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 城邦阅读花园 - 马来西亚最大网路书店
 
首页 3天快送 台湾图书 香港图书 中国简体 马新简体 生活品味 休闲娱乐 文具手作 电子书 漫画馆
 

预购商品

看看更多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2.06.2020搶先預購_SIDE BANNER
天人共振音乐 SIDE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12.2024 馬來西亞音樂專輯_Side Banner
05.2024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課程_side banner
新书排行
畅销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看更多
 

桃之夭夭

       
 
ISBN 9789867810748
定价 NT200
售价 RM31.30
优惠价 RM27.86 *
作者 王安憶
出版社 印刻
出版日期 2004-01-08
装订 平裝. 單色印刷. 207 页. 21.
库存量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可订购时通知我
   
 
 
       
     
 

本書為大陸中生代重要小說家王安憶,最新發表的長篇小說,全書約十萬字。講述上海一對母女各自的愛戀人生。

  書中的母親「笑明明」是一位滑稽戲演員,會說各路方言,擅唱各地小調,雖一度應聘赴香港發展,終究無功而返,一輩子守在上海周邊鄉鎮城市登台演出。演出期間笑明明認識了沒落世家子弟郁子涵,在笑明明的資助下,青澀的郁子涵終於能夠成家立業,與笑明明結為夫妻並生下一對兒女。無奈郁子涵糊裡糊塗接受了女同事的追求,又因女同事涉貪污案被牽連入獄,兩人於是離婚。笑明明離婚後一年半,招人非議地又生下一女,這便是書中另一女主角,父不詳的「郁曉秋」。

  郁曉秋在家中得不到母親與兄姊的善待,連保姆都欺負她,但卻長得飽滿明麗,而且性情平和善良,即使跟著母親混跡於劇團,甚至登台跑龍套多年,也不改其正直、任勞任怨的人生態度。在文革風暴中,郁曉秋與一起下鄉的男孩何民偉發展出純純的愛,待兩人都回到上海,便決心終身廝守準備結婚。但是保守的何家不樂意接納出身相對複雜的郁曉秋,而郁母笑明明也未伸出援手,何家且暗中促成世交女兒柯柯與何民偉的交往,兩人終致漸行漸遠。面對失戀,郁曉秋平靜接受,轉而分心照顧難產而死的姊姊遺下的兒子。這個孩子因為祖父母年邁,且父親不能接受母親因他而死的事實,變得逐漸依賴郁曉秋的照顧,並屢次稱她為媽媽,郁曉秋最後也就接受兩家人的安排,嫁給姊夫且再為他生下一女。這個出身招人非議的女孩,終於從惹眼的少女,長成了個平凡的市井婦人。

  這部小說藉由一個女人與一個女孩難以澆熄的生命活力,展現出平淡人生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般的繁茂與華彩……。



作者簡介

王安憶

  1954年3月生於南京。1955年遷居上海。

  1985年調入上海作協分會任專業作家。

  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桃之夭夭》、《米尼》、《上種紅菱下種藕》、《富萍》、《妹頭》、《長恨歌》、《紀實與虛構》、《流水十三章》、《黃河故道人》、《69屆初中生》等;中短篇小說集《閣樓》、《海上繁華夢》、《剃度》、《我愛比爾》、《尾聲》、《流逝》、《雨,沙沙沙》等;散文集《我讀我看》、《尋找上海》、《母女漫遊美利堅》、《蒲公英》等;演講集《小說家的13堂課》等。作品曾多次獲中國大陸各大重要文學獎,為當代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

 
     
     
     

客服公告

1.
2.
3.
看看更多
02.01.2025 煥然一心,迎新年_Side Banner
15.02.2025 平和歸零,從心開始:禪繞與零極限分享會 [第23場]_Side Banner
16.02.2025 嚐鹹魚 品人生《回家。再出發》分享會_Side Banner
23.02.2025 木燈狗呆—木工體驗坊_Side Banner

热门活动

01.03.2025 從山川到人生:騎行教師阿簡的跨時光之旅 分享會_Side Banner
01.2025 藝術家張晉峰_Side Banner
10.2024 城邦推出APP_Side Banner
城邦現金禮券_side banner
城邦阅读花园粉丝团
城邦Telegram
閱讀城邦
城邦選物Cite Selection

订阅电子报

     

关于城邦  |  隐私权政策  |  购物指南  |  便利付款  |  商品寄送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603-9056 3833      电邮:services@cite.my
网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am – 5:30pm (假日除外)
门市营业时间:11:00am - 7:00pm(公共假期适逢周一至周五为休店日,若逢周六日则照常营业)

Copyright © 2025 Cite (M) Sdn Bhd (458372-U).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