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如果你這麼想
1教養與少年事件 長崎來的悲訊 最近的凶惡少年事件 讀懂事件的關鍵是「教養」 事件前的教養樣態 母親是主角 發展障礙兒與母親們 「好孩子」與「壞孩子」的同居 支撐母親的社會
2教養的單向性 探討教養的深層問題 陷入犯罪的拓也 暴走的教養 媽媽強勢教養的秘密 讓孩子拒絕上學的母子關係 單方的溝通 母親自以為的「為了孩子好」 不跟母親說話的直太 優等生健一 割腕自殘的少女們 自殺未遂的女兒與母親、戀人
3阻擋「信念」的高牆 「家庭教育力」與「管教」的不同 對於「請不要管」的迴響 面對「信念」的困難 教養的接力賽 「嬌生慣養論」的適當性 笨拙的訓斥方式會陷入「惡性循環」
4發生在「普通媽媽」身上的事 「臨床」與「普通」的境界 被蹂躪的偽裝的「好家庭」 缺乏「了解、認同」的母性 憤怒來源是「撒嬌不足」 母親們的「父性化」
5管教的後遺症 父性化產生「控制—從屬」的關係 沒有「強迫」孩子嗎 有強迫症的孩童正在增加 「普通孩子」的強迫性 與我自己的強迫症相處 小孩的「失控」是腦的興奮狀態 ADHD與教養的關聯
6教養過度的孩子們 班級崩壞是家常便飯 霸凌與被霸凌的孩子 霸凌的質產生了變化 拒絕上學的「原因」與「誘因」 家庭內暴力的積極性
7沉重的「教養後遺症」 社會性繭居 孩子被壓抑的心 發呆的孩子 「寄生族」的生活 無法取下「名為角色的假面具」 成為「人格障礙」的大人
8對「請不要教養」的反論 教養全部都是不好的嗎 帳單會傳給下一代 跟不上時代的老爸 時代動搖下的年輕父親 我怎麼看待年輕媽媽們 在街上看到的「沒有家教的孩子」 完電玩遊戲不好嗎?
9媽媽們的心情 對孩子的依戀 凝聚在「念書」上的媽媽態度 對孩子的憤怒以及自虐 競爭的媽媽們 「強迫自己辛苦」的愛情 對感情淡了的丈夫的期待
10讓媽媽走上「父性」一途 歷史上首次面臨的少子化時代 世代連鎖產生了變異 「教養」與「虐待」的關係 育兒手冊沒有用 三代同堂的功過 價值的多樣化
11媽媽的急救箱 急救箱裡面 從「這樣做沒關係」開始 父母原諒自己 「教養失敗」是當然的事 在諮商中學會「失敗」 把教養丟給爸爸
12改變態度獲得「澈悟」 認同「一路走來」的自己 「想開」產生的變化 不可以讀育兒書 對他人的建言保持距離 找個能互相發牢騷的朋友 對丈夫死心──夫婦吵架的影響 父母的離婚與女兒的罪惡感
13對孩子過度關心與不關心 最後的高牆……該放下什麼才好? 讀書是跟在「小孩的後面」 在放任背後的心 把不關心與「沒關係」相連 教養偷懶才能恢復平衡 教養雙親的腦
14疼愛心中的「孩子」 「好希望爸媽了解我!」 每天十五分鐘,「小孩」活過來 談話的美好 遲來叛逆期 快樂的「媽媽觀察」 「問題」是孩子送給父母的禮物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