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11405730 |
售价 |
RM55.00 |
特价 |
RM49.50 *
|
作者 |
李天葆
|
出版社 |
月台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9-03-01 |
装订 |
平裝. 336 页.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此马新简体书,调货需时约9-14个工作天。抱歉!目前无开放空运服务。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浮生味
記得廚房裡總有一盒「躍進」牌乾菜筍——大概孩提時代便見識了,長方形的盒子;是雪菜乾混合了筍乾?封面分明畫得一清二楚,兩樣事物並列依偎著;是浙江余姚特產,介紹文說明是用來「燒烤麩、燒肉燉鴨、烤毛豆子……」打開來一陣甘香——但以上所述的盡是浙派菜,乾菜筍輾轉來到東南亞,怎麼是會來燒烤麩。十多年前在上海,吃過烤麩,有沒有加菜乾未必記得,豆瓣醬似乎是有的。我是麵製品的擁戴者,看王宣一寫吃,說烤麩可以家裡親手做,讀後飢火大盛。我媽是煮老人麥片時擱一些進去,那菜乾先要用水草草洗過,一下子即可,免得把咸味洗去了——煮好的一碗熱騰騰稠粥,咸香微甘,很有滋味。矯情一點,難保不會扯到嚼菜根香,領悟平淡之道。自己私下煮過一兩回,看來那菜筍乾洗得稍久,祇剩些微菜香,咸氣全失——更清淡,更像體會淡味自悠長的境界。
吃到最清淡,不過是白粥——小時候拔牙,止痛了沒多久,祇好吃粥,配醬油,還有罐頭菜心。那深褐色小瓣菜心,確實爽脆入味;祇是一想起,恐怕有臥病的錯覺——像是平日好好,自然不去碰這樣的食物。白粥單調,偶爾打一個蛋下去,趁熱吃,仿佛那種營養溫飽也來得很豐豔似的——蛋白蛋黃在碗裡開了花,粥色漸化為淺金嫩黃。後來竟然學會吃皮蛋——他們叫它松花蛋、千年蛋。醃製極其入味到家,剝殼,茶晶剔透的膠狀體,裹住了一丸灰青黏綿的「糖心」,異味愈重,那泥漿膏狀的精華更屬上等,與清湯寡粥一同吃,真的絕妙。茶樓早市的廣東粥品,大都煮得濃稠,是磨了米漿,另加味精熬煮,單點一道皮蛋粥,也是很飽肚的——某些樓面頭手毫不吝嗇,捨得放一兩個皮蛋,切一大把姜絲蔥花、麻油澆淋,坐在鬧語盈耳的一隅吃著,頗有情調。
用所謂電子慢煮鍋熬粥,倒是方便——另買一方雞胸,煮熟了,撈上來剝成絲狀,放進粥裡,成了雞絲粥。花生先浸泡,入鍋再煮——好在不必怎麼探顧火候,幾個鐘頭後,揭開厚玻璃蓋子,芳香撲鼻。祇是一大鍋,要連吃兩天,可卻不見得膩得倒胃,反正一人對付著,簡單得很。其實煮一道馬鈴薯泥也行了:一隻絳紫色深碗,加洋蔥柑欖油,油鹽酌量,攪絆即成——半中不西的沙拉,倒是懶漢的恩物。犯了那一條筋不對的時候,也會大炒特炒:一個大鍋,一隻平底鍋,爐開火熱,一把鏟子劃動得如山響,仿佛大廚。長壽麵馴服地躺在開水裡,另一盆子水等著「過冷河」——浮生多變,隨舟過渡,來不及感嘆岸邊風光,唯平常日子入口的滋味,好歹是實實在在的。
目錄
【序文】
浮生味
補記
【卷一】人間朝暮
夢居一訪端正好
紅日照樓東
雲光下的金瓜湯
聽盡了暮雲芳草
邀請陌生人入夢來
聽門外舊事聲音
【卷二】虛花未悟
抱書而眠
市廛裡尋找身影
逃不出的迷宮孩童
浮躁地裡夜航船
可以交輝,可以掉頭
心鏡變形記——我記憶所及的校長們
花摘香豔紅——夜讀周佛海日記與其他
無燈無月夜的禁果
斗室囚犯的極目之旅
瓊樓迴蕩舊夢歌聲
【卷三】滄桑夢餘
天色褪盡,還欠一個午後夢魘
對岸橋的合理緬懷儀式
偷戀隔牆的空氣聲影
秘書豔史以外之零星手記
幻麗奇想之外的蒼穹
留影遺韻
浮花風塵抄
巴剎律雲煙一瞥
【卷四】如雲如影
朝月夕燈,落坡散記
降靈會印象記
鳳簫引來冷香舊影
瑤池春光傲花叢——看《荃紀錄》以及其他
不緣紅豆始相思——隨談魯迅
螢窗映月啟示錄
封塵洞府煙月窟的魅影
豔滴海棠殘影依舊
【卷五】故蕊新枝
時光海底的沉船——失落的老戲院
繁華城裡唱聲聲慢
易主樓台總是夢
待浮花浪蕊都盡
趕向前,先眷戀後面
誰願敲碎冰心玉壺
鏡花豔影終虛話
關起教室門,看戲去
我所懷念的施虐老師們
【卷六】月還依舊
情迷圖書館
沒有香車也走遍人間
燕歸人未歸
半截的綠窗殘夢迷
孽海業債上下集
早立春瑣話子德芬芳
這個時代,我們都需要冰箱
金色年華運動會
笑聲心痕
