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69423304 |
定价 |
NT380 |
售价 |
RM59.40 |
优惠价 |
RM51.08 *
|
作者 |
高橋昌明
|
译者 |
任鈞華 |
出版社 |
遠足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7-01-1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8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日本平清盛研究第一人 高橋昌明
集日本中世史研究大成
真實重現 平安京1200年的榮光與陰影
第一本從物理面的土地、建築物變遷角度切入
透過詳細的圖解、地圖、考古成果
將今昔京都對照輪廓立體化的完整通史
本書基於當代日本史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京都從平安京建都到近代初始為止的波瀾起伏的歷史。當中,還說明平安京和京都作為首都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其具體形態上出現的重大變化。簡單說,即是講述京都作為實現國家的統治制度「律令制」的官僚設施,克服了脫離實際而建造的平安京的不便處和問題點,轉變為順應時代與人心的新城市的過程。
名人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徐興慶 |
|
|
|
|
|
|
|
|
|
|
|
|
|
|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平安京的誕生――最初的時代
第二章 「花之都」的榮光與陰影
第三章 從平安京到京都――中世揭開序幕
第四章 京與六波羅――歷經內亂和災難
第五章 作為武家之都――南北朝到室町時代
第六章 進行大改造――信長和秀吉的京都
第七章 作為形象的古都――江戶時代的京都
結語――「古都」京都的未來
後記
參考文獻一覽
插圖出處一覽
主要地名、建築物名索引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高橋昌明
1945年出生於高知市。1969年取得同志社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碩士學位,曾任滋賀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神戶大學研究所人文學研究科教授。2002年取得大阪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現任神戶大學名譽教授。專攻日本中世史。著有《中世史的理論與方法——日本封建社會.身分制.社會史》(校倉書房)、《武士的成立 武士像的創立》(東京大學出版會)、《酒吞童子的誕生——日本文化的另一面》(中公文庫)、《歷史家的望遠鏡、放大鏡》(角川學藝出版)、《平清盛 福原之夢》(講談社選書Metier)、《增補.湖之國的中世史》(中公文庫)、《平家的群像 從物語到史實》(岩波新書)、《[增補.修訂]清盛以前——伊勢平氏的興盛》(平凡社Library)、《平家與六波羅幕府》(東京大學出版會)等。
譯者簡介
任鈞華
1977年生於臺灣臺南。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研究領域為近代日本文化史,近年關注十七至二十世紀日本的戰國武將形象塑造、變遷與歷史記憶問題。在日本史方面,譯有〈明治時代的學術用語〉和《完全圖解日本戰國武將54人》、《完全圖解日本城入門》、《日本名城合戰史》、《戰國武將死亡診斷書》(皆遠流出版)、《戰國大名勢力變遷地圖》(遠足文化出版)等書。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