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是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家柯雄文(Antonio S. Cua, 1932-2007)的遺著。 柯雄文是英語世界裡從事中國哲學研究的代表人物,於先秦儒家倫理學領域貢獻卓著。在本書中,他主張以「君子」為典範,恢復秩序與美感──「禮」,以在後現代質疑、批判、否定與解構一切的思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應當代面臨的困境。因此本書也可視為柯雄文從古典儒家倫理學的觀點,對後現代的間接回應。 本書首先以雅斯培(Karl Jaspers)的「典範人物」來詮解儒家的「君子」概念,同時評析各種英語世界中對「君子」一詞的翻譯,並以陳大齊所提出的分類架構為基礎,探究各種美德之間的關係,尤其論述了「禮」的意涵與各個面向,以及儒家「君子」概念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與意義。對於諸如「仁」、「義」等儒家美德倫理學的核心概念,或是君子於內在修養與外在應對進退時對「樂」的涵養與運用等,也都有精闢且扼要的討論。在這個各方強調和平共存、和諧相處的時代,柯雄文從他所詮釋並試圖發展的儒家倫理學角度出發,直接面對衝突議題提出緩解之道,或也可讓我們在處理人際衝突時,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代序/沈清松 譯序/李彥儀 導論:典範人物(君子)與道德 第一章 君子的美德與處理人際衝突之藝術 導言 第一節 對《論語》中的「君子」之各種詮釋 第二節 基礎、相倚與附從的美德 第三節 「義」、人際衝突以及「權」的運用 結論 第二章 道德能力、道德關懷以及「君子」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導言 第一節 道德能力 第二節 對道德關懷的教誨 第三節 典範人物(君子) 結論 第三章 禮的各面向:反思荀子倫理學中的「禮」 導言 第一節 道德面向 第二節 美學面向 第三節 宗教面向 結論 第四章 禮的倫理與宗教面向 導言 第一節 對「禮」的分析 第二節 「禮」的基礎之內質面 第三節 「禮」的基礎之外在面 第四節 「禮」的宗教面向 結論 附錄一 《禮記》中的美德與人際關係 附錄二 《禮記》中的道德修養與音樂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名詞與文獻索引
作者簡介 柯雄文(Antonio S. Cua, 1932-2007) 原為菲律賓華僑,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取得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並自1969年起,任教於美國天主教大學,直到1995年榮譽退休。曾先後擔任東方與比較哲學學會會長、國際中國哲學會會長。除了主編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另著有Human Nature, Ritual and History: Studies in Xunzi and Chinese Philosophy、Moral Vision and Tradition: Essays in Chinese Ethics、Ethical Argumentation: A Study in Hsün Tzu’s Moral Epistemology、Dimensions of Moral Creativity: Paradigms, Principles, and Ideals等專著與論文集,其他中英文專業論文散見Philosophy East and West、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哲學與文化月刊》、《哲學雜誌》等學術期刊。 審訂者簡介 沈清松 臺灣雲林人。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1980年起任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2000年起轉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哲學系與東亞學系中華思想與文化講座教授至今。曾任魯汶大學講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歐洲漢學講座教授、法國巴黎高等社科院客座教授,以及國際中國哲學會會長與執行長等。主要著作有《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現代哲學論衡》、《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等,以及中、英、法、德文學術論文百餘篇。 譯者簡介 李彥儀 臺灣桃園人。英國伯明罕大學神學與宗教學博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曾發表多篇教育哲學、宗教哲學與儒學相關論文、譯文與評論,並合譯有《成神論與天人合一:漢語神學與中國第二次啟蒙》。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