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一九四四年,日本在二戰中於菲律賓海戰慘敗後,實施「捷號作戰」,開始以潛艦、戰機、特殊兵器對美軍艦隊展開奇襲,「震洋」即是其中一種特攻兵器。震洋一詞,取自明治時代的軍艦「震洋艦」,隱含「一發必中,擊沉敵艦,震撼太平洋」的深意。 同年九月到十一月,來自日本土浦、三重、鹿兒島等地航空隊的年輕海軍飛行預備科練習生於川棚魚雷艇受訓所集訓、編隊後,成為軍階「飛曹」的震洋艇搭乘員,陸續派往菲律賓、沖繩群島、臺灣等地。一一四支「震洋特攻隊」中,有十二支震洋隊派駐臺灣,但因第四十三和一○一隊遭美軍魚雷擊沉,僅十隊抵臺;臺灣最大的震洋隊基地高雄左營,有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九、三十一隊進駐,直到戰爭結束。 二○一二年,有人在高雄左營西自助新村的樹林裡發現十一支鑄有「昭和十六年」的黑色鑄鐵水管,後來隨著眷村改建計畫的展開,左營西門遺跡與十多個大型防空洞相繼出土,而過去鮮為人知的「震洋神社」在經過考察與確認後,終於重現左營震洋特攻隊的歷史。本書從二○一二年發現左營震洋隊的遺址開始談起,細數後來的考察、口訪及爬梳史料的成果,解開隱藏舊城七十載左營震洋隊的歷史,側記左營舊城及臺灣史鮮為人知的一段記憶。 本書除了介紹日本海軍特攻作戰的新武器──第一至第九「金物」外,也對震洋隊隊員的組成、訓練部署、駐臺曲折有詳細的著墨。作者藉由第二十震洋隊搭乘員山本一美執筆的《回想薄部隊──海軍第二十震洋隊回憶錄》(二○○一年)書中所收錄的薄隊長日記、塗鴉等第一手文獻,深入探討這些少年隊員的心理轉折與在左營基地的備戰與生活點滴,包括危機四伏的海上夜間集訓,乃至終戰後辛勤自活與遣返的歷程。 作者與第二十一震洋隊臺籍隊員陳金村重返左營海邊部隊舊地,也先後探訪了自助新村的眷戶,試圖拼出對震洋隊遺址的共同記憶。全書以作者的訪日回溯之旅作結,在福岡會見薄隊長之子大賀誠治、大賀正義,一起走過當年震洋特攻隊途經的佐世保軍港、龜山八幡神社和川棚魚雷艇受訓所的遺跡。 本書特色 本書是第一本完整挖掘和探索左營震洋特攻隊遺址和歷史的專著。書中搭配數百張彩色照片和繪圖,圖文並茂,由知名插畫家繪製插圖,每章都以一張插畫為開頭,呈現各章的重點。 名人推薦 張守真(前高雄師範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教授)
市長序 局長序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 發現震洋隊遺址 一、昭和水管的身世之謎 二、西門與防空洞遺跡出土 三、埤子仔頭震洋隊相關文獻 四、埤子頭震洋隊基地的前身 五、埤子頭震洋隊基地配置解密 六、震洋神社的解讀歷程 七、震洋隊文章的發表與回響 第二章 震洋特攻隊的由來 一、第四「金物」──震撼太平洋的海軍震洋艇 二、忠誠與榮耀的日本人──震洋特攻隊的隊員 三、從機械原理到海上溝通──震洋部隊的訓練 四、北起韓國,南至婆羅洲──震洋部隊的部署 五、進駐臺灣本島的十支震洋隊 六、進駐高雄左營的四支震洋隊 (一)第二十震洋隊:薄部隊 (二) 第二十一震洋隊:竹內部隊 (三)第三十一震洋隊:栗原部隊 (四)第二十九震洋隊:永井部隊 七、激戰馬尼拉、沖繩──震洋隊的實戰和殞落 第三章 薄部隊──集訓、成軍到遠颺臺灣 一、集訓與成軍:川棚魚雷艇訓練所時期 (一)移轉與赴任──年輕氣盛的薄繁藏部隊長 (二)不靠譜的「綠色青蛙」──令人失望透頂的震洋艇 (三)瀰漫緊張氛圍的海軍基地 (四)驚險萬分的海上襲擊訓練 (五)魚雷艇訓練與結業 (六)九州佐世保的婆娑世界 (七)「二等飛行兵曹」晉升典禮 二、出征實錄:幾經波折,飄洋過海到臺灣 (一)搭乘美保丸出征 (二)誤撞美軍潛艇水雷,隊員下落不明 (三)大難不死──重返佐世保防備隊 (四)再次入湯上陸,外宿一夜 (五)神風特攻隊的犧牲壯舉 (六)與雙親會面 (七)搭乘第一東洋丸,再次出征 (八)九州外海甲板上,美味的罐頭紅豆飯 (九)浮動水雷的危機──終於通過黃海及臺灣海峽 (十)進入滿目瘡痍的高雄要塞港 (十一)你是獵頭族嗎──對臺灣人的第一印象 第四章 薄部隊──左營紀事與終戰之後 一、戰時的左營紀事 (一)登陸左營軍港,進駐埤子頭基地 (二) 