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明赴法留學前,把已故女友林海媞一些文件交給好友鄧文博,說是海媞的文學作品,希望他能幫忙出版成書,把海媞的才華留在人間。文博打開一看,卻原來是一疊海媞寫給子明的信。當年一起玩的朋友,都知道海媞是子明的女朋友,而海媞並不搞文藝創作,這些信應該是「情書」,怎麼會變成「文學作品」呢?文博把信一封封的細讀,才發現子明愛戀的,另有其人……
故事發生於1967年本港發生「五月風暴」期間。作者用海媞的信件、文博亦敘亦議的注釋和自己關於史實部份的按語構成這本小說,為讀者提供三種不同風格文本的閱讀趣味,也挑戰這個電子資訊時代讀者的耐性。
一個80後讀者有下面的回應:
一、開始時不太習慣「註釋」,一邊讀信一邊看「註釋」,有點忙不過來。掌握了閱讀節奏之後,卻覺得像看推理小說:「註釋」逐步打開了兩個主人翁的內心世界。
二、這幾年,年輕人很接近信中哪個年代年輕人的情懷,讀來頗有共鳴。
三、第一次讀是愛情小說,第二次卻當是香港的歷史筆記來讀。
一個與作者同代的讀者則認為:從社會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信件部份是彌足珍貴的史料,反映了1960年代本港大學生在時局的突變中所受的衝擊和他們的思考。從這些信對有關問題的討論中,可以感受到這一代香港人當年的震動與徬徨:「一個有血有肉的香港呱呱墮地了,香港這個歷史的傷口,終於流出了中國的血!」但也同時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執著和對真理的追求。雖然生長在一個比較保守和壓抑的年代,他們仍坦誠地對性愛、同性戀等敏感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方式卻是含蓄、客觀而深思熟慮的。
作者簡介
古蒼梧
原名古兆申,祖籍廣東茂名,在香港長大、讀書、工作,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七○年代曾參加美國愛荷華寫作計劃,八一年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在巴黎索邦大學修讀法國現代文學及哲學課程;先後與友人創辦《盤古》、《文學與美術》、《八方》文藝叢刊,曾任台灣《漢聲雜誌》主編、《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節目部學術總監。
著有詩集《銅蓮》、《古蒼梧詩選》、評論集《一木一石》、散文集《備忘錄》、散文集《書想戲夢》、《祖父的大宅》,譯有瑪格麗.杜哈絲《大西洋人》、《中國北方來的情人》、保羅.安挌爾的《美國孩子》、《舞的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