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認同三部曲」以十年工夫寫就,地理上跨越了歐亞大陸,時間上從二十世紀上半葉來到二十一世紀初,主題涵蓋戰爭、流亡、離散、融合,透過三位女主人翁銀娜、英格和木蘭的人生故事,作者想說的是:友善的接納對外來者而言意義重大。 《銀娜的旅程》 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爆發,七歲的陳銀娜從上海飄洋過海來到德國,寄養在馮.史坦尼茨太太家裡。陳家與馮.史坦尼茨家的友誼可追溯至一九○○年的義和團事變。因為長輩當年的友誼,銀娜得以前往德國小城布蘭登堡躲避日禍。但抵達不久,戰爭卻再度威脅到她的生活,希特勒揮軍波蘭,掀起二次世界大戰。伊娜(銀娜的德文名字)密切關注著戰局的發展,並且意外地發現:侵略她祖國的日本,如今卻成為了第二家鄉德國的同盟。幾經顛沛流離,伊娜逐漸明白,所謂的「朋友」、「敵人」或是「家鄉」,在個人的生活體驗中,往往與政治大環境下的定義截然不同。 《英格的孤島》 1938年11月9日,納粹發動了捕殺猶太人、砸毀猶太商店的全面破壞行動,史稱「水晶之夜」。方克斯坦家的糕餅店也未能倖免於難。方克斯坦太太當機立斷,果決地採取行動:一方面把先生從集中營裡救出來,一方面想辦法買到了船票,夫妻倆帶著獨生女兒英格,從布蘭登堡出發,踏上了未知的流亡旅程,前往當時唯一張開雙臂接納他們的城市──上海。當爸爸媽媽開始在十里洋場為了生存而奮鬥,小英格則開始了她的冒險之旅:探索陌生的城市、融入陌生的人群、戰勝陌生的語言,甚至靈活地運用中國朋友伊娜送她的筷子大啖中國菜。方克斯坦夫婦視流亡上海為「困坐愁城」;但對英格而言,八年的「客居」卻讓她擁有了新的家鄉。 《木蘭的外婆》 本書以一個十五歲德國女孩子的眼光,來看中國現代社會的真實面象及繁華的上海風光。透過木蘭的中國家人不同的角色和立場,讀者跟著她一起經歷中國近現代的重大政治事件(文化大革命、天安門事件)。本書同時也是一部成長小說,木蘭從上海的經驗學習到,她中德混血的出身,不會使她的生活更困擾,而是讓她的生命更充實。在她更能接納家人與自己之後,也在無形中緩和了外婆和媽媽,以及媽媽與自己之間原本尖銳的母女關係。
作者簡介 洪素珊(Susanne Hornfeck) 德國慕尼黑大學文學博士,漢學家,曾於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四年受德國學術交流總署(DAAD)派任,於台灣大學外文系擔任客座講師。從事專業著述及書籍翻譯,譯介(多數與汪珏合作)張愛玲、沈從文、林海音、白先勇、楊牧、哈金、張大春等多位名家作品至德語世界,是中德文學交流的重要推手。現居德國南部慕尼黑市近郊。 譯者簡介 馬佑真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德文組碩士,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教育系研究。曾任職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漢學系專任講師,現為淡江大學德文系兼任講師,並為自由譯者。譯作包括:《滿月傳奇》、《第一條魚》、《誰也不能傷害我》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