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富比世》(Forbes)雜誌2018年腦科學必讀選書
暢銷書《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作者辛達塔.穆克吉盛讚
導言 生理學家克洛德.貝爾納德長期研究人體消化,發現胰臟會釋放分解食物的汁液。為了測試,他只餵一隻狗吃肉,不吃糖類,然後犧牲了那條狗,取出牠的肝臟立刻檢測當中的糖濃度,之後並分別多次量測。如他所料,那隻狗的肝臟起初含糖量幾乎是零,接著持續升高。貝爾納德告訴同儕,肝臟裡肯定有某種貯存並製造糖的化學物質;他還宣稱,所有器官都會釋放維持身體運作的物質。他稱這些化學物質為「內在分泌物」,這是前所未有的觀點。 第1章 胖新娘 十七歲的布蘭琪搭上公車前往曼哈頓,打算在怪胎表演秀裡找份工作,與鬍子女士、侏儒、巨人同台。那是美國鍍金年代的縮影:怪胎秀、蔑視外表異常(卻又想藉異常之人賺錢)的人,還有嘩眾取寵的媒體。十九世紀晚期,科學家正開始探索人體內部器官分泌的奧祕,了解為什麼有些人特別胖?毛髮特別多?特別高大?或是特別矮?布蘭琪死去的幾年後,荷爾蒙的發現將引導我們解開這些疑問,對荷爾蒙的新認識也將幫助我們找到挽救生命的方法。 第2章 我們稱它「荷爾蒙」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日,恩斯特.史達林為腺體研究做了結論:「這些化學訊息,被稱為『荷爾蒙』的東西,必須從製造它們的器官去到它們發揮作用的器官……」,這句話後來成了命名關鍵,也述明了荷爾蒙的定義:某個腺體製造的物質,經由血液循環去到標的器官,產生作用;它們是維持身體功能的要素,也是確保生存的關鍵。恩斯特.史達林還說:「只要明白荷爾蒙方面的知識與它們的運作模式,就能在掌握身體功能的健全上無往不利。」 第3章 大腦標本 耶魯大學醫學院圖書館的地下二樓,有個房間擺滿了大腦:有些大腦是完整的,有些則是切片,它們全放在玻璃罐中。一九九四年,醫學系新生克里斯.沃爾酒後壯膽來到這兒,發現了這些驚人的收藏。沃爾回憶:「我和幾個同學闖入地下室、踹開門上的排氣孔,鑽了進去。我印象非常深刻,房間裡的大腦標本令人毛骨悚然,我們很擔心惹禍上身。空酒瓶旁有一塊板子,到此一遊的人都在上頭簽了名。」這些哈維.庫欣留下的可怖大腦標本與龐雜紀錄資料,其實是現代內分泌學的基礎。 第4章 殺手荷爾蒙 一九二四年的這宗案子很快就被稱為「世紀謀殺案」,所有報章雜誌、電影、小說都繞著同一個問題轉:這兩個有才智、財富、人脈的孩子,為什麼會選擇在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下午,捨棄了大好人生?媒體對這兩名凶手的報導挑起了大家更多的好奇,不管是性向、缺乏母愛、或偷竊,都無法解釋他們的行為。這時,有個新理論成了醫學期刊與報章雜誌的新寵,吸引了醫生、律師與一般民眾的注意力,人們渴望這門新興科學能讓我們更明白偏差行為,這個新理論,正是內分泌學。 第5章 重振雄風 自一九二○年代起,維也納生理學家尤金.史坦納赫花了將近二十年,開創了一個深受歡迎、也極受爭議的回春療法:輸精管切除術。論科學證據的質量與數量,藉由輸精管切除術返老還童絕對登不了檯面;但若是以受惠者的見證,以及有多少人願意花錢接受這個手術,它卻可說風靡全球¬¬。¬¬它受歡迎到連「史坦納赫」都變成了動詞,意思是以輸精管切除術回春。佛洛依德「史坦納赫」了,詩人葉慈也「史坦納赫」了;但是史坦納赫本人沒有「史坦納赫」,這大概是他看起來沒有那麼年輕的原因。 第6章 研究性荷爾蒙的靈魂伴侶 一九六五年,吉奧基娜.席格.瓊斯醫生和她的丈夫小霍華德.瓊斯醫生,與劍橋大學的羅伯特.愛德華合作,成功讓人類的卵子在實驗室裡受精,締造了前所未有的紀錄。一九七八年,愛德華創造了史上第一個試管嬰兒,三年後,瓊斯夫婦完成美國第一件體外受精的案例,為現代生育事業拉開了序幕。生殖內分泌學的歷史是瓊斯夫婦生命的一部分,他們是這領域的佼佼者,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實驗與研究成果,讓大家對性發展荷爾蒙有了全新認知。 