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我愛男人,也愛上帝,但誰會愛我? 一名男孩與父親的和解之旅,一段家族祕密的考驗之路 21世紀首部進入性別矯正機構的真實紀錄,同志自傳文學的重要篇章 也是一個家庭共同邁向寬恕、尊重與成長的動人故事。 ==本書特色== 1歐普拉評定:2016年度最佳回憶錄 2掀起重量級媒體關注:包含《紐約時報》在內等超過三十篇媒體書評、四十餘篇作者訪問報導。 3本書改編電影於美國11月上映、問鼎奧斯卡 第70屆英國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淑女鳥》《意外》《海邊的曼徹斯特》盧卡斯海吉斯,金獎影后妮可基嫚、金獎影帝羅素克洛主演,喬爾埃哲頓編劇、導演 ==內容簡介== 心中的罪惡感持久不消,讓我心酸多年, 讓我漸漸接受:這種心酸,想必就是活在世上應有的感受吧。 然而,為了容納羞辱,我拋開的愛已經太多了。 父親是牧師的賈若德.康里從小深受教會影響,對自己的性傾向感到惶恐又掙扎。十九歲就讀大學期間,同學向他父母告密,抖出他是同志的事實,他因而被迫做出影響終身的抉擇:若不參加教會贊助的矯正治療班,他將失去親朋好友,失去他天天祈禱的上帝,也不可能再上大學。 當時十九歲的賈若德熱愛寫作,與科蘿伊交往。他知道有一個「女朋友」能為他擋住不少質疑,與科蘿伊真正成為情侶是他期待自己可以「變直」的方法。但是,「如果做了還是扳不直怎麼辦?如果走錯這步路的結果是失敗,最後自己落得孤寂潦倒、受罪惡煎熬,那又怎麼辦呢?」 賈若德.康里不再為了前往性向矯正機構感到困惑:「已經問厭了,也不想再探尋其他解答、其他現實,不願再空想自己誕生在別人家、換一個軀殼,該有多好。每次我領悟到,再也找不到其他出路了,再問也是白問,心情就變得更壞。事到如今,我已有逆來順受的心理準備。」為了承擔父親的眼光,他試圖揚棄自己「不正當的過往」,展開努力。 「愛的進行式」(Love in Action,簡稱LIA)傳授的是,少一分自我,就等於多一分美德,而多一分美德,就能向上帝再靠攏一步。學習的項目包括練習陽剛氣概、回憶家族歷史等等。「愛的進行式」諮商師考斯比總是不吝展現陽剛之氣,他曾在酒吧和哥兒們起鬨,和人打架。賈若德有時不禁會想,「我幾乎羨慕他曾染上毒癮,羨慕他踏錯的路照樣充滿陽剛之氣。……他不必看這齣紀錄片,就能成為直男。」 在該機構的期間,賈若德填寫家譜,回憶家族過往的「罪惡」。藉此機會,他自問:「我」欠缺了什麼?缺陷出現在哪裡?是不是家族的遺傳造成的?父親會如何看他?當賈若德問起母親過去的家族記憶,母親答:「問這東西的必要性在哪裡,我看不出來。」「他們為什麼有必要知道我們家這麼多東西?我們家和情欲有什麼關係?」 究竟賈若德能否接受矯正機構的「治療」,完成父親的期待?當賈若德面對自我與外在的拉扯,也是他與牧師父親的對抗歷程:從一開始父親的不理解,到賈若德背負期望,走進「愛的進行式」,之後的賈若德與父親的關係將面對巨大的轉變……為了寫下飽含淚水與希望的回憶錄,賈若德與父親將再度經歷世間的考驗,這是一段錐心刺骨的旅途,也是一名男孩與父親的和解之路;當家族祕密逐一攤開,男孩不再被消除、視而不見,而是讓勇氣與原諒成為可能。 ==媒體評論== 故事讀來有撕肝裂肺之痛,令人狂喜之處不僅是作者終於掙回自我,更能追回家人的愛。──歐普拉官網「二○一六年最佳回憶錄」 賈若德.康里以表達力豐富的行筆,描寫眾事件匯流而成的萬馬千軍之勢。──《華盛頓郵報》 許多本書讀者會和作者一樣震怒。但是,讀者也能透過他關懷的眼鏡,看見那些真心以為能伸援手的人,尤其是作者的母親,因為最後在作者瀕臨崩潰之際,出口喊停的人就是她:「不能再治下去了。」──《紐約時報》書評 《被消除的男孩》對於身分認同有著無懼且強大的省思,故事講述一位青年在根深柢固的偏執社會中,接受自我和克服羞恥及創傷的旅程。