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622240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优惠价 |
RM41.74 *
|
作者 |
田牧
|
出版社 |
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36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毛澤東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倡言「焚坑事業要商量」,為他自己實行全面獨裁開路。——鮑彤
台灣走過38年戒嚴及白色恐怖的年代,後來解除黨禁報禁,成為中華文化圈裏唯一的民主典範,肩扛捍衛自由與人權的重任,承受著中共的打壓。——謝志偉
田牧的這本關於大陸審查制度的書也可看成是一本簡煉的當代中國政治史書。——廖天琪
基金會在國內和國際上宣揚寫作自由的意義和重要性,本會努力抗拒對寫作自由的壓制,支持並出版受到審查制度威脅的作品。——伊娃.塔斯基金會宗旨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言一:關於書禁報禁影禁網禁—序《走進中國新聞出版審查禁地》 鮑彤
序言二:一本簡煉的當代政治史書 廖天琪
開篇語:世界對中國的疑問
第一章:中國歷史上的出版審查制度
1、帝辛與姬發的古老故事
2、秦始皇的焚書坑儒
3、禁止讖緯之學
4、《唐律》的禁書
5、宋元明清的文化政策和「文字獄」
6、大清印刷物專律
7、章節小結
第二章:民國效法西方新聞出版法
8、《臨時約法》與《報紙條例》
9、北伐革命後的《出版法》
10、民國政府新聞管理條例難以執行
11、30 年代民國媒體的盛況
12、毛澤東的「統戰」改變國共對峙態勢
13、毛澤東強調革命也靠「筆桿子」
14、中共在國統區進行反蔣宣傳
15、章節小結
第三章:建政之初終止私有新聞出版業
16、《共同綱領》與 1954 年《憲法》
17、中共對宣傳領域全面管控
18、建國初期私營傳媒消亡
19、消滅私營企業的政策和
20、結束私營新聞傳媒的深層因素
21、各界為什麼接受中共的安排
22、章節小結
第四章:「五七反右」堵塞言論自由
23、中共八大決定「整風運動」起因
24、建言和批評超出中共的預定設想
25、展開如火如荼的「反右運動」
26、鄧小平主持了「反右運動」
27、《劃分右派分子的標準》違憲
28、「右派」遭遇慘無人道的迫害
29、反右運動究竟造成多少人遭難
30、章節小結
第五章:「文革」—中國文化的滅頂之災
31、《海瑞罷官》成了「文革」的導火索
32、「文革小組」的政治文化掃蕩
33、郭沫若與全國的文化破壞
34、我記憶中的「文革」書荒
35、「文革」摧毀了中國文化
36、「文革」荒廢了一代人
37、毛澤東回到皇權治下的「一言堂」
38、章節小結
第六章:改革開放的新聞自由萌芽
39、悲愴九洲掀起「傷痕文學」
40、十一屆「三中全會」真相
41、胡耀邦批准引進一批西方政治思想書刊
42、白樺與《苦戀》風波
43、朱厚澤宣導的「三寬」政策
44、毛澤東鄧小平點名的報人劉賓雁
45、胡績偉與《新聞法》 134
46、「六四事件」前後一周的中國媒體
47、章節小結
第七章:中國進入江胡「跛腳鴨」年代
48、新聞媒體回歸極「左」思潮
49、江胡空乏的宣傳工作指示
50、嚴控管理西方宣傳品的侵襲
51、黨報成了鎮壓「法輪功」的武器
52、「薩斯事件」爆中國新聞病症
53、《南方都市報》案的幕後真相
54、中宣部草木皆兵三波禁書
55、「胡溫新政」與《零八憲章》
56、章節小結
第八章:習近平回到了毛澤東時代
57、習奧初會表達中國「價值觀」
58、習近平的「道路」決定一切
59、「七不講」是中共對內的「變臉」
60、「黨指揮槍」為習保駕護航
61、習近平強調「筆桿子」的重要
62、為新聞自由三度入獄的高瑜
63、清理網路展開「亮劍」行動
64、「維吾爾線上」和伊力哈木案
65、「709 事件」人民日報片面報導
66、中國操控媒體觸角伸向海外
67、習近平的中國新時代思想入憲
68、章節小結
第九章:網路世界的監控和審查
69、「金盾工程」與「防火長城」
70、中國式網路審查制度
71、「雅虎」製造了師濤等網路冤案
72、穀歌事件與中國審查碰撞
73、網路評論員與「五毛」
74、中國網路沒有安全可言
75、網路言論遭致冤案頻出
76、章節小結
全書結語:專制統治一脈相承腹誹心謗
後記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田牧
本名潘永忠,1957年出生於上海。1975年下鄉,1979年回城。大學主修紡織機械和企業管理。曾從事過團務工作、黨務宣傳、企業計劃管理等。1990年起居住在德國。曾為德國《歐華導報》、香港《爭鳴》、《動向》、《前哨》、《揭露》雜誌等撰稿。出版有:《胡錦濤的五朵金花》、《毛澤東私生子調查》、《黑馬王岐山》、《習近平:造夢工程》等書籍。獨立中文筆會會員。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