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復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Bowen家庭系統論與案例詮釋
|
|
|
|
|
|
|
|
|
ISBN |
9789864776597 |
定价 |
NT280 |
售价 |
RM43.80 |
优惠价 |
RM37.67 *
|
作者 |
邱淑惠博士
|
出版社 |
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9-05-30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40 页. 15. |
库存量 |
无库存 |
|
已售罄
|
|
|
|
|
|
|
|
|
|
|
|
|
|
|
|
|
第一部以華人案例完整闡釋家庭諮商大師Murray Bowen家庭系統理論的著作
寫給在愛中受創痛苦或在關係中遭到情緒勒索的你
你,總是為關係而焦慮嗎?
你經常懷疑伴侶「偷吃」,或藉著追劇,避免面對與家人的爭執?
你的孩子在學校常惹麻煩,或是經常在夫妻爭吵時突然不舒服?
又或者,身處不和睦的家庭關係,你或你的家人已經出現身心症狀?……
家庭諮商的理論與技巧,奠基於過去實務工作者在精神醫學、團體治療、兒童輔導、婚姻諮商,以及思覺失調治療領域的努力成果。家庭諮商的創始者之一,莫雷.包文(Murray Bowen)就是一位擅長治療思覺失調患者的精神科醫生。與其他家庭諮商開創者不同的是,包文投注非常多的心力發展家庭諮商的理論基礎。直至今日,包文的家庭系統論仍是家庭諮商領域中,概念最為周全的理論。
莫雷.包文(Murray Bowen)將家庭概念化為一個情緒關係系統,並提出了八個相互連鎖的概念來解釋發生在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之間的情緒過程及可能導致的病態。本書作者以華人案例來詮釋包文的家庭系統論,闡述無論現在的家庭關係如何,改善是可能的,而且最好能從自己開始。
家庭系統論是諮商理論,也是指引個人自我成長的理論。這個理論讓我們看見修復家庭關係的契機,在關係中製造出來的問題,可以在關係中修復。一旦有能力以不委屈自己的方式跟家人和諧相處,自然也可以應用相同的道理,改善職場和朋友圈等其他場域的人際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好評推薦〉
包文家庭系統理論近幾十年來,一直影響著許多家庭治療師的思維,並且改變人類對於問題的單一因果看法,只可惜目前台灣能夠學習這套系統思考觀點的機會不多。如今邱教授願意貢獻她的專業知識,撰寫這本淺顯易懂的自我成長書籍,帶領讀者拋棄過於簡化的因果線性思考,進入家庭系統思考的多元觀點,從而讓你發現更多處理家庭問題的可能性。──包文家庭系統理論在台研究及運用中心負責人 江文賢博士
本書能引導在不同關係中各種身份的你重新思考,調整思維與作法,正視內心的傷痕,修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終與重要關係人們共同成長的最佳指南!──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曲智鑛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人生千百個樣貌與嘆息!淑惠用「理性的專業」和「感性的人性」述說和解析這些家庭故事!看著看著……淚與深思和在一起,每一個人都該看這本書,在身兼數職的家庭中逃離枷鎖,重新找到那個「稱職的我」和「真正的我」!──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吳樎椒
家庭是一個新汽車的製造公司,人幼年在家庭中時就仿如汽車被製造,長大後帶著原廠硬體及不同版本軟體,決定了我們的好惡、愛恨,受傷時候寬恕或報仇,邱教授為大家揭露了這個秘密,要你明白,原來你人生的決定並不是真的完全自由!!──聯新國際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林博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家庭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學習場域,淑惠教授從幼教專業角度看到許多孩子問題的根源──家庭,本書運用包文家庭系統理論搭配真實案例,嘗試引領讀者找到解開家庭羈絆關係的良方,真心專業推薦!──臺中市何厝國小校長、親職教育講座講師 許金城
