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48613268 |
定价 |
RMB32.00 |
售价 |
RM35.20 |
优惠价 |
RM26.40 * (-25%)
|
作者 |
完權
|
出版社 |
學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8-03-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109 页. 1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的」的性質與功能是漢語語法研究中的核心問題之一,相關研究汗牛充棟,既是一個長期爭議不休的老大難問題,也是一個不斷推動研究方法更新的理論問題。
本書主要就以下幾個方面梳理論爭的脈絡,概括前賢的成就,闡述將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的」的分與合,怎麼分?怎麼合?能否統一為一個「的」?有沒有「的4」?
二、「的」字定語的基本功能是區別還是描寫?
三、是什麼決定了「的」的隱現和位置?什麼是「參照體-目標構式」?
四、關於向心結構問題和中心語問題大討論。
五、「的」是不是名詞化標記?自指和轉指的關系如何?怎樣看待「N的V」?
六、「的」在事態句「V的O」和「VO的」中是時體助詞嗎?句尾「的」的作用又如何?算不算語氣詞?
七、偽定語和准定語問題。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總序
1 緒言
2 分合
2.1 早期狀況
2.2 《說“的”》
2.3 大討論
2.4 發現共性
2.5 探尋語用
2.6 認知解釋
2.7 正字法討論
3 隱現
3.1 單項定語
3.2 多項定語
3.3 韻律因素
3.4 複合詞問題
3.5 生成語法的研究
3.6 “的”字結構的隱現類型
3.7 “地”的隱現
4 位置
4.1 位置和隱現
4.2 位置導致語義差別
4.3 頻率
4.4 可別度領前原理
4.5 關係小句
4.6 篇章與認知
5 功能
5.1 追問“區別”說
5.2 揚棄“描寫”說
5.3 區別性、描寫性
5.4 限制性、非限制性;內涵性、外延性
5.5 述謂性
5.6 重新定義“描寫性”
5.7 “的”的認知入場作用
6 名詞化
6.1 熙論名詞化
6.2 袁毓林的進一步討論
6.3 郭銳的反對意見
6.4 其他質疑
6.5 另一條思路
7 自指和轉指
7.1 熙論“自指和轉指”
7.2 關於自指的進一步探討
7.3 關於轉指的進一步探討
7.4 遭遇的質疑
7.5 轉指和轉喻
7.6 轉指是自指的特例
8 參照體―目標構式
8.1 日常認知中的參照體―目標構式
8.2 語言認知中的參照體―目標構式
8.3 參照體的資訊度、可及度和凸現度
9 “N的V”的構成
9.1 內部構成
9.2 外部環境
9.3 主謂插“的”說
9.4 名詞化說和非限定動詞說
9.5 “N的V”就是“N 的N”
10 向心結構難題
10.1 問題的提出
10.2 標準的修訂
10.3 理論的反思
10.4 中心的認定
10.5 難題的消解
11 生成語法的探索
11.1 DP中心語說
11.2 CP說
11.3 附接語說
11.4 連詞說
11.5 分類詞說
11.6 傳統DP分析法
11.7 DeP說
11.8 前置介詞說
11.9 Larson的“大名詞”方案
12 事態句
12.1 “的”字判斷句
12.2 “時體助詞”說
12.3 傳信標記說
12.4 承指說
12.5 動作區分說
12.6 名詞化標記說
12.7 事態句的基本性
12.8 糅合類推說
12.9 結構的平行性
13 “他的老師當得好”
13.1 問題的發現
13.2 轉換生成語法的重新分析說
13.3 施事定語說
13.4 移位派生說
13.5 糅合類推說
13.6 受事主語說
14 領格表受事
14.1 經典評析
14.2 詞彙缺項說
14.3 句法缺位說
14.4 語義不顯說
14.5 比較分析
14.6 連續包含說
14.7 糅合類推造就連續包含
15 結語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
|
|
完權,1972年生,江蘇鎮江人。漢語言文字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句法語義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理論興趣為功能主義語言學、認知語言學和語言類型學。研究領域涵蓋現代漢語共同語、方言,古代漢語,兼涉其他語言。在《中國語文》《世界漢語教學》《當代語言學》《民族語文》等權威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代表作《「的」的性質與功能》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同題)的最終成果,並獲得商務印書館語言學出版基金資助出版。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