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樣的中國史3: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春秋戰國、秦
|
|
|
|
|
|
|
|
|
ISBN |
9789573287872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1.08 *
|
作者 |
楊照
|
出版社 |
遠流
|
出版日期 |
2020-05-27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春秋,是個人個性強烈發展的時代,服膺「賴活不如好死」的生命原則,這樣的信念何以被後世遺忘?戰國,是戰爭規模持續升級的時代,富國強兵是國君放不下的目標、人民躲不掉的日常,又如何衍生歷史詮釋權爭奪的現象?
雄辯,是戰國的風格標誌。墨家以「天志」保證兼愛;孟子讓「仁義」在戰國現實中還有用武之地;荀子講「禮」的約束訓練;國際秩序則取決於縱橫家的穿梭遊說;而在南方的楚文化,神話與異界交織的環境裡,還有個書寫個人極端情緒的屈原。最後勝出的法家,靠的是現實示範,由此建立「絕對王權」的起點。
秦朝是個早熟的帝國。抗拒死亡、相信久長,是秦始皇的執念;雷厲執行一統、重今賤古,是秦始皇的野心。但法家的「輕罪重罰」,形成龐大的刑徒部隊,竟成為秦帝國快速滅亡的根本原因……
【突破看點】
◆從《左傳》等自殺故事,看春秋人的生命情調
◆戰國的主題當然是「戰」,看戰國人的動員生活
◆深入諸子的雄辯現場,探訪癲狂的楚文化
◆從兵馬俑考古,挖掘秦始皇「空前」的心事
◆無賴劉邦和梟雄項羽的心理戰略成敗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專業推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推薦書評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 春秋的時代精神
01我們能掌握的,只是很渺小的「歷史」
02歷史知識小於也大於歷史事實
03不一樣的視角,看到不一樣的歷史
04春秋時代為何有這麼多自殺的故事?
05春秋時代為什麼叫做「春秋」?
06為「趙氏孤兒」自殺的兩個人
07信和忠,比命更重要
08一則又一則視死如歸的故事
09公子國君亦無懼於生死關頭
10不是輕生,是貫徹信念的代價
11決定如何死、為何而死,是件自然的事
12活著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著
第二講 戰國的國家勢力推移
01「三家分晉」宣告戰國來臨
02從五霸到七雄,規矩不再有意義
03地域概念高漲,重農主張崛起
04鼓風爐→鑄鐵術→農具的飛躍進步
05全民動員式戰爭的背後條件
06政治的「城」變為商貿的「城市」
07布、刀、貝、錢,戰國的貨幣
08商人和地主:一國興衰的關鍵變數
09縱橫家的投機主義,法家的現實主義
10在封建廢墟上升起的大帝國
第三講 東周的戰爭變化與墨家
01戰國的主題當然是「戰」
02動員庶民、沒有終極底線的戰爭
03戰國的內地長城和邊地長城
04和公輸盤鬥智的故事來認識墨子
05從墨子出身看突破階級壁壘的現象
06墨家:揚棄封建,以夏禹為榜樣
07《墨子》直白又囉唆的行文風格
08墨子:中國大雄辯時代的先驅
09在天志之下,追求兼愛,創造非攻
10儒墨之爭和墨家的大敗冷落
11〈墨辯〉:複雜又嚴謹的邏輯學
12白馬非馬,殺盜非殺人
13脫離庶民代言角色,墨家的奇特旅程
第四講 《楚辭》與獨特的楚文化
01國:封建制度下的基本單位
02從宗法脫離的國,有了明確的個性
03楚國「我蠻夷也」的異類心態
04〈離騷〉:特殊文化與特殊人格的結晶
05〈九歌〉:熱情對待萬物神的想像
06〈天問〉:多重立體世界的大哉問
07楚狂人和孔子的思想歧異是什麼?
08屈原: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文學作者
09召喚極端情緒,近乎瘋狂的執迷
10屈原擁抱黑暗,儒法擁抱新時代氣氛
第五講 重讀《孟子》
01楊朱為何「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02從格言式真理,到口號式論辯
03孟子:言語和信念的鬥士
04孟子的雄辯現場:王何必曰利?
05孟子的雄辯現場:賢者而後樂此
06好辯時代中不得已的大辯論家
07性善:人天生就「識好歹」
08依照直覺選擇對的、善的去做
09以「本性」作為不容質疑的前提
第六講 重讀《荀子》
01反對莊子:不求知天,應求知人
02孟子的禮:人的內在感情有所本
03孟子的禮與法:禮是根本,法是衍生
04從「處士橫議」到雄辯風潮沒落
05荀子的禮與法:禮用學習,法用逼迫
06荀子的影響作用和名聲地位的落差
07用分類論理:民、士、君子、聖人
08和齊百姓,創造人為的和平秩序
第七講 法家與秦的興起
01將問題意識從天下縮小到君王
02從現實出發,解決特定國境內的難題
03廢除世卿,所有人直接服務國君
04改革爵制,以軍功換取向上流動機會
05土地私有與信賞必罰
06如何處理國君高於法的問題?
07秦王守法,看前後期法家之別
08出土秦簡,看秦國法律的發達
09秦的國力基礎:法治信念和律令系統
第八講 大一統帝國成立的條件
01打仗打到大家都受不了
02合縱?連橫?國與國算計的種子
03「天下」觀念從未喪失效力
04三禮:封建秩序瓦解後的回憶想像
05鑄鐵與貨幣,走向一統的動力
06連坐:達到「必罰」而下的猛藥
07正行:將行為一致化的強制手段
08秦的勝利失敗,就是法家的勝利失敗
09萬世久長,秦始皇的野心與執念
10天地之間,皇帝自成一類
11專制皇權的近憂和遠慮
12早熟的帝國,拼裝的制度
13兩條沒走的路,兩個錯失的機會
第九講 秦始皇與始皇陵
01挖井挖出驚人史蹟
02兵馬俑、銅車馬橫空出世
03驪山陵地宮,全面探知要花兩百年
04「空前」自信,睥睨「過去的烏托邦」
05造陵寢、求長生,和死亡周旋
06焚書、坑儒,雷厲追求「統一」
07書同文,識字才能知法
08鑄錢幣,開馳道,以吏為師
09輕罪重罰,讓人民離開土地
10秦始皇留下的帝國危局
11雙重裂縫:外在社會動盪,內在缺乏接班
第十講 誤打誤撞的漢朝創建
01越過歷史知識黑暗期的《史記》
02亡命是刑徒受虐赴死外的唯一選擇
03項羽的自信:「彼可取而代也!」
04劉邦的感嘆:「大丈夫當如是也!」
05《史記》寫出活靈活現的劉邦
06鄉野中崛起的無賴本事
07破釜沉舟的勝利和項羽的致命傷
08韓信的一場大戲和劉邦的優勢
09項莊舞劍鴻門宴
10楚漢相爭的心理戰略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