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再假裝自己沒事了! 唯有正視憤怒、悲傷、失落與不安,才能跳脫情緒的迴圈
|
|
感情の问题地図:「で、どう整える?」ストレスだらけ、モヤモヤばかりの仕事の心理 |
|
|
|
|
|
|
|
|
ISBN |
9789865110000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优惠价 |
RM41.74 *
|
作者 |
關屋裕希
|
译者 |
余亮誾 |
出版社 |
臺灣東販
|
出版日期 |
2019-04-29 |
装订 |
平裝. 雙色印刷. 176 页. 21.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書以可愛的插圖及精準的文字,解析四大情緒問題:憤怒、悲傷、失落、不安,各自的成因,並提供解決對策。
各章節的開頭,皆會先以幾個社會人士普遍在職場或生活中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的例子,再引導讀者看情緒地圖,地圖中會例示出人在面對情緒當下,通常會採取哪些行動或是想法,以及這些行動或想法進而會帶來的後果。分析完情緒的成因後,再提供實用的心理療法給讀者幫助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
本書的作者為臨床心理師,她想表達「情緒」並非壞事,我們只是需要學習如何與「情緒」共處,並將這些看似負面的「情緒」轉而變成自己進步的「力量」。
本書的特點在於,所舉的例子都十分貼近現代人生活,容易引起讀者共鳴。並且沿著地圖的指示,便能快速地認識到自己的情緒,也可以從地圖中的說明文字,發現到自己或許已經具有哪些情緒問題的傾向等等,是一本十分實用的心理生活類書。
本書特色
● 精緻情緒地圖,資訊一目瞭然
本書以各個情緒為主軸,規劃出情緒的成因、表現,以及應對措施。並用許多張地圖及插畫方式呈現,方便讀者快速抓到重點資訊。
● 符合現代人生活體驗,內容具有共鳴
本書案例皆主要設定在職場人際關係,設計了許多會使人有共鳴的場景及對話,會讓讀者在閱讀書中案例時具有代入感。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避免感情用事」「忽視掉情緒就好」
用這種方式與情緒相處,太亂來了!~3
一丁目 憤怒
「討厭情緒排行榜」第一名是憤怒?14
憤怒是「重要的事物被傷到」的訊息17
這兩者NG! 「攻擊」有害人際關係;「忍耐」有害健康23
讓憤怒成為盟友要先知道的兩個基本觀念25
總之先冷靜! 冷靜下來的五個方法27
為了保護重要的事物,用4個步驟決定如何行動38
表現憤怒並非破壞,而是為了「建立」關係~DESC法45
從「應該~」的想法中瞭解自己憤怒的地雷55
專欄 「善待自己」緩和強烈情緒背後的傷與痛60
二丁目 悲傷
悲傷時,人會難以俯瞰自己所處的情況64
察覺原因在於「失去了某些重要事物」後較容易處理69
想挽回,就要採取行動!75
事先明白或許也得經歷「告別」77
「流淚」其實可以有效撫慰悲傷82
從「失去的事物」中發現意義的5個方法88
專欄 如果情緒跟感受搭不起來,就使用其他衡量方式94
三丁目 失落
事情不如預期,連帶其他事也失去自信、陷入泥沼100
延長失落會增加「反芻思考」的負面影響力103
愈是「不想」、「忘了吧」,愈是揮之不去106
意識到反芻思考的5個重點108
與反芻思考拉開距離的4個方法109
從反芻思考回歸現實思考的5個活動113
「不可能這麼做吧!」用行動停止失落120
一旦從失落中走出,就也能從單一模式行動走出124
「正面迎戰-後退一步」、「獲得協助-獨自一人」用4類別思考現在可以做的事126
專欄 以「善待自己」簡單落實正念130
四丁目 不安
為什麼人會感到不安?136
不安時容易不自覺做出的三種行動138
專欄 「恐怖」和「不安」不一樣嗎?142
試著直接說出不安145
把所有「不知道」的事分3個種類寫出來147
如果不安與自己的能力、性格相關,就將情緒與某人一同分擔154
試著想成「拜不安所賜,工作才能展現成果」158
專欄 遠距工作的重點是,不「亂想」,要「發信」161
後記 與情緒好好相處的四個秘訣162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關屋裕希
臨床心理師。心理學博士。東京大學研究所醫學系研究科精神保健學領域的客座研究員。
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心理學專修畢業,修畢筑波大學研究所人類綜合科學研究科發達臨床心理學領域博士課程後,2012年開始於目前的機構擔任特任研究員,2015年轉任客座研究員。專業為產業精神保健(職場精神健康),主要從事運用認知行為的方式開發符合從業人員、管理監督者的壓力管理計劃。並針對壓力管理舉行不分職種與企業規模的演講、提供企業組織壓力對策相關的諮商、寫作活動。包含中小企業到大型企業、自治體、學會的論壇等等,目前舉辦的演講、研習、諮商已有3000人以上的參與。
研究活動著眼在立基於科學方法且實際容易派上用場的教育計畫。具有臨床心理師的身分,並擁有在精神科診所、小學國中高中校園個別諮商的經驗。目前於企業健康管理室,也活用以往個別諮商經驗,同時具備組織角度以及個別角度的視角。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