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又智慧又有人味,又了義又接地氣 一隻鳥,怎樣才能在天地之間飛得又高又優雅?唯有雙翼均衡! 一位修行人,怎樣才能在表相與實相之間,活得既甚深又實在?唯有二諦圓融! 是的,真理有兩種!一個讓我們過好生活,一個讓我們究竟解脫。 一如鳥之雙翼,當世俗與勝義、表相與實相、了義與不了義,這看似相對但從未分離的兩邊,圓滿的相融,如雙翼般均衡揮舞,我們就有機會又了義又接地氣,又智慧又有人味。這是《仁波切說二諦》教我們學會的事。 此外,明白「空」是一回事,禪修「空」又是一回事。如何融會這兩件事,正是本書的目的。全書直指各佛教思想學派的不同重點見解,融貫當代的科學概念,結合即席問答和禪修指導練習,非常簡潔輕巧地讓你在空性中「解行合一」。 不能再微小的存在 分別說一切有部主張「不能再被分解的是實際存在的!」因此,物質的最小粒子和剎那間的心識,都是不可分解的。它們是實存的。一切都由他們架構而成。 然而,科學家告訴我們,把原子核之間的關聯打破時,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叫原子能。社會變遷也證明,當牢固的集體意識被打亂時,混亂的力量取代了共識。 獨特與它叫什麼名字無關 經部主張抽象、代表通性的東西是表面,具有獨特性質的東西才是真正存在。獨特的性質,真正真實,真正存在,這三者是同義的。然而,一件獨特的東西本來沒有名稱,它和我們為它取的名稱毫不相干。 無二分的自覺 唯識宗認為,外境的顯現只是我們自己習性迷惑的投射,正如夢中顯現的外境。如果沒有任何可覺知的對境、或任何外在的境,那麼也不可能有能知者。因為如果有能感知者,一定得有被感知者。因此一切能感知者和所感知的境,都不過是不實的顯相。真正真實存在的,是無二分的自覺,那即是心的本質。在這無二分的覺知中,沒有能觀者也沒有所觀境。這無二分的自覺是一切的根本。 因緣和合的一場夢 中觀自續派認為,一切顯相都是因緣條件成熟而顯現,所以它們是如夢如幻的,這些顯相都不真實。我們知道事實就是這樣,因為當我們經驗這一切時,我們什麼都找不到,找到最後,發現一切都不存在,如同虛空一樣,這就是真正實相的本性。 說得出口的,就不是真理 根據應成派觀點,真正實相的本性是不能被思議、不能被描述、不能被表達的,而且它也遠離了所有關於它是如何的概念造作。當我們用智慧來分析真正真實的本性時,找不到任何東西可作為任何主張。真實本性超越主張、超越哲學論說, 因為實相是不可思議、難以言喻的。 他空見之最速見 如果以最容易的方式來理解他空見,那就是:無論念頭在想什麼,那些念頭想像為存在的事物,都是遍計所執性,念頭的對境是虛構遍計的;而念頭本身是依他起性,因為它是依於心的習性而生起的;念頭的真正本性是心的明光本質──圓成實性。
法王噶瑪巴序…9 創古仁波切序…11 中譯序 狼牙棒戰士赤子心…13 英文版序 開一條理性之路…17 原典:二諦(知識寶藏‧思維發起增上慧品〉 一、鑑明所闡釋之主題的引言…22 二、分五個部份來實際闡釋二諦…23 (一)二諦的本質…24 (二)二諦的語源…27 (三)二諦的定義和同義詞…30 (四)徹底辨別二諦…33 1. 二諦之間的區別…34 (1)二諦間的一般性區別…34 (2)二諦各自的詳細區別…35 2. 區分二諦的原因…41 3. 確信二諦的存在…42 4. 二諦是相同的,還是相異的?…43 5. 各個宗派如何辨別二諦…46 (五)了知二諦的目的…61 釋論:釋二諦 第一章、思想宗派簡介:無數概念無數乘…66 降伏內心的不同車乘…67 四大思想宗派…69 第二章、分別說一切有部:符合科學,更超越科學…72 投下炸彈之後…73 有部認為的真實…76 不可再被分割的粒子與心識…77 第三章、經部:具有特性即真實…80 火到底是什麼?