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下卷)寫作體例從兩方面著手創新。一是在縱的方面,設置哲源篇、心法篇、鬆靜篇、行氣篇、內勁篇、套路篇及源流篇等篇章。 一是從橫的方面,設章列節橫向展開,并對每一拳式進行剖析,分置「拳招釋義」「行功口訣」 「動作分解」「呼吸行氣」「內功心法」「實用舉例」等欄目。這種縱橫交錯、篇目別致的結構,便於全方位,多角度,多側面地闡述太極拳內功心法。
上卷 第一篇‧哲源篇 引 言 第一章◆ 太極學說概述 第一節 太極的來歷 第二節 太極是宇宙生成的本原 第三節 太極是元氣 第四節 無極而太極 第五節 心為太極 第六節 太和之氣 第七節 太極是理 第八節 人人物物一太極 第九節 太極,一也 第二章◆ 太極圖與太極拳 第一節 伏羲氏有否繪製太極圖 第二節 先民太極圖(原始太極圖) 第三節 劉牧太極圖 第四節 周敦頤太極圖 第五節 空心圓形太極圖 第六節 六經太極圖 第七節 天地自然之圖(古太極圖前身) 第八節 古太極圖─ 太極拳的心法指南 第九節 來氏太極圖 第十節 循環太極圖 第三章◆ 太極拳起源的催生劑 第一節 周子一圖一說在哲學上的新貢獻 第二節 周子一圖一說是三教合流的成果 第三節 周子一圖一說是太極拳的催生劑 第四章◆ 學拳與學哲學 第二篇‧心法篇 心法總論(代引言) 第一章◆ 練拳之道,當先治心 第一節 知理知性思想正 第二節 知勢明志順勢上 第三節 知節律己的紀律 第四節 養技自愛又愛人 第二章◆ 《周易》是太極心法的源頭及主宰 第一節 從太極歌說起 第二節 《周易》是中華文化的最高元典 第三節 百姓日用而不知 第四節 拳道從易道來 第五節 未有神仙不讀書 第三章◆ 在明明德是太極心法的目的 第一節 「不老春」新解 第二節 完善人生 第三節 在明明德 第四節 從有意入無意─ 心靈的修練 第五節 在止於至善 第四章◆ 性命雙修是太極心法的法則 第一節 道家的生命觀 第二節 性命雙修的貢獻 第三節 張三豐的丹道 第四節 太極拳是性命雙修的動功 第五章◆ 陰陽中和之道是太極心法之魂 第一節 一陰一陽之謂道 第二節 居中位、識時中、致中和 第三節 中和精神是中華之魂 第四節 太極之魂,與生俱來 第五節 做「致中和」的人─ 太極魂之一 第六節 修陰陽中和之氣─ 太極魂之二 第七節 練中和一體之術─ 太極魂之三 第六章◆ 拳術套路是太極心法的載體 第一節 先明太極妙道─ 千江一月 第二節 再明性命雙修─ 天地相會 第三節 須明一招一式心法─ 得其環中 第四節 拳術招式心法示例 第三篇‧鬆靜篇 引 言 第一章◆ 放鬆的原理─ 鬆柔是人的本性 第一節 人體一太極 第二節 道法自然 第三節 人之初生 第四節 生活的見證 第五節 拳經的論證 第六節 劍道的「四空」 第七節 後天的緊張 第二章◆ 放鬆心法─ 六法 第一節 觀念放鬆法 第二節 意念放鬆法 第三節 行氣放鬆法 第四節 忘卻法 第五節 發聲放鬆法 第六節 生活感悟法 第三章◆ 太極放鬆回春功 第四章◆ 放鬆的要害─ 形體的二十四處部位 第一節 頭部五處 第二節 上肢五節 第三節 軀幹九處 第四節 下肢五節 第五章◆ 動靜之機 第一節 宇宙生發的基礎 第二節 陽動陰靜 第三節 兩種動靜 第四節 主靜為本 第五節 