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面對人生的難題,科學思考總是可以在關鍵時刻給我們指引。科學是什麼?如何研究科學?為什麼要學科學?如何區分科學和偽科學?想要消除我們對於科學的「猜疑」,以及對於未來的「不安」,第一步就在於讓科學更普及。作者池內了(Satoru IKEUCHI)是天文物理學者、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也是一位科學研究者,他在書中為以上問題提出解答。他帶領讀者了解科學如何誕生的歷史,以及觀察科學研究的方法,進而思考科學、技術究竟和人類與社會有什麼關係;並且以科學思考「問題的本質」是什麼,用什麼方式可以解決問題。他以散文般的筆調,分享科學研究者如何把對於所見所聞的好奇,轉而成為研究活動的過程。池內教授指出,科學的本質在於「好奇心」,科學家遇到疑問就會問「為什麼」,並且持續研究以解開疑惑。科學是一連串的觀察、觀測和實驗,科學的出發點從「觀察」大自然開始,對於自然現象的變化「專心注意看仔細」,找出變化的規則,歸納為共通、相異和逐漸變化的性質;接著進入「觀測」,除了專心注意仔細看自然引發的現象有什麼性質,還要加上測量,將性質轉換為數字。最後以「實驗」調查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或是這種性質能否藉由人工合成產生;實驗的重點在於無論由誰進行,都能重現同樣的結果,這是區分科學和偽科學的關鍵。這本書有助於我們學會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又不知道什麼」,並懂得有效運用科學磨練洞察力,藉此「看見『看不見』的東西」,有助於我們站在科學的立場思考與學習。具備科學素養的關鍵在於,了解科學是「探究知識、逼近真理」的方法。想解決各種矛盾,就必須仰賴科學的力量。無論是對於科學稍微感興趣的人,甚至是文科生,都很適合閱讀本書。人人都應該具備科學素養,有助於我們分辨真假、迎接未來!第13屆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科學類)◎一致推薦科學研究是艱辛的,也是充滿挑戰的;是孤獨的,也是充滿樂趣的;是高度專業的,也是廣闊無邊的。投身科學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基礎科學的研究愈來愈多挑戰的情況下,能不好好認識這個最了不起的智性活動,如何成就我們今天人類史上最高效的社會嗎?——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此書原著出版至今已有二十二年,但作者看到的很多趨勢是很清楚的。例如作者池內了(Satoru IKEUCHI)教授說要打破理組和文組的隔閡;時至今日,認知科學與認知神經科學結合了心理學、語言學、資訊科學、神經科學與心智哲學,正是最好的例子。不同科學領域間的差異頗大,但目標十分一致:描述,解釋,預測,控制。能客觀觀察現象才能探究其運作機制,能了解機制才能預測,能預測才有機會控制與改變,讓世界變得更好。——蔡志浩(認知科學家)要培養科學素養,最關鍵的是認知「科學做為一種探究知識、逼近真理的方法,到底是怎麼來的?科學家又是怎麼從單純對現象的好奇,轉而成為一種由國民稅金支持的研究活動?」說真的,科學素養教育之所以被重視,絕不該被當成是科學家突然又要灌輸給大眾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而該被認為是科學界與科學傳播界的反省運動才是。——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推薦序】科學的脈絡/蔡志浩(認知科學家) 3【推薦序】我們更需要的科學素養/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7【推薦序】本書出版二十二年後,我們為何還在談科學素養/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11前言 圍繞科學的重大事件 24/科學這枚硬幣的正與反 24/科學的「偏食」 26/未來取決於「科學的智慧」 28/本書的內容30第一章 我心目中的科學 33 ►我成為科學家的原因 34 宇宙的研究 34/「微分型」和「積分型」 35/天文少年? 36/「看見『看不見』的東西」 38/「物理學帝國主義」? 40/社會的動向與科學 42 ►研究工作及其魅力 44 研究這一行 44/科學家這一行的有趣之處:首次發現的喜悅 45/科學的架構在本質上相同 46/「文組」的科學也是如此 48第二章 科學思考法 51 ►科學的出發點 52 科學始於自然的「觀察」 52/從觀察到「觀測」 54/從觀測到「實驗」 55/區分科學和偽科學的關鍵 56/問「為什麼?」 58/回答問題的關鍵:衡量物質的作用 59/物質及其運動:化約論 61/化約論並非萬能 62/物理定律的結構 63 ►科學研究的進行法 70 科學的方法:實驗 70/實驗樣本和實驗方法 70/現在的實驗 72/科學研究的進行法:理論 73/建立模型 73/模型與「假說」 75/「假說」的根據和「對稱性」 77/留意「對稱性」 78/對稱性的作用 80/對稱性的破綻 82/打破對稱性是一種演化 84/數學的作用 85/數學與物理定律的關係 88第三章 科學是怎樣誕生的? 