浮生樓台會
【卷七】夢華容易去
暫且躺在時光的懶椅上
穿過陰陽界
或此或彼的夢魂位置
掬一把流金歲月
揮剪聲中似水流年
文明世界的太陽還在遠處
塵音非絲弦
時間的對照記
我認識的慈禧們
【卷八】幻海遇
花影十八春
隔簾看梅色未空
身坐龍船看春景
黑夜喋血的幻想
雙坡記之對岸
插瓶牡丹,梅花夢
有一座記憶的笙歌璇宮
時間門後的埋伏殺手
飄蕩於時空的電話寄情
|
|
|
|
|
|
|
|
|
|
|
|
|
|
|
〈這個時代,我們都需要冰箱〉
買了那種酒店才有的小冰箱,就讓親人一直埋怨至今——其實也真是的,除了不佔位置之外,裡頭空間狹仄,能存放的事物實在不多。於是那些蔬菜水果稍微買多了,就挨挨擠擠的塞進去,久了,還要一樣樣掏出來辨認,確實是笑話。最早之時,不過圖個方便,做一個樣子意思,有個箱櫃擺放冷飲,看電視不愁沒有潤喉劑,作用祇是點到為止——誰耐煩要大規模的囤積居奇?但是體積稍小,還要找個矮茶几來墊放,裡面也沒有燈泡,打開來每每被誤會壞了。可是時間過了,也就習慣——它成了廚房裡一員,頂上陸續加放了雜物,比如一個紙盒,盒裡疊疊層層皆是紙包飲料,美祿好力克之類的,後來連中國玫瑰紅熱水瓶也上了架,那所謂低膽固醇雞蛋買回來,一托托纏排上去,也不怕危險。接著也沒有人覺得這冰箱怪——習慣性累積,到底逐漸認同了它的存在。
以前服務的杏壇單位茶水間有個冰箱,墨綠色,有一陣子與一個寶島太太混得熟,她每早拿蔬果存放冰箱,用以果汁機打汁,我則與之相約吃這精力湯——卻屢屢遇見這茶水間後邊休歇房裡蹣跚出來的女上司:她釵橫鬢亂,花容憔悴,手環抱枕;我大抵就認識到甚麼是特權的極致。女上司貪小便宜的習氣很重,每有研討會餐點的甜品小點,她索性拎塑膠袋子裝個夠,拿不回去就扣押在茶水間冰箱。她意欲推冰箱門而有所顧忌的神情,一直揮之不去——其大膽遠不及另一位位高權重的好姐妹:夫家經營的糧食生意,她即大剌剌地捧住一包包貨周旋辦公室,工作量小則用來頻頻開會,會議記錄丟給新人做,「新人新豬肉」,可是每人連上期會議記錄複印本都欠奉,完全省略覆准前期議案——她拿來應付上頭就夠,沒必要給大家看。政治動物無處不在,她大概就是前世便屬於史前即鍛煉好的一流品種;國家朝野政黨正需要人才,宦海廝殺用得著。時間用在何處,是看得出來的:是非人情的分派不在話下,靜觀各路人馬的來龍去脈,擇弱而噬,行事大多潛伏在背後。兜口兜臉地破功,如潑婦罵大街,破壞了她雍容堆笑的美好形像,僅此一次——元氣大傷,她午夜夢迴理應悔不當初。我與寶島太太小憩,飲著健康的綠色精力湯,講著不著邊際的閒談,眼裡看著滿樓飛飄政治異味,政治怪物嚎叫,祇能肚子裡「腹誹」,或者當作追看連續劇——事後即使是當事人也轉身化為旁觀者,滴血的心就擱在冰箱裡冷藏。
學校裡根本就是做張做致弄虛作假的好場所——「又要做人,又要演戲,很不上算」愛玲女士名句一矢中的,祇有天賦異稟者可青雲直上,不是聖人就是撈家。餘者庸庸碌碌不過為三餐溫飽,夾在多層裡充當夾心人,慣了就「死豬不怕燙」,生活安穩無波地乘舟過江,一樣的結婚生子,等退休,等發財。對於走路搖搖擺擺的未來主人翁,「上學是帶給個人平庸的第一步、明明就有許多值得教值得學的事,在學校以外的地方。」這不是我的句子,是那個肩膀站著烏鴉的男主持人說的。他「惡毒」的認為學校是「年輕人的停屍間」——這可不是巨大的冰箱麼?肉體逐日成長,餵養我們自以為重要的精神糧食,衡量過的長肉劑,計算過的營養素,思想發展即冰封在結霜的冰格裡,老早在孩提時代就昏迷,甚至死亡。
推開冰箱門,冷涼氣息撲面而來——哪有甚麼,早逝的魂魄到底遠走,活著的,其實都自認幸福的。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李天葆
祖籍廣東大埔人,一九六九年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十七歲開始寫作。
已出版著作包括散文《紅魚戲琉璃》、《紅燈鬧語》、《斜陽金粉》、《珠簾倒卷時光》。人物傳記《艷影天香》。小說集《桃紅鞦韆記》、《南洋遺事》、《民間傳奇》、《檳榔豔》、《盛世天光》、《綺羅香》、《浮艷誌》等。
繪著簡介:陳沛珛
插畫接案工作者。
曾出版繪本《一直一直躺著睡》。 目前也嘗試創作圖像小說。
個人網頁:www.behance.net/peihsiu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