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失的國民:近代中國的「民族」話語與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
|
|
|
|
|
|
|
|
|
ISBN |
9789629966515 |
定价 |
NT765 |
售价 |
RM119.50 |
作者 |
王柯
|
出版社 |
香港中文大學
|
出版日期 |
2017-03-17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45 页. 23.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中國王朝時代的政權之所以能夠讓「周邊」及「異民族」自由自然地與中國交流和融合,皆因長期崇尚「德治」這一超越「民族」和時代的價值,從而延續其統治的正當性。進入二十世紀後,這一歷史趨勢卻戛然而止—周邊開始拒絕中國,異民族集團開始抵制「中國人」意識。這一過程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弄清楚這個問題,對於民族問題日益嚴重的今日中國,實在刻不容緩。
本書作者指出,因為近代中國導入了「民族」的話語,造成了「民族」與「國民」二者不分的現象;隨著民族話語不斷被政治化,各種官制及民間的民族主義思潮甚囂塵上,使中國社會與當初建設「國民」和「國民國家」的理想漸行漸遠。以「民族」來頂替「國民」的結果,不僅促生和強化了漢族排斥和歧視其他周邊民族集團的狹隘民族主義,也使處於中國周邊的其他民族集團在社會流動的自由屢受限制,因而對自詡為「近代民族國家」的中國逐漸失去國家認同的意識。
本書集結作者二十年間就中國近代少數民族的國家認同問題之思考,當中包括他在多個中國伊斯蘭民族地區的生活經驗與大量田野考察工作。
如何建設一個具有跨越階級、民族和國家利益的讓全體國民共享的政治文化,將會是少數民族集團邁向國家認同的關鍵,好讓他們不再成為這個國家的「他者」。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 言 xi
第一章 從「穆斯林」到「中國人」——晉江陳埭丁氏宗族的「本土化」過程 1
第一節 丁氏家族血緣意識的誕生 4
第二節 丁氏「字輩」的成立 8
第三節 農業生態下的「在地化」與「宗族化」 14
第四節 「宗族化」與「科舉化」的交響曲 19
第五節 科舉精英與宗族的伊斯蘭「記憶」 24
結 語 30
第二章 「『回教』與『回民』含義不同」——白壽彝與開封的故事 39
第一節 是「回教」的中國化,還是中國人的「回民」化? 40
第二節 「回民」、「穆斯林」與「伊斯蘭教徒」 46
第三節 容納多元的寬容文化傳統 53
結 語 61
第三章 「漢奸」考——一個「單一民族國家」的話語 67
第一節 沒有「漢奸」的歷史 68
第二節 異民族王朝與「漢」的變異 72
第三節 「改土歸流」與「漢奸」的登場 76
第四節 抵抗列強侵略的愛國主義符號 81
第五節 一個擬制的民族國家話語 86
結 語 90
第四章 「中華民族國家」的魅力與凝聚力——近代民族與近代國家的二重奏 97
第一節 近代中國國家形態的轉型與民族獨立運動的發生 98
第二節 清王朝「多元型天下」的正負遺產 100
第三節 中國近代「國家」與「民族」之關係 105
第四節 「中華民族國家」與國民國家話語的缺失 109
結 語 118
第五章 斷裂的「民族」話語——「蒙古民族」問題與中共民族政策的歷史過程 123
第一節 中共民族政策的誕生與外蒙古獨立問題 124
第二節 「民族自決」的質變與抗日戰爭時期的內蒙古問題 132
第三節 戰後內蒙古地區民族獨立運動與「民族區域自治」的成立 140
結 語 144
第六章 從「少數民族」到「國民」?——1949年以後的民族政策過程 153
第一節 「民族」的時代——在列寧主義「民族平等」的口號下 154
第二節 「階級」的時代——「繼續革命論」與建設「社會主義民族」的實踐 165
第三節 「還債」的時代——「反省」與「懷柔」的相剋 174
第四節 「開發」的時代——市場經濟體制與多民族國家統合的矛盾 182
結 語 190
第七章 「宗族」與「民族」——「民族化」的誘惑與挫折 201
第一節 「民族」旗幟下的「聚族」運動——「丁氏宗族」的「民族化」 202
第二節 被納入體制內的「丁氏回族」——從「回族委員會」到「回族事務委員會」 208
第三節 「民族」的符號與公共利益——「回族事務委員會」的意義 214
第四節 擬制的「宗族」——「回族事務委員會」指導下的宗族重構 220
結 語 226
第八章 何處是「傳統」?——中國南方「回族」社會的伊斯蘭「回歸」 231
第一節 「宗族」傳統的回歸和再造——「回族」農村的族譜編撰活動 232
第二節 在「宗族」與「宗教」之間——被遺忘的石碑和族規 237
第三節 「傳統」的想像與回歸——近代回民社會精英與宗教認同運動 242
結 語 249
第九章 「民族鏈」上的維吾爾——中亞突厥語系民族的歷史文化意識與國民意識 255
第一節 民族主義的互動與中亞突厥語系「民族鏈」的再現 257
第二節 中亞的伊斯蘭教與突厥語系「民族鏈」 264
第三節 人類生態與「民族鏈」的上下游關係 272
第四節 突厥語系「民族鏈」的崩潰與維吾爾族的失落 283
第五節 中國中亞外交重心的轉移與「民族鏈」上下游關係的轉換 292
結 語 299
結 論 「民族」與「國民」 311
索 引 323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王柯
日本東京大學學術博士,神戶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專著包括《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民族國家」、「邊疆」與歷史認識》(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1930 年代至1940 年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盤旋的中日關係:「民族國家」之軛》(藤原書店,2015 )、《中國,從天下到民族國家》(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2014 )、《走向「天下」》(日本農山文化協會,2007 )、《민족과국가》(《民族與國家》,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2007)、《二十世紀中國的國家建設與「民族」》(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 )、《多民族國家:中國》(岩波書店,2005)、《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思想的系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及《「東突共和國」研究》(東京大學出版會,1995,獲日本第十八屆三得利學術獎);主編有《辛亥革命と日本》(藤原書店,2011 )、《東亞共同體與東亞共同文化認知:中日韓三國學者對話》(人民出版社,2007)等;合著有《帝國的研究》(名古屋大學出版社,2003)、《何為伊斯蘭主義》(岩波書店,1996 )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