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建築是一門結合力學、藝術、文化、設計、機能等,相當複雜且養成期長的學科。建築設計,有形或無形地引導著使用者,體察、互動進而深得人心;建築結構,它的存在或許不被使用者察覺,卻是人類最堅固的靠山……建築學群是建立一座城市風格的推手,使建築成為有價的社會資產。本書涵蓋建築人具備的建築知識:1.深刻建築啟發 2.建築演變及未來3.建築設計素養 4.建築材料與設備選配觀念5.結構工法基本概念6.建築法規7.現場工程概貌學業界書評節錄──「可借重於本書提供的當前新穎建築觀念、材料與施工技術實現出來」──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王聰榮「廣泛且全面性地提供了初學者入門的絕佳途徑」──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邱文傑「本書的台日建築實務文化差異,對專業人士而言具有比較與啟發作用,因此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功效,成為進入建築執業的最佳入門書」──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邱浩修「書中處處可見作者不隨波逐流的獨到觀點,讀完必有茅塞頓開的滿足感」──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張哲夫「本書將複雜的建築專業說明得簡單而有趣,是一本談建築的好書」──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張景堯「關於建築的多面貌,本書有很全面的認知,歡迎大家來飽讀建築一番」──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所長兼主任 溫國忠「在本書中對建築的根本有分門別類的敘述,既可做為入門書也可添補專業知識」──立建築工作所主持人 廖偉立〈依姓氏筆畫排序〉作者以現今觀點精選110個建築關鍵專業用語,歸納成8個面向完整且廣泛地逐步講述建築領域所有基礎專業知識。從建築的根本、人文、理論到如何思考設計,再從實務面探求材料、設備、工法、施工,並以實際案例輔助,將建築專業知識化繁為簡、具體明白地呈現建築全貌。偉大建築設計必然是在厚實的專業基礎、和建築相關知識支持之下成立,本書也是基於這兩點編排內容。● 建築入門專書,全彩印刷精彩案例照片、圖解建築專業知識,效率通曉建築實務理念和執行體系● 中日英對照收錄全書重要的建築用語
第1章什麼是建築001什麼是「建築」002建築的起源003庇護004建築學005解讀建築的歷史006建築的樣式007現代主義建築008縮小的都市009生命週期成本010建築與材料011風土建築012永續建築013虛擬空間與真實空間的分界TOPIC1 媒體與未來都市第2章什麼是設計014建築設計015建築計畫學016什麼是建築設計017模組、木割、尺018比率、比例019二十世紀初期的藝術運動020都市計畫021景觀設計022脈絡023色彩對景觀的影響力024室內設計025採光方法026構造設計027環境設備與建築設計的關係028居住環境計畫所追求的目標TOPIC2 建築模型和「思考」的循跡第3章什麼是工法029工法的種類030建築的壽命031傳統木造建築(礎石立柱)工法032木造樑柱構架式工法033木造大斷面樑柱構架式工法0342×4工法035 RC構造、SRC構造、CFT構造036 S構造、鋁構造037補強‧模版混凝土空心磚構造038預製工法039混合構造和木質構造的未來發展040預鑄‧預力混凝土工法041耐震工法、免震工法、制震工法042屋頂、壁面綠化工法043減建工法TOPIC3 建築再造學的倡導第4章什麼是法規044建築法規045建築基準法的變遷046單體規定和集團規定047建築執照申請048規定設計者資格的建築士法049品確法050耐震改修促進法051修訂節能法第5章什麼是施工052建築施工的型態053建築施工所追求的目標054施工計畫055工程監理與施工管理056地盤調查057地盤改良工法058基礎工程059鋼筋混凝土工程060木構造工程061鋼骨工程062泥作工程063內裝工程和裝修工程064防水工程065屋頂工程066設備工程TOPIC4日本木造住宅工匠稱呼和工程內容一覽表第6章什麼是住宅067什麼是「住宅」068日本住宅的變遷069都市型獨棟住宅070集合住宅071中庭式住宅072排屋住宅073連棟庭園住宅074合建住宅075共同住宅076長屋和町屋077商品化住宅078機能性住宅079被動式設計080零耗能住宅081生物氣候設計TOPIC5 Off the Grid House第7章什麼是設備082建築設備和節省能源083建築與設備的生命週期084設備設計和管理085建築設備士086給水和排水087空氣調節088能源的供給流程089隔熱與遮熱090未利用能源091地熱和雨水的利用092熱泵熱水器、瓦斯發電熱水器、冰蓄熱空調系統093地區冷暖氣系統094省能源和創能源095 SI工法096建築環境綜合性能評估系統TOPIC6存量時代的建築第8章什麼是材料097建築材料098層砌材和磚099玻璃100木材101塑膠(樹脂材)102混凝土103泥作材料(左官材)104磁磚105鋼材、鋁材106塗裝材107接著劑108防水材料109隔震(免震)材和制震材110建築再生材
作者簡介小平惠一1939年 出生於東京都文京區1983年 日本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系畢業1983~1988年 任職於富永讓+form system設計研究所1990年 創立小平惠一建築研究所迄今2005~2010年 擔任日本大學理工學部建築學系兼任講師相關著作:《圖解建築:110個核心議題,全觀建築人文、機能與技術實務》譯者簡介朱炳樹日本國立筑波大學藝術學碩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SUNY at Buffalo) 藝術碩士,現職為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兼任副教授。譯作包括《住宅改造》、《圖解圖樣設計》(以上由易博士出版),《Apple Design 產品設計的秘密》、《品牌包裝進化的祕密》、《自造者的天堂FabLab》、《7-Eleven 物語》、《歐洲建築.工藝之旅》等書。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