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前言 第1章 土與土壤 1 土與土壤 (1)土與土壤的區別 (2)何謂土壤 2 土的生成 (1)地球誕生於四十六億年前 (2)月球上沒有土壤──為什麼土壤只在地球上生成呢? (3)土不斷地反覆生成與消失 (4)生物打造土壤 3 從土到土壤 (1)地球上第一種生物出現於四○億年前 (2)從岩石到土 (3)從土到土壤的變化 (4)成為沃土 (5)從土壤到土──土壤的消失 4 土壤的種類 5 土壤的老化 (1)山野間自然土壤的老化 (2)水田土壤的老化 (3)旱田土壤的老化 第2章 土壤與物質循環 1 土壤是物質循環的核心 (1)生命之源與太陽能 (2)以土壤為基礎的生態系循環 (3)強大的太陽能 (4)林地的有機物供給與分解 (5)農耕地的有機物供給與分解 2 碳循環 (1)地球上的碳分佈情況 (2)植物所吸收與排放的碳量 (3)碳與全球暖化、酸雨 (4)以土壤為中心的碳循環 (5)旱田蓄積二氧化碳,水田蓄積甲烷 3 氮循環 (1)氮與氮氣 (2)地球上的氮分佈情況 (3)植物無法直接利用氮 (4)土壤中的氮循環 (5)大氣中的固氮作用──固氮菌及其他 4 其他肥料元素的循環 5 土地利用與氮循環 (1)森林能淨化環境 (2)旱田能促進氮的無機化 (3)水田在脫氮作用下具有淨化功能 (4)利用連續地形的氮循環 第3章 土壤的性質與作物 1 構成土壤的物質 2 何謂地力 (1)地力的要因 (2)地力的發揮與提昇 3 土壤三相分佈 (1)土壤三相與比例 (2)各相之特徵 (3)土壤三相分佈例 4 土壤團粒 (1)何謂土壤團粒 (2)團粒的形成 (3)團粒的特徵──富含大大大小的空隙 5 保水力 (1)何謂具有保水性且排水性優異的土壤 (2)水在土壤中的功能 (3)作物的吸水與pF (4)有效水分含量與土壤 6 保肥力 (1)何謂保肥力 (2)保肥力的結構──陽離子交換能力(CEC) (3)陽離子的比例(鹽基平衡)也很重要 (4)保肥力大的土壤與保肥力小的土壤 7 氣溫與地溫 (1)一天中的日照強度與氣溫變化 (2)一天中地表附近的溫度變化 (3)下層地溫變化 (4)氣溫和地溫對土壤的影響 8 適合栽培作物的土壤 (1)何謂優質土壤? (2)適合栽種作物的土壤有何條件 9 作物的養分吸收 (1)構成作物的養分元素 (2)根部吸收養分的方式 (3)養分的選擇性吸收 (4)根部的生長速度與生長量 10 土壤pH與作物的生長 (1)適合作物生長的土壤pH值 (2)土壤pH值與元素的溶解 第4章 土壤是活的! 1 土壤中的棲息者 (1)土壤與土壤生物的作用 (2)一日圓重的土壤裡約有一億個微生物 (3)土壤生物質為七○○kg/一○a 2 土壤生物的種類與數量 (1)土壤動物 (2)土壤微生物 3 蚯蚓的作用 4 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5 菌根菌 6 土壤微生物帶來的物質循環 (1)碳循環 (2)氮循環 7 土壤微生物的生長環境 (1)溫度 (2)水分與空氣(氧) (3)其他條件 第5章 土壤有機物所扮演的角色 1 有機物的分解作用與腐植化作用 (1)腐植化的過程 (2)一t的稻草可製作的腐植質量 2 腐植質與腐植質的生成 (1)何謂腐植質 (2)腐植質的生成過程 3 影響腐植質堆積的條件 (1)溫度對分解的影響 (2)空氣、水分對微生物活動的影響 (3)pH值及土壤養分帶來的影響 4 土壤有機物所扮演的角色 (1)團粒構造的形成 (2)增加土壤的緩衝效果 (3)養分的供給與儲藏 (4)促進磷的效果 (5)微量元素的供給源 (6)保熱功能 (7)其他功能 5 有機物的直接吸收作用 (1)直接吸收胺基酸 (2)直接吸收的意義 6 自然林與農耕地的有機物收支 (1)自然林傾向蓄積 (2)農耕地傾向消耗 第6章 農耕地的特徵與管理 1 水田土壤 (1)水田土壤的分佈 (2)水田土壤的特徵 ●與旱田土壤的差異 ●還原態與氧化態的反覆 ●甲烷的生成與脫氮作用 (3)供給水田所需之養分 ●自然供給養分的機制 ●不會出現連作障礙 ●水田土壤肥沃度的證明 (4)水田的甲烷生成與減少 ●甲烷生成的機制 ●IPCC指南與甲烷的減少 2 旱田土壤 (1)旱田土壤的分佈 (2)旱田土壤的特徵 ●黑火山灰土、礦質土壤的特徵 ●旱田土壤的共通特徵 ●旱田土壤對肥料的高度依賴 (3)旱田土壤的改良點 3 果園土壤 (1)果園土壤的分佈 (2)果園土壤的特徵 ●多年生作物的深根性 ●常見果樹的土壤特性 (3)果園土壤的管理方法 ●清耕法 ●草生法 ●敷蓋 ●施用於果園的有機物 4 茶園土壤 (1)茶園土壤的特徵 ●樹冠與埂間的土壤大為不同 ●茶園土壤為強酸性 ●耐強酸性的微生物棲息於此 (2)茶樹的施肥量 ●多肥與環境污染 ●減少施肥量 5 草地 (1)草地土壤的特徵 ●野草地與牧草地 ●多呈酸性且缺乏磷酸 ●與耕地土壤的不同 ──形成根層並逐漸團粒化 (2)草地土壤的管理與改良 ●草地管理的課題 ●硝酸中毒與青草痙攣症 ●草地土壤的改良 6 設施栽培土壤 (1)設施栽培土壤的特徵 (2)鹽類的累積 (3)過度施肥所引起的氣體障礙 (4)設施栽培土壤的管理 第7章 荒廢的土壤 1 水田土壤的老化 (1)老化(秋衰)的機制 (2)容易老化的土壤與不易老化的土壤 (3)讓老化的水田返老還童 2 旱田土壤的老化 (1)何謂旱田土壤的老化 (2)酸性化的機制 (3)酸性的改良與留意點 (4)酸性改良資材的施用量 3 連作造成的地力降低 (1)何謂連作障礙 (2)連作障礙的原因 ●營養不均 物理性或化學性問題 ●相剋物質的蓄積 ●土壤病原菌.害蟲的增加 (3)水旱輪作是最有效的對策 4 過度施肥造成的荒廢 (1)肥料養分蓄積的機制 (2)過度施肥造成的障礙 (3)在設施中累積得更快速 (4)如何使土壤蓄積養分 5 土壤的水蝕與風蝕 (1)容易受到水蝕與風蝕的土壤 (2)水蝕 (3)風蝕 ●風蝕所造成的災害 ●對策 6 農藥與重金屬造成的污染 (1)殘留農藥 (2)重金屬污染 7 海嘯.漲潮對農地造成的損害 (1)海嘯會帶來淤泥 (2)鹽害的產生 (3)鈉、鎂造成的損害 (4)海底堆積物(淤泥)造成的損害 8 土壤的輻射污染 (1)放射性銫 (2)可吸附銫的黏土礦物 (3)被吸附的銫一年只會移動不到一cm (4)作物所吸收的銫僅為少量 (5)如何消除銫是未來的課題 第8章 土壤保全 1 輪作帶來的穩定生產 (1)水田與旱田輪作的必要性 (2)在歐洲發展的輪作 (3)水田輪作 2 透過堆肥維持地力 (1)有機物的分解速度因地區而異 (2)維持地力所需的堆肥量 ●從碳消耗量推知的堆肥量 ●有機物的需求量 (3)各種作物的堆肥施用量 3 土壤侵蝕的防範措施 (1)階梯狀的旱田與梯田 (2)果園土壤的防範侵蝕措施 4 耕犁 (1)淺耕與深耕 (2)耕犁的優缺點 5 不整地栽培法 (1)不整地栽培法的優缺點 (2)不整地栽培法可使作物的根部發達 6 土壤診斷的實施 第9章 土壤診斷 1 何謂土壤診斷 2 斷面調查 (1)挖洞 (2)觀察土層 (3)調查土壤性質 (4)土壤採樣 3 在實驗室進行的調查 (1)土壤三相 (2)土壤的處理 (3)pH與EC (4)CEC與鹽基平衡 (5)有效磷酸 4 簡易診斷 (1)pH與EC的簡易診斷 (2)透過比色法進行的簡易測定
作者簡介 藤原俊六郎 明治大學農學院特任教授、農學博士(東京大學)、技術士(農業) 1970年畢業於島根大學農學院農藝化學系,同年任職於神奈川縣農業綜合研究所,其後又任職於神奈川縣園藝試驗場、神奈川縣農業綜合研究所,2005年擔任神奈川縣農業技術中心副所長。2008年擔任(社團法人)農林水產技術資訊協會資訊系統部長.明治大學農學院客座教授。2011年起擔任明治大學農學院特任教授。1985年獲得日本土壤肥料學會獎勵賞,2005年獲得農業技術功勞賞,2007年獲得日本土壤肥料學會獎。主要著作有:《堆肥的製造方法與使用方法》(譯註:暫譯,原書名為《堆肥のつくり方・使い方》)《每個人都做得到 讓肥料發揮效用》(譯註:暫譯,原書名為《だれでもできる 肥料の上手な効かせ方》)等書。 譯者簡介 周若珍 日文教師,日文翻譯。對教育充滿熱忱,並從事各領域的口筆譯工作。 深愛動物,支持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 FB粉絲頁「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語教室」facebook.com/narumi.nihongo
买了这本书的人也买...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