──《Buzzfeed》 《被消除的男孩》是部關於發現真實自我的感人回憶錄,非讀不可。──《Bustle》 《被消除的男孩》是一部讓人搥心肝的回憶錄,康里大方地講述家人尋求治療的情形和動機……這部回憶錄不僅是關乎生存,更讓一位真正的作家脫穎而出。康里描寫生動,妙語如珠,富含同情心,其重拾自我的經歷提醒我們這個故事非他一人所獨有。──《洛杉磯時報》書評 故事非常精采且具說服力,令人動容。關於同性戀矯正療程的危險,康里表達出不刻意傷感且重要的觀點。──《Bay Area Reporter》 非常虐心,引人省思。──《Travel and Leisure》 這是一部關於堅持不懈與人性的動人故事。──《Outsmart Magazine》 《被消除的男孩》不是一部高談闊論個人自由覺醒的故事,康利坦誠地講述失落感是來自於他依然深愛的家人,康里以作家獨到的眼光跨越非故事性小說的局限。寫故事是他想做的工作,此書便是這份工作必做之事。──《Toronto Star》 《被消除的男孩》故事非常精采……恰好回應一場辯論:人們同情那些接受同性戀矯正療程的父母和孩子,這也更加無法遮掩此療程對於人性的破壞。──《出版人週刊》 在這部筆鋒銳利驚人的回憶錄中,康里深入探討同性戀矯正療程……這部引人省思的回憶錄必然讓讀者渴望一個更平等的未來。──《柯克斯評論》 複雜卻成熟的書寫激發出巨細靡遺的情感……令人動容且引人省思。──《書單》 本書為二十一世紀初重要的文獻,康里親歷一場終將受後人譴責的可怕歷史,然而,他也承擔同性戀轉換療程的痛苦,他的故事不僅是一個紀錄,更讓其經歷成為一個奇蹟。──《The Queen of the Night》作者Alexander Chee 一位青年勇敢地表白自身欲望不被所處環境接受,這是一部非常精采、令人感動不已的故事。──《Jesus Land》、《A Thousand Lives》作者Julia Scheeres 賈若德.康里講述一連串的故事,充滿智慧,富有感染力與文學之美,這本書談及許多層面的問題,從自身經歷擴及政治層面,將永久留存在讀者的心裡。《被消除的男孩》是代表當代重要的書,也是一本真正的指南。──《Bobcat and Other Stories》作者Rebecca Lee 康里勇敢又坦誠地訴說自己的故事,他不僅同情受害的自己,也同情送他進入同性戀轉換療程的父母。故事的最後是由一個倖存者表達出內心對於身為同性戀者的恐懼,這本重要的書是獻給仍在教會裡自我憎恨與逃避的青年。──Maud Newton 賈若德.康里這部回憶錄講述同性戀轉換療程的經歷,事實上,他是訴說自身倖存於靈魂謀殺者之手的故事。這是一本值得廣為人知的必讀之書。──《愛情盛宴》作者查理.巴科斯特 一九八二年,同志作家埃德蒙.懷特以自傳小說《男孩故事》創新文學界。而今賈若德.康里將自身故事帶給當代讀者,懷特是三十年前同志文學的代表,康里則是當代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聲音。──《The Knitting Circle》、《Comfort》作者Ann Hood ==本書精華摘句== ◎我感受到的不是如釋重負,而是比較接近「恐懼」:我怕的是未知,怕我自己。我快變成什麼樣的人了? ◎雖然我擔心上帝可能決定不再理我,擔心自己無法挽回和上帝的交情,但我也知道,這時想反悔,也沒有退路可走了。我已決心變得更堅強。 ◎那一夜,我默默下定決心,凡事照他們的意思去做就對了,因為恥辱和怒火盤據我胸腔,搶走我為愛預留的空位,更像看不見的瘀青似的,在我皮下擴散。 ◎我知道,為了容納羞辱,我拋開的愛已經太多了,倘若再脫離家庭,我僅存的愛也將被摧毀殆盡。 ◎這些同學在LIA的時日全比我長,日日品嘗打拚的苦楚。他們全體驗過「虛無」,如今打拚出一份「有」,只不過這份「有」代表繼續奮鬥、繼續抗戰、繼續否決罪惡的心意。然而,我不太確定自己能否掙脫疑慮。 ◎我從未期望父親在一夕之間接受我所做的每一小項調整,反之亦然。父子產生誤解時,儘管常傷及對方心靈,也仍和「虐待」相去甚遠。這是LIA永遠無法理解的道理。 ◎長達十年的苦戰當中,我一次也不曾呼喚上帝。並不是因為我有意把上帝排除在我人生之外,而是因為祂的語音不復存在。我的遭遇使得我不可能和上帝對話,不可能信仰一個一直叫我自憎的上帝。神被矯正治療師從我面前奪走了,無論我勤走再多教堂,胸口這種死氣沉沉的重擔不曾稍減。 ==目錄== 二○○四年六月七日星期一 待人以誠者 二○○四年六月九日星期三 其他男孩 二○○四年六月十一日星期五 囚犯電影院 Ⅱ 小之又小的細節 二○○四年六月十二日星期六 診斷書 二○○四年六月十四日星期一 自畫像 二○○四年六月十六日星期三 終章 謝詞 性傾向矯正治療運動重大事件
二○○四年六月七日星期一 待人以誠者 二○○四年六月九日星期三 其他男孩 二○○四年六月十一日星期五 囚犯電影院 Ⅱ 小之又小的細節 二○○四年六月十二日星期六 診斷書 二○○四年六月十四日星期一 自畫像 二○○四年六月十六日星期三 終章 謝詞 性傾向矯正治療運動重大事件
作者簡介賈若德.康里Garrard Conley賈若德.康里生長於美國南方,曾進入性別矯正機構。二〇一八年一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的威廉姆斯學院指出近七十萬LGBT成人曾接受同性戀矯正療程,其中三十五萬人是在青少年階段開始接受治療。美國四十一個州有兩萬名十三至十七歲的青年,仍預期將在十八歲前接受同性戀矯正療程。因此,賈若德.康里將此段經歷寫成本書,掀起不少重量級媒體關注,包含《紐約時報》在內等超過三十篇媒體書評、四十餘篇作者訪問報導,本書獲得浪達文學獎提名,並由美國知名主持人歐普拉評定為二〇一六年度最佳回憶錄;也由於他自身的遭遇,關注性別議題的他成為倡議性別平權的運動者。賈若德.康里的父親是牧師,他從小就開始閱讀《聖經》。賈若德.康里曾在訪談中提及,遇到任何問題,總能在《聖經》裡找到解答,但是當他第一次閱讀非宗教類的書籍,「帶給我截然不同的感受,這些書和《聖經》不同,我才知道原來人們不必然因其行為而受到懲罰,或是要替他們的父親承擔過錯,這令我感到非常興奮」。賈若德.康里曾獲得Bread Loaf、Sewanee、Elizabeth Kostova基金會獎金,於TedTalk發表演說。目前在大學授課,於《時代》雜誌、Vice網站、《維吉尼亞季刊評論》、CNN網站,以及BuzzFeed等媒體發表作品。本書改編電影將於美國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上映,由獲得第七十屆英國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淑女鳥》、《意外》、《海邊的曼徹斯特》盧卡斯海吉斯,金獎影后妮可基嫚、金獎影帝羅素克洛等人主演,喬爾埃哲頓編劇、導演。譯者簡介宋瑛堂台大外文學士,台大新聞碩士﹐曾獲加拿大班夫國際文學翻譯中心駐村研究獎﹐曾任China Post記者、副採訪主任、Student Post主編等職﹐非小說譯作包括《走音天后》﹑《在世界與我之間》﹑《間諜橋上的陌生人》﹑《永遠的麥田捕手》﹑《怒海劫》﹑《賴瑞金傳奇》﹑《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宙斯的女兒》、《蘭花賊》等﹔文學譯作包括《消失的費茲傑羅》、《絕處逢山》﹑《苦甜曼哈頓》﹑《面紗》﹑《戰山風情畫》﹑《野火》﹑《重生》三部曲、《十二月十日》、《往事不曾離去》、《修正》、《全權秒殺令》、《單身》﹑《大騙局》、《數位密碼》、《冷月》、《永遠的園丁》、《斷背山》等書。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