第7章 性別決定 一九五六年,凱瑟琳在西哈德森醫院生產,醫生把嬰兒拉出來、打開雙腿看後,一句話也沒說。這是凱瑟琳的第一個孩子,她不知道自己該期待什麼,但孩子出生時醫生好歹會宣告「是女孩!」或「是男孩!」吧。但醫生什麼也沒說,反倒非常困惑,因為孩子的生殖器官既不像女生、也不像男生,比較像是介於兩者之間。身為醫生,要向患者承認事況無法判定已經夠困難了,更何況是嬰孩性別這麼簡單的事。然而,內分泌學的新時代此際正要展開,性別認定將可因此而人為改變嗎? 第8章 長高 「個子矮」不是病,只是個描述,但有時也是警訊。至少有兩百種醫學症狀會阻礙生長,包括缺乏生長激素,不過科學家也發現,長高還需要性荷爾蒙協助,生長激素會促進其他荷爾蒙分泌。整個成長過程(四肢拉長、肌肉變壯、內部器官變大)不但時間點要精準,每個細節也都要到位。就像烤蛋糕一樣:即使你準備了分量正確的雞蛋、糖、奶油與麵粉,但不知道怎麼混合或是忘了開烤箱,就不可能成功烤出蛋糕。對研究生長激素的科學家來說,一九六○年代前期就像身在愛麗絲夢遊仙境中,他們測試生長激素、睪固酮、甲狀腺素等,讓實驗室裡的動物忽大忽小,也在小孩身上做試驗。 第9章 測量無法測量之量 實驗室貼了這樣的標語:「為了被認為有男人一半的優秀,女人必須擁有雙倍的才智、付出雙倍的努力。」這是常見的女性主義口號,然而蘿莎琳.雅洛補了一句:「幸好,這不難。」雅洛是「放射免疫檢定」技術的發明者,她因此獲頒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與諾貝爾獎。放射免疫檢定很容易被低估,因為它著重技術層面所以不容易懂,既不能治療疾病,也不是什麼驚人發現,看來不過就是種量測工具。然而實際上它全面影響科學至今,重要性不容忽視。這個檢定方法提供了醫師全新視角,就好比眼睛被矇住的人現在終於看得見了。 第10章 成長痛 接受生長激素療法的喬伊過世了,他的腦部切片組織呈現海綿狀空洞,顯然是死於庫賈氏症;接下來幾年,數百位注射生長激素的孩子也都罹患了這個病。說起生長激素療法的傳奇,醫生們興奮的程度絕不亞於亟欲孩子身體健康的父母,然而這一切不會只有天真的父母與大膽的醫生這麼單純。整個故事告訴我們,新的醫學發明可以解決問題,也可能帶來問題,當中牽扯到了科學家的聰明才智、醫生的傲慢,以及父母迫切的盼望,原先大家擔心的是治療無效,直到多年後才發現汙染導致的悲劇。 第11章 火爆分子:更年期的奧祕 「熱潮紅」這名字不是很貼切,「熱潮」聽來像是短暫快速的現象,但它其實更像肚子裡有個火力全開的火爐,熱得幾乎教人窒息。大部分婦女在五十多歲出現熱潮紅,然後持續好幾年;也有少數幸運兒雖然停經,卻沒有體溫異常、情緒波動,大腦沒有失靈,性慾也不受影響,在她們眼裡,其他女人根本是在無理取鬧。更年期的治療選擇,則點出這類問題一直存在著醫療不確定性,新想法不斷出現的同時,代表現有建議轉眼就過時,這使得這類專家有時給人善變的感覺,但其實他們不過是根據手上的資訊下判斷,而那些資訊不斷在更新。 第12章 睪固酮企業 三十歲起,男性體內的睪固酮濃度每年會減少百分之一,慢得猶如輪胎漏氣,一開始不會發現,直到輪胎扁了才注意到。步入中年的男子就像騎著輪胎漏氣的腳踏車,越騎越辛苦。荷爾蒙濃度降低帶來的症狀需要修補嗎?如果需要,這樣的治療有效嗎?安全嗎?爭議上演讓整個事態發展猶如政治惡鬥,涉入者毫無醫學專業人士風範,有醫生稱在科學上持保守態度的同僚有「荷爾蒙恐懼症」,另有醫生則稱對荷爾蒙態度積極的同儕為「荷爾蒙至上者」,一般民眾夾在兩者之間,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才對。 第13章 催產素:愛的滋味 催產素是種大腦荷爾蒙,生產時會促使子宮收縮,進而把嬰孩推出產道,接著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在近期許多研究報告與報導中,咸認催產素可以增進母親與新生兒或愛人間的親密關係,有助勃起、高潮與射精,還可加強心靈感應;另外也被認為與信任及同理心相關,甚至增進了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惻隱之心。