 95 第三章 漢語的短語結構 157 一 短語的定義 157 二 短語的分類 162 三 短語的句法功能 178 四 短語研究簡史 180 第四章 漢語的句子類型 183 一 研究句子類型的重要性和研究的方法 183 二 研究階段及特點 185 三 有關句型研究 193 四 句類 209 五 句模 210 第五章 篇章研究 243 一 篇章與篇章語言學 243 二 篇章語言學的建立和發展 247 三 不同取向的篇章觀和分析方法 250 四 語篇的特徵 268 五 語篇的判定 275 六 語篇研究的主要內容 277 七 結語 310 第六章 漢語語法特點 313 一 語言學家對漢語語法特點的認識 313 二 現代漢語語法的特點 321 三 古代漢語語法的特點 341 四 漢語語法的發展趨勢 345 第七章 話題研究 349 一 話題概說 349 二 話題的結構位置 384 三 話題標記 387 四 話題的語義關係及其句法表現 395 五 話題的指稱特點 396 六 話題的轄域與層級 398 七 話題的定指與不定指 403 八 話題的話語功能與話語環境 406 九 話題結構與漢語的語序類型 409 第八章 結構功能語法 411 一 結構功能語法產生的背景 411 二 結構功能語法的特點 415 三 布拉格學派的詞法學研究 422 四 布拉格學派的句法學研究 423 五 句型和謂語類 438 六 結構功能語言研究的重要術語範疇 446 七 結構功能語言研究範圍 448 八 結構功能語法研究前景 449 第九章 系統功能語法 453 一 系統功能語法學派的興起 453 二 系統語法與功能語法 454 三 系統功能思想理論 459 四 系統功能語法學派的內外比較 471 五 系統功能語法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472 六 系統功能語法在漢語研究中的應用 485 七 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的不足 511 第十章 詞彙語法理論與漢語句法研究 513 一 理論基礎 513 二 詞彙語法(Lexicon-Grammar)的操作原理 525 三 詞彙與語法的互動,是詞彙語法的主線 530 第十一章 漢語語義語法範疇 533 一 語義語法範疇 533 二 語義語法範疇研究是對傳統語法研究的繼承、發展與創新 543 三 語義語法範疇的性質 544 四 範疇的分析方法 546 五 範疇與範疇研究的價值 549 六 語義結構和語法結構 551 七 漢語語法範疇的研究 559 八 語義語法範疇的分類 569 九 胡明揚、馬慶株等關於漢語語義語法範疇問題的研究 571 十 語義語法範疇研究的重要意義 582 第十二章 漢語教學語法研究 585 一 教學語法的定義和特點 585 二 教學語法的研究發展過程 590 三 教學語法的內容 596 四 教學語法體系的建立及應用 597 第十三章 漢語語法分析的理論探索與分析方法的嬗變 615 一 漢語語法分析理論的探索 615 二 漢語句法分析方法的嬗變 633 第十四章 語法研究中的十大關係 661 一 形式和意義 661 二 靜態和動態 663 三 生成和分析 664 四 結構和功能 666 五 語言和話語 667 六 漢語與他族語 669 七 組合和聚合 670 八 規律和例外 672 九 事實和理論 674 十 繼承和創造 676 第十五章 三個平面語法理論 679 一 三個平面理論的由來 679 二 三個平面理論建立和完善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 681 三 三個平面的理論基礎 686 四 三個平面研究的主要內容 690 五 三個平面之間的關係 692 六 三個平面理論的價值 697 七 需要完善的問題 705 八 語法研究中的「兩個三角」和「三個平面」 714 第十六章 漢語語法本位論研究 727 一 什麼是語法本位 727 二 各種語法本位學說的要點 728 三 關於各種語法本位學說的評析 738 四 本位論研究的趨向 751 五 現代漢語語法特點和研究本位的關係 752 六 語法本位和漢語語法研究 754 第十七章 漢語配價語法研究 761 一 配價的概念 761 二 配價溯源 761 三 漢語配價法研究的興起和發展 763 四 配價的性質 765 五 配價的確定 768 六 配價的分類 777 七 配價與句法結構、語義結構的關係 780 八 配價理論在漢語中的具體運用 781 第十八章 漢語語法化問題 789 一 引言 789 二 語法化的含義及歷史現狀 790 三 語法化的特徵規律 821 四 語法化的機制 829 第十九章 符號和信息 843 一 符號 843 二 從符號學的角度看語法 848 三 信息 859 四 語言符號的民族文化特徵 868 第二十章 認知語法 873 一 定義 873 二 國外認知語法研究 873 三 漢語的「認知語法」研究 887 第二十一章 漢語語法學簡史 903 一 古代的漢語語法研究 903 二 近、現代的漢語語法研究 905 三 當代漢語語法研究 911 參考文獻 935
作者簡介 林玉山 福建人民出版社編審,調研員。一九六六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一九六八至一九七七任貴州三○三礦子弟學校和福建南平水泥廠子弟學校教導主任。一九八一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漢語語法修辭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一九八一至二○○四年,擔任編輯工作中,責編、終審稿件三點五億字,主持完成國家第一屆、二屆、三屆重點辭書出版任務,如《普通話閩南方言辭典》、《綜合英語成語大辭典》、《古漢語辭典》、《類語大辭典》、《歇後語分類辭典》等。還組織編纂許多大型辭書,如《閩南方言大辭典》、《高技術百科辭典》、《中華大辭林》等。期間,還被福建師範大學聘請為教授、碩導、博導等,給學生上漢語語法理論、現代語言學、世界語言學史、漢語語法學史、中國語法思想史、漢語語法發展史等課程,培養了一批碩、博士生。先後獲廈門市五好青年、貴州省優秀幹部、福建省優秀學會工作者、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福建省十佳出版工作者、福建省出版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等稱號。著有《漢語語法學史》、《中國辭書編纂史略》、《辭書學概論》、《世界語言學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一九八八、一九九三、一九九六、二○一二年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中國語法思想史》二○一三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百部獨創著作獎。《工具書學概論》、《中華多用成語大辭典》、《漢語語法發展史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二○○四、二○一○、二○一八年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三等獎。《反義詞詞典》獲福建省首屆辭書優秀著作一等獎。著作總字數一千二百多萬字。組織編纂並審定的《閩臺文化大辭典》二○一八年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一等獎。一九九八年,獲評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