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身處困境的唐代士人,習從選士制內部道德環節的失落,理解當代士風變化。他們認為士風惡化,「非受性如此」,而是「制法守度使之然」。本書循著唐人觀點,以「政治體系下的行動者」為主軸,將唐代士人的認識、選擇與行動置於宏觀的政治體系下,進行制度與政治史的考察,以期掌握士人群體的動向。 本書從古代「核心—四方」國家型態的演變,檢視隋代「五服之內,政決王朝」的國制變動,探究制度變遷下士人性質和處境的變化。身處「士人—鄉里」關係斷裂下的唐代士人,面對「士不飾行」的士風惡化現象,如何重構「為士之道」,強化「士—民」關係;面對鄉里內部「民弱而愚」的變化,如何探求「為政之道」,實踐士人富而教之的淑世職能。
作者簡介
王德權
【現職】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碩士
【講授科目】 魏晉南北朝史 隋唐史 中國政治制度史
許序序論 士人、鄉里與國家——古代中國國家型態下士人性質的思考第1章 無鄉里之選——唐代士人處境的制度與結構分析第2章 酌古之要,適今之宜——杜佑與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第3章 孤寒與子弟——制度與政治結構層次的探討第4章 重構「為士之道」——柳宗元士人論的考察第5章 「士人入仕」的再詮釋——柳宗元〈封建論〉的一個側面第6章 「為政之道」的探求——從中唐士人的「慚愧」意識談起第7章 結論——漂泊的士人徵引書目作者後記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