91 ►最早的科學 92 從猴子演化成人 92/人類最早的「高科技革命」 93/時間和空間的劃分及天文學 94/一年的劃分 95/一星期為什麼有七天? 96/天文學與占星術 97/數學的開端 98/其他文化的起源 100/文字發明帶來的貢獻 101/希臘的自然哲學家 103/「萬物的根源是水」 104/德謨克利特與「原子論」 104/亞里斯多德 105/測量地球大小 107/依巴谷 109/阿基米德 111 ►中世紀的「科學」 113 鍊金術 114/永動機 115/第一種永動機為什麼不可能實現? 116/熱力學第二定律與第二種永動機 118 ►「科學革命」的時代 120 地動說的復興 121/地動說的確立 123/科學實驗的重要性 124/實驗器具的發明推動科學研究 127/科學的方法論 128/新數學的開發 130/科學的交流與發表 131/發表結果的重要性 132/科學家集團的成立 133/發表論文所具備的意義 134/science的意義 136/科學的轉變:與國家聯繫起來 137/日本的特殊性 138第四章 推敲現代科學與科學家 139 ►現代科學的目標 140 探索物質的根源 140/探討原子核的結構 142/基本粒子的出現 144/宇宙與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148/宇宙論的難題 149/行星是怎麼形成的? 151/單一系統之下的地球 153/生命的邏輯 154/以物理學的方法分析DNA的結構 155/遺傳資訊的解讀和生命的起源 157/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 158 ►現代科學的特徵 160 科學規模變龐大 160/以巨大裝置研究時的問題 162/偶然產生的新發現 163/疏離的科學 164/數學的問題 166/現代科學的難解問題 168/難解問題的共通點 168/非線性的物理學 169/混沌(chaos)的世界 172/蝴蝶效應:一隻蝴蝶飛舞會引發颱風? 173/碎形現象 174/混沌與碎形的關係 177/形狀的科學 179/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 182/無法回頭的科學技術化 182/技術方法多元 184 ►科學家的責任與倫理 186 阪神淡路大震災 186/科學家是什麼樣的人? 188/「文殊」的事故 191/科學健全發展的條件 192/藥害愛滋問題 194/奧姆真理教風波 196/科學家倫理是什麼? 197第五章 二十一世紀的科學與人類 199 ►地球環境問題 200 人類的活動導致地球毀滅 200/「債」留子孫 201/啟發解決之道:「善待自然的科學」 202/啟發解決之道:運用生體反應的技術 204/啟發解決之道:擺脫電能 205 ►嶄新的科學技術與我們 207 「規模適中的科學」 207/打破理組和文組的隔閡 208/技術的發達與我們 210/技術的提升與人類的水準 210/「資訊革命」的問題 212/生化科技與我們 213/創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生物 214/「上帝之手」落到人類手中 216/「對話的科學」 217/與民眾對話的科學家 218第六章 寫給肩負未來的你們 221 如何學習科學 222/利用科學館 222/嘗試閱讀第一線研究的解說類書籍 223/嘗試思考身邊的事物 224/掌握基本原理:科學家就是偵探 224/將嶄新的風氣帶進科學中 225參考書目 227附錄 阿基米德的牛群問題 231致謝 233圖表索引 238
作者簡介池內了Satoru IKEUCHI理學博士,天文物理學者、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綜合研究大學名譽教授。從事宇宙和天文研究,同時投入科學與社會的教育研究。一九四四年生於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理學院物理系。著有《跟女兒談科學是什麼》《物理學與神》《禁忌的科學》等書(以上書名均為暫譯)。監修:《改變世界的30個重要發明》《探索新知!圖解生物的奧妙》《一探究竟!圖解宇宙.地球的96個小知識》《探索奧秘!圖解不可思議的自然現象》等書。譯者簡介李友君日文專職譯者,譯作領域以實用書籍和科普短文為主。期盼能夠透過一己之力,讓更多人體會到學問的奧妙之處。相關著作:《企業改造:組織轉型的管理解謎,改革現場的教戰手冊》《如何成為有錢人:富裕人生的心靈智慧》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