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天安門學運領袖、中國民運人士王丹,以個人定居台灣生活任教八年的社會觀察,在離台返美之際,衷心提出肺腑之言──給台灣的八個建議,作為對台灣小小的回報。這麼做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台灣更好。 ★中共≠中國,深度剖析台灣該如何認識中國。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中國六四與台灣二二八 ★太陽花世代的多元正義新思潮 ★台灣進步=壯大公民社會──從教育、平等、公共討論談起 本書特色 ◆台灣身為華人世界的自由之地,如何在民主發展下面對嚴峻考驗,持續進步,全世界都在看。看作者以自身經驗剖析應如何認識中國,並面對重重考驗持續尋求民主自由,台灣人都該一讀。 名人推薦 交通部長 林佳龍 桃園市長 鄭文燦 國策顧問 顧忠華 太陽花學運領袖 林飛帆 知名醫師 楊斯棓 共榮推薦 各界讚譽 羅文嘉:「我相信,是王丹對台灣的情感而有了出版本書的動機,而這本書的內容也奠基在他過 去長期的努力。這本書談的不僅是中國和兩岸關係發展,更有對台灣內部問題的針貶以及建議,我誠心的推薦這本書。……大家有機會可以閱讀這本書,了解王丹的用心,也挑戰他的觀點,一起從閱讀跟思辨中獲得成長,讓台灣有更多的動力前進。」 陳嘉行(焦糖葛格):「王丹定居在台灣時期,也參與了台灣民主過程的一連串事件,他比很多對政治冷感的台灣人更了解台灣,大家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會對自己不關心台灣政治感到汗顏。……如果讀者願意放下成見閱讀這本書,王丹會像長輩關心般耳提面命,提醒台灣人要留 意當心的事。透過閱讀學習思辨,當你們茅塞頓開後會得到豐富的獎勵——批判力。」
序一 (羅文嘉) 序二 (焦糖哥哥 陳嘉行) 第一個建議:正確認識中國 一. 面對中國的五個原則 二. 兩岸的距離在哪裡? 三. 對民進黨中國政策的四點建議 四. 中國會不會對台灣動武? 五. 既然動武不太可能,那麼,中共對臺只有一條路了 六. 正確認識中國,從正確對待中生開始 七. 台灣人為什麼應當了解「六四」? 第二個建議:正確面對中共的步步進逼 一. 中共不動,台灣不動 二. 台灣應當送一本廖亦武的書給梵蒂岡 三. 順豐公司向台灣社會發起的挑戰 四.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從蔡博藝參選說起 五. 台灣應當從香港學到的教訓 六. 吳寶春事件與青蛙 七. 台灣應當支持中國的民主運動的理由,以及具體做法的建議 第三個建議:強化台灣內部的民主 一. 理性選民越多,民主制度越鞏固 二. 青年要了解並擁抱政治工作 三. 二二八真的不會再發生嗎? 四. 給公民組合的三個建議 五. 請用邏輯說服我 六. 給民進黨的生日贈言 七. 關於解嚴,我們應當知道什麼? 八. 威權時代的塑像,應當拆除嗎? 九. 講述台灣的老故事 第四個建議:讓太陽花繼續開放 一. 這次學運中最讓我吃驚的一件事 二. 太陽花開之後呢? 三. 台灣新政治的四個關鍵詞 四. 再回首,太陽花學運 五. 對台灣公民運動的看法 六. 三一八五週年感想 第五個建議:台灣要成為一個進步社會社會 一. 教育(一):台灣的教師待遇太低了 二. 教育(二):與清大告別書 三. 平等(一):同志平權運動對台灣為什麼那麼重要? 四. 平等(二):護家盟比扯鈴還扯的四個原因 五. 公共討論(一):從徐重仁到黃國樑 六. 公共討論(二):網路惡質言論對台灣的傷害 七. 警惕假新聞:我為何要與楊裕富先生計較 八. 價值多元化:關於丟鞋與40K的討論 第六個建議:台灣的未來,不能交給國民黨 一. 因為國民黨裡面,充滿了蔡正元這樣的人 二. 我們都不應當忘記那一夜 三. 國民黨已經與年輕世代脫軌 四. 國民黨還會東山再起嗎? 五. 曾經有過那樣的國民黨 六. 國民黨對不起張靈甫 七. 國民黨差不多也就這樣了 第七個建議:認清現實,走向未來 一. 川普不靠譜,台灣當自強 二. 丟掉幻想,面對打壓 三. 台灣不會成為交易籌碼 四. 打倒國民黨不應當是台灣本土派的最高追求 五. 獨立運動成功的五個條件 第八個建議:2020,台灣一定要贏 一. 台灣的經濟,可以靠中國嗎? 二. 警惕中共對選舉的介入 三. 蔡英文面對的四個挑戰 四. 綠營勝選的機會何在? 五. 韓國瑜將將成也韓粉,敗也韓粉 六. 台灣大選會如何影響到中共 七. 不應讓韓國瑜把台灣選舉文化帶向沈淪 八. 讓我感動的和讓我擔憂的 九. 發大財的根本之道 十. 駁「藍綠一樣爛」和「超越藍綠」論 十一. 對台灣的考驗開始了 附錄:告別台灣的十個建議
作者簡介 王丹 中國民運領袖,六四天安門事件首號政治犯。 在台8年於台灣清大、政大、東吳與成大、中正大學任教。 三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並獲美國民主基金會人權獎,民主教育基金會「傑出民主人士」獎等。 *2011年5月,集結台灣、香港與中國海外的一群學術、社運與民主人士共同創辦華人民主書院,擔任講師及董事會主席。 *公共知識份子雜誌社社長 1987年9月考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政治學專業 1988年9月轉入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 1998年7月進入哈佛大學,2001年6月10日獲哈佛大學東亞系碩士學位。 2004年8月-2005年4月在臺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訪問研究。 2005年4月-2006年4月起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08年6月5日獲得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 2008年11月-2009年9月為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客座研究員。 2009年9月-2010年2月擔任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臺史所客座助理教授。 2010年9月-2017年1月擔任臺灣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2011年2月-2012年2月擔任臺灣國立成功大學客座專家。 2015年8月-2017年8月擔任臺灣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客座助理教授。 2017年6月離台返美成立智庫,持續推動中國的人權,為中國民主化努力。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