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挾著曾蔭權政府的不濟,加上唐英年「僭建」醜聞,梁振英競選時利用市民求變的心態,成功勝選特首。可惜未上任,自家的僭建問題便引發誠信危機,上任不足三個月,「成熟一項推一項」的施政更被評為急亂就章,梁振英民望節節下滑,回應民望低時終直言,新政府接手的並非「新棋」,沒明言是爛局,卻有開始得不好責任不在新政府的暗示。
那梁振英口中所謂的不是一盤「新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棋局」?治港多年,曾蔭權有甚麼「政績」?本書編者以此為主題,邀請了專研香港不同領域的學者,從政商關係、經濟金融化、教育紛擾、公共醫療改革、勞工及福利體制、新聞自由,以至貧富懸殊、文化保育、網絡空間及本土意識冒起等多個熱門政策及話題,為曾蔭權政府主政七年的表現來一次總評,分析其為新政府留下了一個怎樣的棋局。
本書內容範疇廣闊,是研究香港問題一本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適合任何對香港政治、社會各個範疇有興趣的人士閱讀,亦適合研究生、大專生及高中學生參考。
作者簡介
羅金義
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鄭宇碩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科學講座教授
1.這份工做好了嗎?評價曾蔭權政府的表現—鄭宇碩2.論曾蔭權管治下特區政府的「務實政治」—莫家棟3.曾蔭權任內政商關係的變化—鄭宏泰、尹寶珊4.經濟金融化與香港經濟—余嘉明、李劍明5.曾蔭權管治時期香港創業環境的變化—萬穎恩6.由做工到當奴:網絡空間—黃偉國7.醫保計劃:沒有靈魂的公共醫療改革政策—佘雲楚8.是非不斷、紛擾不休的教育改革—謝均才9.製造與減緩在職貧窮:勞動及福利體制的轉變—歐陽達初10.香港社會企業的投資回報—紀治興、趙立基11.香港身份與中國論述的互動:曾蔭權年代的香港本土意識—陳智傑12.爭議大於變動的文化保育政策—葉蔭聰13.評香港的青年政策:跨社會的比較—李德仁14.後殖民時期香港新聞自由備受爭議—李顯華15.「多元共融」之下的社會排斥:曾蔭權年代的香港少數族群—李劍明、羅金義16.跋:曾蔭權留給梁振英的—鄭宇碩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