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 本書不只是個人的修身箴言,更是一部以人為本的東方教育大綱,其中體現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已成為東方文明獨特的倫理模式,至今仍具有逾越時空的永恆價值。
總序《論語》及其對人生的指導價值 第一章 仁愛之道 仁愛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最本質的東西。人與人相愛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標誌,是人際和諧、團結、協作的前提。仁愛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智慧。 第二章 禮孝之教 我們的民族是一個禮孝仁義的民族,「正心」、「修身」、「仁愛」、「正義」等內容幾千年為人們所追求;崇禮、廉潔、盡孝、行義、知恥等歷來為人們所傳道。為了社會的和諧與進步,從我做起,做一個守禮知孝的人。 第三章 詩樂之律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我們常常會脫口而出:不會吟詩的民族是不懂得浪漫的民族,而不浪漫的民族是沒有活力的民族;書籍會給我們帶來不盡的智慧,詩歌會給我們帶來有品質的生活。 第四章 立身之則 古人說:「君子不可不修身。」又雲:「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立身修養是做人的修養要則,是一個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準則。做人做事都要有良好的品德,以德服人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第五章 治學之方 學乃聖人之術,不能濫竽充數,否則只能貽笑大方,治學者要謙虛和遜、儒雅睿智、目光平和而內斂。舉手投足間顯示智者的從容和學者的風範,要善於向身邊的任何事情學習,要適應時代的進步,此乃治學之方。 第六章 入道之門 入道在佛教中稱作入門修行,對我們普通人則是為了立業成就一番事業。世態萬千,古人教導我們做一個內聖外王的人,指出那才是成功之道。 第七章 人和之要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用現代語言來講,好的人脈關係將使你在工作、生活、事業發展中,佔據主動,左右逢源。所以,提高我們的素質,以我們的人格魅力吸引別人,和別人做朋友,由此建立起自己鞏固的關係網是明智之舉。 第八章 知人之術 智者是知人善任,尤其是善於識別人的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用人者,取人之長,避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惟盡知己之所短而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長而後能收人之長。」 第九章 論世之觀 人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要養成一種立身的原則:我們要把我空掉,放棄一些令人升起分別對待的價值觀,如此的處世之態,才能悠遊自在地與自然同在! 第十章 治國之法 古人云「修身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治國平天下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誠然,不可能人人成為治國的棟梁,但我們的事業同樣需要用治國之法去實施管理。古人的治國之法中無不滲透著管理的智慧。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