然而這方面的眾多研究裡,有說催產素能增加信任感的,卻也有不少說它會降低信任感;說它增進愛的同時,也增進嫉妒;說它促進同理心之際,也推動種族主義……這些矛盾浮出檯面,考慮使用催產素的消費者肯定會不知所措! 第14章 轉性 離婚將近十年後,擁有女性生理構造的梅爾決定改變自己的外表。「我請孩子們坐下來,告訴他們:『我發現自己體內一直躲著一個男孩,我決定讓那男孩出來了。』」就像其他跨性別的人,梅爾堅信自己的生理構造與內心感受是矛盾的,這跟性向不一樣,性別跟慾望有關。跨性別的人常說,性向是根據想跟什麼性別的人上床而定;性別認同指的是在床上是什麼性別。科學家或許不知道是什麼導致性別認同與生殖器官(的性別)出現分歧,但是有一群活動分子、研究人員與醫生正試著找出最好、最有效的方式,來幫助性別認同與先天生理構造衝突的人即時且安全地轉性。 第15章 永不飽足:下視丘與肥胖症 有些人的食量確實太大了,不知道是不是荷爾蒙的關係,還是人體燃燒熱量的效率確實不如從前,或者是變得更餓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但確有東西在影響荷爾蒙,導致肥胖成為趨勢。或者,是肥胖把荷爾蒙搞得一團亂的嗎?研究食慾極為複雜,易胖體質是體內化學物質造成的,還是飲食導致的呢?母親孕期的飲食習慣、暴露於哪些化學物品,會影響我們處理熱量或受垃圾食物誘惑的程度嗎?我們是否生活周遭充斥著致胖物?還是說,如今我們的生活方式太重視吃了?肥胖研究探討的不只是體重增加,它是內分泌學非常重要的領域,因為它將細胞與行為連結,這是二十世紀荷爾蒙研究一直未能做到的。 後記 致謝
作者簡介 蘭蒂.胡特.艾普斯坦│Randi Hutter Epstein 於賓州大學取得科學史與社會學學士,接著從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新聞學碩士,並擁有耶魯大學的醫學學位,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梅麥爾曼公共衛生學院(Mailm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公共衛生碩士學位,現為醫學作家、耶魯大學講師、耶魯大學醫學院駐院作家,也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院的兼職教授。 她曾擔任「倫敦聯合通訊社」(London bureau of The Associated Press)的醫學作家、倫敦《醫師週刊》的主任,撰寫的文章見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每日電訊報》、《衛報》與《為人父母》等媒體,另著有《生孩子的歷史:從伊甸園到精子銀行》(Get Me Out: A History of Childbirth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to the Sperm Bank)。 現在與先生史都特.艾普斯坦居住在紐約市,育有四個孩子。 譯者簡介 張瓊懿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醫學生理學博士,喜歡藉閱讀來開拓視野,更樂於與人分享所聞、所學,因而熱衷於翻譯工作。 譯有《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一個大腦疾病真實案例》、《羅絲瑪麗:啟發身障人權、特殊教育和醫療倫理的甘迺迪家族悲劇》、《你教育孩子?還是孩子教育你?》、《品嘗的科學》(合譯)、《癌症探祕》、《生命的關鍵決定:從醫生決定到病人決定的時代》、《不願面對的真相》等書,並長期擔任《BBC知識》、《孤獨星球》等雜誌譯者。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