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一 新舊之間:韓國人的新樣貌與舊情懷 何撒娜 推薦序二 對「新」韓國人的善意告白 陳慶德 繁體中文版序 大事年表 前言 樣貌 第一章 沉沒的船 這起悲劇象徵著韓國人在整個歷史上,都忽視圍繞半島的海洋,選擇蹲踞在山谷裡,遠離世界。 第二章 離開江南 這是創造奇蹟的故事,因為韓國人一開始一無所有,他們沒有什麼特殊之處,社會學家或經濟學家不會找到祕密公式,告訴我們他們如何在一個世代裡,從稻田走進矽谷。 第三章 桀驁不馴的土地 居住在明亮部分的居民不願妥協。那片燈火通明的地方,離非軍事區不遠,就是桀驁不馴的首都。 第四章 重審韓國 我們不要因此而誤會,以為世人從以前就對這些打磨鑽石,如猛虎銳爪般創造奇蹟的人有良好印象。事實上,直到最近,大多數遊客對於韓國的一切事物都抱持反感。 第五章 尋求庇護的人民 古代韓國人替痛苦下了有趣的結論:人性本善,但是我們受苦,因為我們太自我;我們掙扎、痛苦,因為我們獨立、孤獨、自私,解決的方式是認同群體。 第六章 耶穌與本土彌賽亞 韓國人對宗教相當包容,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這麼多宗派……在過去兩世紀以來,救世主彌賽亞的觀念在韓國相當盛行。 第七章 在他人的國度裡受苦 韓國人很憂鬱,而且他們無法掙脫。我一開始很難相信如此溫暖外向的人其實陷在憂鬱的黑洞裡,但是調查結果顯然是如此。 第八章 民族主義和其他 南韓人的民族意識展現在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國家的利益,特別是經濟上的利益,比其他國家重要。幾十年來,他們從小就被灌輸要為國家利益犧牲小我的觀念。 第九章 你的DNA不是你的,愛與學習 血統代代相傳,父母的血液流入我的身體,我的血液流入孩子的身體,這個密碼衍生出目的,男性一生中最重要的責任是生兒子,女性的責任是加入那名男性的家庭,養育孩子。 根 第十章 開端 從古至今,韓國人都是獨特的民族,擁有自己的傳統、語言和身分,之所以能夠保存,除了地理位置相對而言較為隔絕,也因為戰爭、出於戰略考量的歸順,以及慍怒的抵抗。 第十一章 追求純正血統 為了擺脫出身低微的恥辱,許多奴隸改用王公貴族的姓氏,例如金、朴、李等,以隱藏出身。這段歷史解釋了這三個姓氏為何在今日的韓國如此盛行。 第十二章 次等公民 日本旅遊作家寫道,韓國的七大特產是「屎、菸草、蝨子、妓生、老虎、豬、蒼蠅」,這種說法在當時並非特例,他稱漢城為「世界大便之都」,因為他聲稱韓國人可能在任何地方解放。 第十三章 不再是兄弟 一千年來,韓國都是完整的國家,領土大致沿著現在的中國邊界劃分,但是一九四五年,他們的家園一分為二,成為今天世上幾乎所有人都認識的兩個韓國:北韓和南韓。 財富 第十四章 走投無路 韓國人一直很窮,但是他們變得更窮、更渴望,他們的生活翻天覆地,經歷脫離殖民統治、海外人士歸國、國家分裂、內戰,然後是美國士兵到來……絕望之人的優先順序和別人不一樣。 第十五章 經濟戰士 他是建設國家的人,現代世界很少人能望其項背。其他二十世紀較為知名的國家建造者,像是阿塔圖爾克、納賽爾或列寧,都沒有打造出比南韓持久繁榮的國家。 第十六章 錢的味道 金家的故事是過去五十年來,主導南韓經濟的家族企業的典型例子,靠著能量、直覺和運氣,像是在對的地方認識對的人。建設國家的領導人賦予這些企業家更廣大的目標。 第十七章 財閥問題 如果想在南韓的商場上拔得頭籌,你就必須張牙舞爪、猖狂凶惡,那是殘酷的世界,若想得勝,就必須比別人狠毒。 第十八章 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我們的部門每天晚上都一起去喝酒,喝到凌晨四、五點回家,然後早上九點都還能準時上班,撐過一整個早上,到了中午十二點,他們一起吃午飯,然後整個下午都待在三溫暖。回來打卡下班後,又出去吃晚餐、喝更多酒。幾個月下來,每天的行程都是這樣。 