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土文化不斷轉型, 從戰後到當代,戒嚴到解嚴, 臺灣的宗教思想圖景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以當代新臺灣文化視野, 提出全新的詮釋理論及各類本土文化意識的多元創新主題。 本書針對臺灣本土宗教以及從戒嚴時期到解嚴後的新佛教文化、新臺灣人意識與新客家人族群認同意識、武士道文化等主題,深入反思與探索,書末並收錄作者的佛教史治學歷程,以供讀者參考。 本書特色 ☆以當代新臺灣文化視野,提出全新的詮釋理論及各類本土文化意識的多元創新主題。 名人推薦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 張崑將 專序推薦
張序/張崑將 自序 【第一篇 當代臺灣武士道文化的批判與反思】 第一章 有關李登輝總統時代的臺灣武士道文化詮釋與批判 第二章 論他者的成功建構或無效:《電光影裡斬春風:武士道分流與滲透的新詮釋》的反思 【第二篇 反思1949以來:雙源匯流下的新臺灣文化】 第三章 對話楊儒賓:1949漢潮東流與第四類新詮釋學的提出 第四章 重估黃土水的新臺灣佛教藝術的本土化創作問題 第五章 解嚴以來臺灣漢傳佛教藝術創作的在地轉型新貌 第六章 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百年經驗的反思與商榷:人類學與宗教歷史社會學的方法學跨學科的當代對話 第七章 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少壯派觀點(大陸版) 第八章 當代新臺灣人意識出現的歷史淵源 第九章 略論當代臺灣新客家人族群認同意識及其文化詮釋問題 第十章 解嚴以來臺灣文學論述的統獨大戰 第十一章 二十一世紀第一本新女性主義的現代臺灣佛教小說:陳若曦的《慧心蓮》導讀 【第三篇 從戒嚴到解嚴的臺灣新佛教文化透視】 第十二章 從戰後到當代:臺灣佛教思想文化構造的社會基礎 第十三章 現代性宗教學術研究典範的薪火相傳(1925-2011):近八十年來從大陸到臺灣胡適禪學研究的開展與爭辯史再檢討 第十四章 當代印順的人間佛教思想爭辯與開展 第十五章 關於佛牙舍利真偽之辯:內幕、證據與方法學 第十六章 當代釋證嚴比丘尼建立「慈濟宗」的周邊問題─變革與開展的歷程觀察及其反思 第十七章 南懷瑾與林清玄的蓋棺論定 附錄 批判研究與深耕直探:回憶我的佛教史治學歷程
作者簡介 江燦騰 1946年生,桃園大溪人。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文學博士。曾任教清大、臺大、擔任新文豐佛教文化叢書主編等。現職: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學術著作:《晚明佛教改革史》、《中國近代佛教思想的爭辯與發展》、《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灣佛教史》、《二十世紀臺灣佛教文化史研究》、《認識臺灣本土佛教:解嚴以來的轉型與多元新貌》,並有合著作品《臺灣新竹市300年佛教文化史導論:跨世紀的新透視》。 學術榮譽:(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紀念獎的八次得主。(2)第一屆宗教學術金典獎得主。(3)第二屆臺灣省文獻傑出工作獎得主。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