心貴靜 第六節 靜中觸動 第七節 雖動猶靜 第六章◆ 鬆靜的層次 第一節 鬆靜相融 第二節 一般鬆靜 第三節 初懂鬆靜 第四節 晉階鬆靜 第五節 心意鬆靜 第六節 寂靜無意 第七節 虛靜無為 第七章◆ 專氣致柔 第一節 柔字的字義 第二節 營魄抱一 第三節 「專氣」解 第四節 「嬰兒」解 第五節 致柔、至柔與推手 第四篇‧身法篇 第一章◆ 身法總論(代引言) 第二章◆ 其根在腳─ 太極腳 第三章◆ 捨去雙手滿身都是手─ 太極手 第四章◆ 腰胯如軸氣如輪─ 太極腰 第五章◆ 中和一體圓弧形─ 太極身 第一節 總體身法 第二節 曲則全─ 太極拳的圓形運動 第六章◆ 身法精功五式 第七章◆ 中定原理 第八章◆ 步法精功六式 第九章◆ 步型、步法、腿法 第一節 步型 第二節 步法 第三節 腿法 第十章「機在目」─ 眼功四法 第一節 「一目五調」及推手中的眼神視向 第二節 眼功四法 第三節 奇妙的效益 第五篇‧內氣篇 引 言 第一章◆ 氣的概論 第一節 哲學概念的氣 第二節 人體修練之氣 第三節 人世廣泛運用之氣 第二章◆ 上藥三品精氣神 第三章◆ 修陰陽中和之氣 第一節 周子太極圖的啟示 第二節 陰陽交感而成和 第三節 返歸太極一氣 第四章◆ 臍輪調息法─ 中和之氣的修練要道 第一節 臍輪調息的由來 第二節 臍輪調息的層次 第三節 臍息為中心的拳勢呼吸 第四節 拳勢呼吸與招式動作 第五章◆ 返老還童不是夢 第一節 樹老要接新嫩枝 第二節 臍輪息 海底活 第三節 孫大師的體驗 第四節 只恐相逢不相識 第六章◆ 煉氣精功六式 第六篇‧內勁篇 引 言 第一章◆ 認識內勁 第一節 潛力開發的新能量 第二節 潛力寶庫人皆有之 第三節 人體第六功能態 第四節 太極先賢論內勁 第二章◆ 懂勁之道 第一節 懂一點易理 第二節 從著熟中漸悟 第三節 須知陰陽 第四節 「一羽不能加」 第五節 懂勁的層次 第六節 生生不已 第三章◆ 混元本勁 第一節 分清本勁與用勁 第二節 混元一氣 第三節 太極混元樁 第四節 總體修練 第五節 勁由圈中生 第六節 混元勁的功用 第四章◆ 掤勁為首 第一節 掤字的含義 第二節 掤,位列太極十三勢之首 第三節 掤,對應後天八卦的坎位 第四節 掤,雄踞太極內勁之首 第五章◆ 掤勁的屬性 第一節 坎卦象徵月亮和水 第二節 掤勁如水負舟行 第三節 掤勁屬柔,不屬剛 第四節 純柔者純剛 第五節 掤勁似挽弓滿月 第六節 修練掤勁,常保青春 第六章 《易經》八卦與太極八勁對應的奧義 第一節 八卦對應八勁的依據 第二節 掤勁贅言 第三節 捋化捋發 第四節 擠勁若雷 第五節 按勁主中 第六節 掤捋擠按須認真 第七節 採勁得實 第八節 勁若飛輪 第九節 肘勁整如山 第十節 靠勁宜順正 第七章◆ 用勁種種 第一節 聽勁四感法 第二節 接勁如接球 第三節 黏勁與走勁 第四節 隨勁為順勢 第五節 化勁要真化 第六節 借勁為巧撥 第七節 發勁如彈簧 第八節 多種發勁 第八章◆ 螺旋寸勁 第一節 寸勁新說 第二節 螺旋圈的原理 第三節 內外都要走圈 第四節 走圈的軌跡 第五節 九一心法 第六節 至尊一式 下卷 第七篇‧拳術套路篇 第一章◆ 武當太極拳大架之特點 第二章◆ 武當太極拳大架五十六式動作名稱 第三章◆ 五十六式拳招心法全解及動作圖解 第四章◆ 太極實用發勁示例 第八篇‧源流篇 第一章◆ 武當丹派的由來 第二章◆ 丹派武功的傳承 第一節 第一代至第八代傳承 第二節 擴大傳授範圍 第三節 當代傳承簡況 第三章◆ 丹派武功的內容 第一節 劍術 第二節 拳術 第三節 器械 第四節 內功及基礎功法 第五節 個人掌握的武功 後 記
