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1]社會建構論的發展與歷史回顧/吳熙琄 [推薦序2]復見天地之心:當心理為治療社會之學/丁興祥 [推薦序3]心理與社會的共舞:社會建構取向心理治療的當代性/林耀盛 譯序 撰稿者簡歷 緒論 第一部 理論脈絡的建構 1. 以反思立場看家族治療 霖.霍夫曼(Lynn Hoffman) 2. 案主是專家:「不/知」的療法 賀琳.安德森與哈洛.谷力顯(Harlene Anderson and Harold Goolishian) 3. 治療過程之為改變的社會建構 蘿拉.甫露葛理(Laura Fruggeri) 第二部 實踐的形式 4. 與家族成員一起作反思的反思 湯姆.安德生(Tom Andersen) 5. 臨床實踐中的後現代思維 威廉.D.雷克斯(William D. Lax) 6. 建構起治療的可能性 吉恩弗蘭可.切欽(Gianfranco Cecchin) 7. 重為作者的治療法提案:蘿絲對其身世的修訂與評論 大衛.艾普斯敦、邁可.懷特與克文.莫瑞(David Epston, Michael White and Kevin Murray) 第三部 行動中的建構 8. 治療進行中的療癒區別 卡爾、辛西雅、安助與凡內莎(Karl, Cynthia, Andrew and Vanessa) 9. 歷史(他的故事)變成她的故事:對於性侵後遺症的協作解決導向治療法 威廉.哈德森.歐涵隆(William Hudson O'Hanlon) 10. 自我的敘說:在邊緣次文化之中的影像生產 安尼拔.科埃略.德.阿莫林、法蒂瑪.貢薩爾維斯.卡瓦爾坎特(Annibal Coelho de Amorim and Fatima Gonçalves Cavalcante) 第四部 反思與重建 11. 在治療意義的協商中超越敘事 肯尼斯.格根與約翰.凱依(Kenneth J. Gergen and John Kaye) 12. 重新建構身分認同:社群建構的危機 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 13. 建構論的治療法:有意思與沒意思 傑.S.艾彿然與耒絲麗.E.克雷費德(Jay S. Efran and Leslie E. Clarfield) 索引
編者簡介 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 席拉.邁可納米博士是新罕布夏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傳播學教授、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人文學院教授。她在 2001 年獲頒新罕布夏大學 1944 年畢業校友贊助的優秀教師獎(Class of 1944 Professorship),並獲該校 2007/2008 年度林德伯格優秀學者獎(Lindberg Award)。她也是陶斯研究院(The Taos Institute)的創始者之一,目前任職董事會副主席。 她的工作聚焦於各種社會與體制環境如心理治療、組織、教育、醫療衛生、社群等的對話轉化(dialogic transformation)。邁可納米的作品包括與肯尼斯.格根合著的《關係的責任》(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1999);其他合著的作品有《治療的哲學》(Philosophy in Therapy, 2000)、《組織的社會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 2006)等等;他也著有許多社會建構理論與實踐相關的文章。 邁可納米頻繁在世界各地講課,曾擔任許多大學的客座教授,如香港城市大學、義大利帕瑪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等,並定期參與組織及社群的協商工作,為企業、組織與社群提供顧問服務。她積極從事各種情境下的建構論實踐,促進參與者與社群之間,能在截然對立的觀點下,共同創造出合宜的未來。是一位理論與實務兼具,不可多得的優秀學者。近年來常與賀琳.安德森(Harlene Anderson)博士共同主持後現代對話的工作坊,深受安德森博士的賞識。 肯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 國際知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後現代社會建構論的主要奠基者與倡導者,在西方心理學界影響深遠;從上個世紀八〇年代開始,他的後現代社會建構論就是心理學界最重要的探討議題。他和其他響應「社會建構主義」的學者們合作,編撰許多不同主題的著作,被視為社會建構運動的領軍人物。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自我敘事、社會建構過程、關係理論、文化批判等。目前擔任斯沃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教授,並受邀至世界各地的幾所主要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他也是國際社會建構思潮重鎮陶斯研究院的創始者之一及董事會主席。 格根主張解構心理學中的「經驗實證論」或「邏輯實證論」,提議以不同源流的學術路線,來共同搭建美國學術所需的「新科學」。他的著作集詮釋學、辯證法、批判論述、後現代主義與關係論之大成,為美國心理學界引進一個更寬廣的視域及對話可能。格根教授更將其社會建構理論實際應用於社會變革的實踐,他積極參與當代文化生活的各個面向,包括自我、技術、公民社會、組織變革與發展、心理治療、教育實踐、老年化問題和政治衝突。 格根的著作豐富,作品在全世界獲獎無數,並在期刊和雜誌發表了超過三百篇文章。其重要著作還有《飽和的自我》(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 1991)、《關係的責任》(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1999)、《語境中的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in Context, 2001)、《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2009,繁體中文版由心靈工坊出版)、《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 2011,心靈工坊出版)等。 譯註者簡介 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Urbana-Champaign 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 1986 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論述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經常使用格根的著作(包括他所編的各種專輯)為教本,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的心理學研究所至今。 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觀點》(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四十四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與《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Kenneth Gergen,心靈工坊出版)等書,另有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他也喜歡畫畫,寫感應詩,以及寫寓言、童話。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