整備營舍與格納壕 (三)部隊裡的歲暮及元旦遙拜式 (四)初次經歷美軍空襲左營港 (五)與隊員同遊高雄市區 (六)左營港的「荒鷲砲台」 (七)日本海軍的「月光」戰鬥機 (八)在左營港進行海上訓練 (九)夜間攻擊訓練 (十)「緊急集合」烏龍事件 (十一)美軍船艦以圓木和寬幅網防襲 (十二)蛟龍潛艇隊 (十三)在海軍紀念日舉辦角力大賽 (十四)七英靈的最後 (十五)一無所獲的失蹤搜索 (十六)與佐藤少尉罰跑的回憶 (十七)晦暗的最後一夜 (十八)美軍大轟炸 (十九)北壽山油庫大爆炸 (二十)A-20轟炸機落海事件 (二十一)基地隊與龜甲彈 (二十二)公用使與軍餉 (二十三)行跡敗露的「脫外」事件 (二十四)從天而降的降落傘新聞 (二十五)臺灣高砂族隊員 (二十六)甲飛十六期灣生入伍 (二十七)搭乘員的日常勤務 (二十八)半屏山與左營街 (二十九)「櫻壽司」的活潑女店員 (三十)臺灣的水果 (三十一)部隊軼事與生活趣聞 二、終戰、自活與遣返 (一)終戰時的詔書 (二)解體震洋艇 (三)中國軍登陸 (四)燒毀震洋神社 (五)日本海軍集中營 (六)集中營裡的運動會 (七)戰後高雄港的掃雷 (八)自謀生活:新港農耕組 (九)竹山自活的回憶 (十)薄隊長的終戰紀事 第五章 歷史見證者──第二十一震洋隊臺籍隊員陳金村 一、重返左營震洋隊舊地 二、回想自願當兵的十八歲 三、左營海兵團的魔鬼訓練 四、分發前往竹內部隊──第二十一震洋隊 五、格納壕與工作分配 六、震洋艇的構造與整備 七、特攻部隊的飲食與作息 八、當終戰日到來 九、戰後服務警界逾三十年 第六章 震洋防空壕──自助新村眷戶的生活回憶 一、就近的颱風避難所──楊維環上校的年少回憶 二、「不得據為己有」──顧大姊記憶中的鄰居 三、我家住在城牆邊──李成龍對防空洞的記憶 四、沒人敢進去的神祕地道──李志強的回憶 五、防空洞裡的油封車──孟昭光的回憶 第七章 寂靜的古城──震洋隊遺址現況 一、城牆與砲台上的歷史軌跡 二、徐家門前的日軍軍魂塚 三、震洋神社遺緒 四、震洋防空壕的配置與現況 五、左營海邊的震洋艇格納壕 六、第二十九震洋隊所在地 第八章 訪日回溯之旅 一、搭機前往日本福岡──薄隊長的故鄉 二、參訪佐世保軍港與八幡神社 三、參訪川棚魚雷艇訓練所遺跡 註釋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郭吉清 高雄市人,一九五五年生。從小著迷於探險祕境,退休後常遊走於田野之間。文化大學影劇系畢,公務人員高考攝影職系榜首,曾任攝影教師、特約攝影記者、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示組技士、高雄縣文化局視覺藝術課課長、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編審、組長,並擔任高雄市圖書館分館主任至退休,現任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理事長及壽山國家自然公園諮詢委員,是舊城西門最先定址者、「雙城古道」的踏查及命名者。著有《高雄歷史影像專輯》、《高雄掌中乾坤布袋戲春秋》、《左營薛家珍藏老照片專輯》、《永富平埔文化歷史調查》、《旗山區大林社區文史紀錄專輯》等。 廖德宗 高雄市人,一九六一年生。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測量系、俄亥俄州立大學地理碩士、測量技師,現職皇輿科技總經理。長年投稿《高雄文獻》,曾經發表〈重新發現覆鼎金之起源──覆鼎金山〉、〈重現鳳山縣新城的城池與街市〉、〈鳳山雙城古道踏查〉、〈探索左營新庄子「十八埒」舊地名起源〉、〈鳳山縣舊城內寺廟、官署與街道空間之考證〉、〈清代鳳山新城城池與街市之空間復原〉、〈左營舊城的日軍震洋隊神社及遺址探查〉、〈清代打狗大坪頂砲台及軍事古道考證〉、〈清代左營龜山八景踏查〉、〈鳳山神社遺構及空間考證〉等專文。 繪者簡介 林家棟 生於美濃,現居台南,插畫工作者。臺師大美術系畢業,作品曾獲金鼎獎,美國3x3插畫獎優選。插畫內容涵蓋風景、人文故事、美食地圖等主題。 個人網站:www.behance.net/cobaltviol42a0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