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過去十年來編著者忙於推動工業產品之微生物品質檢測技術,除了辦理研討會外,並且出版了藥品微生物學(2006 年)及化妝品微生物學(2008 年),而使本版次的出版離第九版相隔甚久,期間,許多讀者不斷地鼓勵,因此才再重新修訂內容,再次改版。
編著者在2001 年成立台美檢驗科技公司包括臨床微生物檢驗部門,由於參加ISO-15189 認證而對臨床微生物及分枝桿菌之檢驗更有實際運作管理的經驗,尤其將非結核分枝桿菌(NTM)的鑑定納入套組觀念(第三十四章),使讀者更能簡化鑑定流程。
由於健保給付不足,臺灣許多檢驗室對葡萄糖非發酵性菌、酵母菌、不常見革蘭氏陰性桿菌及厭氧菌之分離及鑑定技術較為生疏,本書強調只要能夠鑑定常見的90%菌種就能達到協助臨床醫師診療的目標,因此以此為基礎,建議經濟、快速、準確及實用的診斷技術。
臺灣許多微生物檢驗室逐漸採用套組或自動化儀器進行菌種鑑定及藥敏試驗,可是其只能應用於少數菌種,並不能取代正統的生化鑑定方法,尤其在酵母菌、厭氧菌、葡萄糖非發酵性菌及一些少見的菌種方面,這些替代的細菌鑑定方法更需要染色鏡檢特徵、菌落特徵及特殊生化試驗的輔助。產色素瓊脂(Chromogenic agar)的設計對許多常見的病原菌及抗藥性菌株更能提供初步鑑定的參考,尤其在尿液培養之應用,更可在不影響鑑定正確性的情況下,而能縮短鑑定時間及減少檢驗室的材料成本。
本版次除了對各個章節提供更新穎的資料外,對菌種的保存、病原菌的檢驗流程、B 群鏈球菌、棒狀桿菌、艱難梭狀芽孢桿菌、肉毒梭狀芽孢桿菌、嗜氧性放線菌、伺機性感染真菌、CLSI 藥敏試驗方法判讀標準、抗藥性菌株的MIC 測定、以及各類檢體的採集、運送及接種更提供了新的診斷技術及觀念。
本版次的出版更指出疾病管制局及醫院微生物科對分枝桿菌的診斷目標不同,前者以流行病學及結核病控制為主,而後者除了結核病診斷外,仍須對NTM 進行鑑定及藥敏試驗,檢驗室不可被誤導,而疏忽了NTM 的感染。
本版次的出版對菌名、試劑、抗微生物劑及試驗提供了英文及中文翻譯,雖然繁瑣,但為了讓臺灣讀者能夠適應中文化,讓中國大陸讀者能夠適應英文化,因此沒有遵照科學論文的寫法(若前文提及,則後文不必再重複),重複之處非常的多,無非讓兩岸檢驗專家能夠在沒有障礙下彼此溝通微生物檢驗技術。
檢驗是一種專業,也是一種藝術,要做好它,必須要動腦筋,靈活應用基本知識,使自己在專業領域成為「師級」,而非「醫檢工」,全心投入,在工作中找出樂趣,經常維持好奇心,抱著任務必達,展現「捨我其誰」的精神。
作者簡介
蔡文城
國立陽明大學微生物學科及微免所兼任教授 台美檢驗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負責人 中臺科技大學醫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 臺灣微生物學會常務理事、編輯 全球華人臨床微生物暨感染學會(GCACMID)監事 臺灣環境檢測商業公會監事 臺灣公定化學家協會(AOAC)監事 全國認證基金會(TAF)測試領域及醫學領域評審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