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08670478 |
定价 |
RMB48.00 |
售价 |
RM52.80 |
优惠价 |
RM39.60 * (-25%)
|
作者 |
(美)喬爾·哈林頓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7-09-01 |
装订 |
無. 無. 312 页. 14.8.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2.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是歷史學家喬爾•哈林頓的一部力作。
以一部16世紀歐洲的劊子手日記入手,打開這名斬首大師殘酷、怪誕、匪夷所思的一生,也展現了文藝復興時期鮮為人知的一面——「劊子手的黃金時代」。
在45年的職業生涯中,弗朗茨•施密特斬首394人,拷問、鞭笞、虐待、毀容的犯人達數百人……弗朗茨是執行暴力的砍頭人,是背負着恥辱的家族之一員,但他並非殺人如麻的怪獸,他還是每年平均看300名病人的醫生,被宗教改革者稱為「上帝之手」。
弗朗茨是我們進入文藝復興時期殘酷一面的導覽人——沒有人比他更了解16世紀的女巫、盜寇、殺人犯;他在現場向我們講解劊子手的工作日常——挖眼、剁指、輪刑等名目繁多的刑罰;他帶我們置身南日耳曼惡臭的街市,在那里,圍觀行刑的人們伺機偷走死者的肢體。
弗朗茨還見證了劊子手這一職業從聲名狼藉上升為司法中的一環,在現代開端的歐洲透出一絲司法的光亮。至今人們仍在問,人是否有權處死另一個人?劊子手為何退出歷史舞台,現代人為何不再依賴公開處決?自弗朗茨的時代以來,殘酷的刑罰似乎已被驅逐出文明社會,但這是不是現代人自傲的錯覺?劊子手弗朗茨持劍而立,帶我們重新思考暴力與刑罰。
喬爾•哈林頓(Joel F. Harrington),美國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著作《沒人要的孩子》曾獲得2010年歷史類羅蘭•班頓獎。另著有《宗教改革時代日耳曼婚姻與社會的重整》(Reordering Marriage and Society in Reformation Germany)和《見證人群像:西方基督教歷史文選》(A Cloud of Witnesses: 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Christianity)。目前與妻兒居於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地圖 序言 一.學徒 二.巡境實習生 三.名師 四.潔身自愛的聖徒 五.治療者 后記 注釋 致謝辭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