…82 水牛與本尊觀…84 無上無下的地球…86 無可名狀的東西…89 禪修練習…91 問答…92 第四章、唯識宗:無二的自明自覺…108 二分與無二…109 禪修是要減少迷惑…111 習性的錄影機…111 經部與唯識的自覺…113 如果小狗名叫「獅子」…114 沒有敵人的將軍…116 研究一下「研究者」…118 一切都是心的作用…119 禪修練習…121 問答…122 第五章、中觀自續派:非一非多本性空…124 一切緣起如夢…126 是一?是多?…127 正因三相…129 正世俗與倒世俗…131 禪修練習…133 問答…134 第六章、中觀應成派:沒有主張並非主張…138 超越存在與不存在…139 假假真,真真假…142 禪修練習…144 問答…146 第七章、他空見:本即圓滿的自心本性…150 他空與唯識…151 他空與自空…153 心的本質即是明光…154 禪修練習…155 問答…156 第八章、總結:現在是研究的時代…160 第九章、迴向:願成廣大眾生利…166 附錄 一、關於作者: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的外在行儀…170 二、主要詞彙…176 三、英譯本參考書目…192 四、詞彙英中/中英對照…198
釋論作者簡介 堪布竹清嘉措仁波切( Khenpo Tsültrim Gyamtso Rinpoche )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的上師之一,噶舉派大手印傳承持有者、瑜伽行成就者,同時也是當代著名的學者、詩人。 1934年出生於藏東「囊千」。父親在仁波切2歲時去世,母親是位精進的女修行者,帶著幼年的他和小姊姊,千里行腳,朝聖、閉關。長大後,早年堪布仁波切也在山林崖洞、墳場靜處修苦行,後經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直指心性,得證大手印。 緣於母親的生命經驗,仁波切特別了解女修行人的特質和困境,因此一生特別注重對女眾的照顧和教育,在尼泊爾、不丹、西藏都成立了尼眾寺院和閉關中心,訓練女眾成為獨當一面的法器。 1975年起,仁波切在根本上師第十六世法王的加持下,開始前往西方弘法,直到2006年起進入半閉關的狀態。 30多載悠悠歲月,仁波切行腳歐洲、北美、南美、亞洲、非洲、澳洲五大洲的虛空中,像一位遊方瑜伽士,終年居無定所,四處弘法,以幽默而嚴厲的風格,教導弟子從金剛歌中了悟自心。 在堪布仁波切的課堂上,總是迴響著歌聲。歌聲來自帝洛巴、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歷代大寶法王、噶舉傳承成就聖者,以及堪布仁波切的證悟心流中,源源不絕的加持力量。透過傳唱金剛歌,他教導弟子禪修口訣,調伏習氣、直指心性,舉世聞名,更被譽為「當代密勒日巴」。 相關著作: 《空.大自在的微笑》張老師出版社 《大願王》眾生文化 《為什麼看不見》眾生文化 《座墊上昇起的繁星》眾生文化 譯者簡介 釋論譯者:陳履安 1937年生,浙江青田人。美國紐約大學數學博士,歷任經濟部長、國防部長、監察院長。父親是已故副總統陳誠。曾經,許多輝煌的世間經歷、燦爛的標籤加諸自身。現在只是一個「學佛的人」。過去是以公職,陪伴台灣走過從清貧到富裕的年代,現在則發願用餘生「幫法王做事」,發願翻譯上師的著作,讓更多有緣華人開始走上慈悲與智慧之路。發願在法王、竹清仁波切、創古仁波切教導下,老老實實,放下萬緣,做一位「向佛陀學習的人」。 原典譯者:施心慧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於劇場、電影、美編、撰稿、電視廣告製作等領域流轉多年,現專事佛法教學和英、藏文佛法翻譯,譯作有:《大寶法王:千年一願》、《噶瑪巴九百年》、《為什麼看不見》、《座墊上昇起的繁星》、《崇高之心》、《明現本來性》、《直指明光心》、《了義海》等。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