作者簡介 錢惕明 髦耋之年,依然能黏手即發,可見其太極內功之精湛。 英姿勃發,多種體檢指標與年輕人一般,令醫生咋舌,可見其深諳太極養生之道。 作為近代武林宗師李景林的再傳弟子,錢惕明先生一直致力於推廣和發展中華武術。現為國際知名武術家,在西雅圖任國際武當武術協會會長,並任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在武當丹派列為第十二代傳人。 近年來,錢先生領導美國西雅圖國際武當武術協會發揚中國武術,收受入室弟子,舉辦培訓班,先後任西雅圖BCC大學、華盛頓大學太極拳教授,從學者已逾千人。 錢先生可謂能武能文,先後發表了二十多篇武術論文,頗具影響。在美國,《太極》雜誌特約其撰稿,已發表《太極之魂─陰陽中和之道》《武當劍真諦》等4篇論文,並被推為2005年2月美國《太極》雜誌封面人物。當地媒體對他作了專門報導。 數十年來,錢先生用我國古代的太極哲學觀及傳統的人文思想,探索太極拳的宏觀心法與微觀心法,對以往秘不外傳的太極拳內功心法有獨到的體悟與描述,而且破譯《易經》八卦與太極八勁八法相互對應的心法奧秘,明確了修練太極內氣、內勁的途徑與具體方法,可謂明珠在握。 錢惕明先生1929年出生,江蘇無錫人。自幼習武,後1952年得緣入室武當丹派近代宗師李景林的衣缽傳人楊奎山(林甫)門下,修練武當劍、武當太極拳、太極陰符棍、八卦掌、形意拳及太極靜坐法、易筋經等武藝功法,得師真傳,已臻佳境。曾於1986年獲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賽雄獅獎、1991年獲武當山首屆武術文化節優秀大獎。 從1980年起,錢先生與幾位同門在市體委領導下聯手組建常州市武術協會,歷任副主席、主席等職19年,後又任常州市武術協終身會名譽主席,卓有成效地開展了群眾性武術運動。 錢先生1949年5月入蘇南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從事新聞媒體工作45年。錢先生的事蹟,入編《中國武術名人辭典》,又入傳《中華武林著名人物傳》,為世人矚目。 修練太極五十載,細品心法從不悔。詳推用意終何為,恢復天性春常在。 這首歪詩,寄託了筆者五十多年來的感懷。 余自幼體弱,少時從鄉村武師習武健身,惜未得其法。及至外出謀生,體質日衰,患神經官能症,幾乎無法工作。幸而1952年春,在常州市入先師楊奎山(林甫)門下習練太極拳等藝,健康狀況才能日趨好轉,於是興趣大增,欲罷不能。時至今日,雖屆望八之年,自感健康狀況尤勝早年,並滿懷信心地追求青春常駐,故而又自吟:太極妙悟春常在。 悟到什麼?悟到古人說的一句話:「為將之道,當先治心。」 心者,並非心臟之心,乃心術、心法也。其實,無論為將為政、還是為商為學等等,皆必須治心為先,方能成功。練太極拳當然也應治心為先。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