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悲歡離合,出將入相,得失成敗,盡在一台風景。 生旦淨末丑,粉墨登場,好好壞壞,演透人間故事。
作觀眾,台下情熱眼冷,才品得出演得是否真切。
作者評鑑戲劇,儘管只是一己之見,也許,箇中自有一番心事,盼以無私公允進言,為演者,為觀眾,提出或可供參照材料。
人生如戲,戲似人生,如有些提示,細意品味,一台風景,容或也可走出一條可觀道路來。
「粵劇」成為中學課程一部份,又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學校、社會、政府關注戲曲教育的力度加大了,這的確是個可喜現象。雖然新一代對粵劇所知不多,對中國戲曲眾多的地方戲認識更少。在他們心中,音樂影視節目屬流行文化,高檔藝術是指芭蕾、鋼琴、歌劇等等。「睇大戲」是公公婆婆的老土消遣,京崑川越戲劇也太遙遠,總之,都與他們無干,不是年輕人玩意。本書是粵劇的入門,也是一種戲曲文化的思考,讓感悟分享與藝術教育同行。作者相信優美的戲劇讓生活充實富姿采。
作者簡介
張敏慧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文學士及教育碩士,香港教育學院退休高級講師。
編著:《中國音樂》(1980),《歷史,又關你事?》(2004),《武生王靚次伯──千斤力萬縷情》(2006),《辛苦種成花錦繡──品味唐滌生帝女花》(2009),《梨園生輝任劍輝唐滌生──記憶與珍藏》(2011)。
現為《粵劇曲藝月刊》及《信報》劇評專欄作者。
文康?康文?──戲曲教育的反思 不放過細微處不老的音樂,不老的樂師可以載舟、可以覆舟的觀眾戒驕戒滿上世紀的粵劇應變與求新生活與藝術和翕八方,弘揚劇藝 創意無限的廣告情尋粵劇老戲橋「希望還在於香港」鼓樂喧天「粵劇日」睇大戲,活學習專心演戲,高處取法從《帝女花》到《寶蓮燈》《新再世紅梅記》觀後感骨子的戲迷情人稚嫩不可怕 肇慶出了個「鍾馗」實驗與前望譜出高歌徹紫霄──八和例戲開鑼,香港藝術節揭幕傳來往事留金鑑──談香港藝術節三齣粵劇正本戲《梨園道遠》──薪火相傳是否不可能的夢 勾心鬥角的古戰場──《馬陵道》《德齡與慈禧》帶來改革啟示原創新編《翰墨丹青繫赤繩》還裴禹一個公道「話劇元素比較重」的《遺恨長生殿》 帶藝受教的結業演出濃濃越味的港禪版《紫釵記》 演藝學院培育粵劇種子親子歡樂的《雛聲匯演》迎聖大典神功戲共聚鄉情的棚戲青年演員的「武戲專場」古老排場話《荷池影美》 當關漢卿加上文天祥、王實甫成長中的「青苗」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