身為一位家族治療師,閱讀邱教授在書中撰寫的案例,活靈活現的演出如同晤談室接觸的家庭。包文理論精彩的整理,以系統觀點理解人。「覺察」是改變的開始,每個章節最後的反思,可幫助讀者覺察並面對關係議題,如同進入諮商的對話歷程,邁向成為更好的自己之路!──吾心文教基金會諮商心理師 蔡宜寧
這本書非常適合對親職、伴侶和自我成長有興趣的人閱讀,相信能從閱讀本書中為自己的關係做一番健康檢查,學習如何在親密的家庭和伴侶關係中保有健康快樂的自我。──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羅明華 |
|
|
|
|
|
|
|
|
|
|
|
|
|
|
目錄
〈審定序〉問題不在做法,而在做法背後的想法 包文家庭系統理論在台運用與研究中心負責人 江文賢博士
〈推薦專文〉瞭解症狀的意義──家庭系統的循環互動模式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副教授 羅明華
〈推薦專文〉正視內心傷痕,不再逃避 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 曲智鑛
〈自序〉「症狀」只是問題的表象
家庭諮商理論的開創者:莫雷.包文
第一部 家庭系統──著重互動關係
在關係中一切都是相互的。互動模式改變,關係也會跟著改變。每個人都習得一些不自覺的慣性反應,要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須能將慣性反應提升至意識層面。
1. 思考關係的新視野
2. 在「關係」中,一切都是「相互的」
3. 我們是自己的主人?
第二部 伴侶關係──在「自我」與「我們」當中求平衡
人的一生受兩股力量拉扯。一股力量讓人想成為獨立的「自我」。另一股力量則是讓人尋求歸屬和認同,想與他人連結成為「我們」。現實生活中這兩股力量經常是劍拔弩張。
4. 「自我」與「我們」的拉扯
5. 親愛的,我們變了
6. 「我們」是如何搞砸的?
第三部 自我分化──在關係中強調情緒界限
自我分化是指一個人能脫離對原生家庭的情緒依附,可分兩個層次:個人層次是指自我能在理智與情感中求得平衡;關係層次是指能與他人連結但不受制於他人的情緒。
7. 自我分化
8. 自我分化的不同樣貌
第四部 互動系統──三角關係
兩人在溝通過程中各執己見,其中一方或雙方轉向第三方尋求支持或轉移焦點,或是他人主動介入爭執。只要第三方稍有偏頗,戰火就擴及第三方,形成三角關係。
9. 三角關係
10. 你被「三角化」了嗎?
11. 如何維持情緒中立?
第五部 跨代傳遞──原生家庭的影響
家庭是一個複雜社會的縮影,手足關係則是個人最早的社交關係。每一個人都是帶著幼時習得的態度和焦慮印記,解讀成長後的經歷。幼時經驗形塑了個人特質。
12. 家庭中的手足角色
13. 手足角色與家庭關係
14. 慢性焦慮
第六部 家庭關係──典型症狀
家中的慢性焦慮過高時,焦慮會找到出口。焦慮在某段關係找到出口時,關係可能出現激烈衝突或截斷。焦慮在某人身上找到出口時,他可能出現身心疾病或社交障礙。
15. 「症狀」是焦慮的出口
16. 一段關係的結束
17. 失去自我的家人
第七部 邁向理想關係──自我分化的提升
無論現在的家庭關係如何,改善是可能的,而且最好從自己開始。當個人有能力以不委屈自己的方式與家人和諧相處,自然也能改善其他場域的人際關係,成為更好的自己。
18. 成為更好的自己
19. 分析互動模式
20. 修復家庭關係
〈結語〉愛的極致表現
主要參考書籍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邱淑惠博士
美國馬里蘭大學發展與幼兒研究所博士、美國馬里蘭大學發展與幼兒研究所碩士、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歷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主任、《幼兒教育年刊》主編與國內外知名期刊審查委員。
邱淑惠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幼兒認知發展、親職教育、幼兒學習成效與科技應用,著作眾多,主要發表於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並開發多項幼兒評量工具,包括《學前幼兒語文評量》(2017)。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