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年輕比丘尼的畫像──姜貴 隱者的宗教生活──李榮春 鄉土中國的傳道人──朱西甯 從「苦諦」到「苦難神學」──李喬 人道主義的信徒──陳映真 東方寓言的宗教理趣──東方白 孤獨的膜拜者──七等生 孤獨的愛智者──東年 受壓傷蘆葦的哀歌──許台英 從宗教體驗看見社會異象的預言者──宋澤萊 孤獨園中的佛弟子──林蒼鬱 罪惡噴泉邊的永生者──王幼華 透徹剖析台灣宗教小說作家的宗教書寫! ▍透過對宗教小說作家的研究,彰顯當代台灣小說呈現的宗教心靈圖譜。 宗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一種世界觀,宗教信仰在生活中實踐,超越的性質與世俗價值互相作用,透過經典詮釋與儀式的變遷,可以看出社會思想傳承和斷裂的作用。本書以台灣當代小說作家的宗教書寫為主題,研究觀察姜貴、李榮春、朱西甯、李喬、陳映真、東方白、七等生、東年、許台英、宋澤萊、林蒼鬱、王幼華等,台灣宗教小說作家之「宗教性關懷」,並扣準神學與美學的交會,勾勒出台灣信仰精神的面貌,精準呈現作家關懷的宗教特質。 在宗教文學中,信仰思想的超越與宗教儀式與之相應的型態變化,都可以作為台灣社會整體思想深度的觀察,且透過宗教小說作品的解讀,可以大致理解當代宗教思想的趨向。本書透過對於宗教小說作家的研究,彰顯當代台灣小說呈現的宗教心靈圖譜,是一本認識台灣宗教小說及作品的重要讀本,更是研究者的必備專著。 本書特色 姜貴、李榮春、朱西甯、李喬、陳映真、東方白、七等生、東年、許台英、宋澤萊、林蒼鬱、王幼華,透徹剖析台灣宗教小說作家的宗教書寫,彰顯當代台灣小說呈現的宗教心靈圖譜。
序/小說與日常生活中的信仰 全書摘要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隱者的宗教生活──李榮春(1914~1994) 第一節 前言──單純的信仰 第二節 受洗者的悸動 第三節 宗教心靈互動 第四節 結論──寬容的庶民信仰 第三章 鄉土中國的傳道人──朱西甯(1926~1998) 第一節 前言──「國、家、宗教」的信仰觀 第二節 開明家族式的傳道人 第三節 成長經驗與宗教氣息 第四節 結論──本色化的宗教觀 第四章 從「苦諦」到「苦難神學」──李喬(1934~) 第一節 前言──流淚撒種收割痛苦 第二節 佛理∕心理的感通 第三節 情理∕天理的弔詭 第四節 反抗意識與信仰的轉向 第五節 結論──文化批判與台灣神學的期望 第五章 人道主義的信徒──陳映真(1937~2016) 第一節 前言──民族與人道的優先 第二節 頹敗意識的宗教修辭 第三節 結論──內在批判朝社會批判的轉向 第六章 東方寓言的宗教理趣──東方白(1938~) 第一節 寓言的宗教祈向 第二節 違反教義與道德取向的矛盾 第七章 孤獨的膜拜者──七等生(1939~) 第一節 前言──時代的例外 第二節 情愛辯證 第三節 原始與自由的道德觀 第四節 對超越者的態度 第五節 結論──膜拜孤獨與虛無 第八章 孤獨的愛智者──東年(1950~) 第一節 前言──宗教哲學的思考趨向 第二節 悲觀鄉土論與暴力虛無的辯證 第三節 史觀中的無神論與流變觀 第四節 結論──愛的哲學及其內在問題 第九章 從宗教體驗看見社會異象的預言者──宋澤萊(1953~) 第一節 前言──書寫與精神自療 第二節 民間宗教的批評 第三節 魔幻的宗教修辭 第四節 結論──聽預言的人 第十章 罪惡噴泉邊的永生者──王幼華(1956~) 第一節 前言──文化病態與罪性象徵 第二節 民間信仰的批判與人物的宗教心理 第三節 結論──仰望救贖的人 第十一章 附論 第一節 年輕比丘尼的畫像──姜貴(1908~1980) 第二節 受壓傷蘆葦的哀歌──許台英(1951~) 第三節 孤獨園中的佛弟子──林蒼鬱(1955~) 第十二章 結論 第一節 小說家之宗教性關懷趨向說明 第二節 餘論 附:小說家之宗教性關懷趨向類型表 參考書目 附錄 非愚即狂──台灣小說的瘋癲修辭 壹、前言 貳、瘋癲修辭之作者圖譜 附:小說家瘋癲修辭圖譜 參、結論
作者簡介 林慶文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副教授。 研究主題:古典文學、當代台灣小說、書法美學。 發表著作:《書法哲學基礎問題》、《紙頭集》(古典詩集)、《統一帝國之宗教──221 B.C.~8 A.D.》。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