權力 第十九章 至少要支持對的民主 民主成為幾乎所有韓國人在一九四八年分裂為兩個國家以後的願望,南北韓的領袖都知道,必須讓國際社會接受他們是真正、合法的「民主」政權,北韓甚至把國號取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第二十章 權力轉移 南韓政治體制中,國務總理有時可以敲幾下槌子,不過主要的任務是襯托總統。如果事情出問題,總統按下重新啟動的按鈕,他或她就會發現自己失業了。 第二十一章 首位民選總統 他們看著他的灰色西裝,看到的是綠色軍服,他們說,政權移轉當然和平,因為是軍政府高層的無賴把政權移交給他的摯友。他是軍人,怎麼能算得上民主?然而事實是,一九八八年寒冷冬日的總統辦公室真的很不一樣。 第二十二章 異議分子執政 盧泰愚、金大中、金泳三勝選時,選舉結果為人接受,因為獲勝者是掌控金錢的強勢黨派或派系領導人。盧武鉉勝選,標誌這些派系大老掌權時代的終點,從那時起,落敗之人就緊咬問題不放,拚命想改變結果。 第二十三章 倒退兩步 不幸的是,李明博和之後的朴槿惠,都是南韓六○年代的孩子,在獨裁統治下長大。那個世代很難接受自由的概念,他們不認為那是不可剝奪的權利,也不相信自由是道德力量的來源,可以鼓勵對國家的忠誠並強化民主。民主在他們的管控下沒有前進,他們的直覺是保護總統辦公室。 接下來 第二十四章 獲得肯定的奇蹟 相較於外界以奇蹟形容的經濟成長和民主發展,文化受到世人關注和接受,在韓國人眼中更是奇蹟,他們自己都無法置信,更不用說解釋。但是事實確實如此,這令他們驚奇不已,代表他們的獨特有其長處,也合乎時宜。 第二十五章 廣泛接受 韓國人一直渴望啟發世界,在某方面可能出自於新儒學時期的理想主義,他們當時雖然沒有成功,不過即便在二十世紀,南韓為世上數一數二貧困國家的時候,這樣的渴望依然存在。正是這種尚未發掘的潛力,暗示韓國人在未來幾年後,也許可以榮耀地和世界分享他們獨特的文化價值。 第二十六章 更富裕的未來 韓國人可能比任何歐洲人都對自己的領導人更不滿、批評更嚴苛,但是危機來臨、人人失業的時候,他們知道自己必須團結起來,不是去破壞國家的基礎設施。倘若有一天他們失去這種態度,我們才能質疑自己是不是過度樂觀看待他們的未來。 第二十七章 民主的未來 假使希望民主在接下來幾年有所進展,就必須削減總統的影響力,賦予國會更多權力。這需要現任總統願意配合才可能發生,不過在位者也許會把北韓可能搗蛋當成總統必須握有大權的藉口。 第二十八章 該統一了嗎? 有一個阻礙南北韓統一的因素,外界沒有發現,但是雙方都心知肚明,也就是階級的問題。北韓的領導人必須為了人民好好建設國家、慢慢和解,等確定南韓人能夠以禮相待之後,才和他們統一。二十一世紀中期,大約二○三○到二○六○年代,南韓會在世界舞台上蓬勃發展,那段時期結束前,北韓應該會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致謝
作者簡介 麥可.布林(Michael Breen) 出生於英國,成長期間住過葉門、德國、英格蘭和蘇格蘭,在愛丁堡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和語言學,畢業後到北海鑽油平台工作了幾年。1982年以記者身分前往韓國,替多家報社報導南北韓情勢,包括英國的《衛報》與《泰晤士報》,以及美國的《華盛頓時報》。後來擔任諮詢顧問,提供企業與北韓相關的資訊,接著經營自己的公關公司,目前定居於首爾。其他著作有《金正日:北韓親愛的領導人》、《韓國人:他們是誰、他們想要什麼、他們的未來在何處》、《早年的文鮮明:1920年到1953年》。 譯者簡介 方祖芳 專職譯者,第23屆與28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得主。譯作包括《一生設計》、《創意電力公司》、《飛行少年》、《跟蹤雷普利》、《迷走亞馬遜》、《走對下一步》等書。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