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十七年文學」(1949-1966)是影響中國文學史發展的顯著階段,作者秉持中性的客觀敘述『重寫文學史』,發掘出作為主潮的創作究竟有何規律性的發展線索,又是怎樣受制和牽引著文學史的進程。
自 序 一九四九:在「十七年文學」的轉型節點上 ——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與思想史的關聯性》論 綱(之一) 緒 論 第一章 「人」與「自我」的失落 一、「規範」產生:「人」的失落 二、非「人」化:他者的言說 三、反「規範」:「人」的打撈 四、中西視野:反抗的可能 第二章 頌歌與戰歌的神諭 一、頌歌與戰歌:選擇與必然 二、共同話語:一個人的詩歌 三、真誠與歧途:兩種理性的衝突 四、思與詩的荒原:頌歌與戰歌的消解 五、結語 第三章 典型與英雄的尋覓 一、典型期待與英雄焦慮 二、典型與英雄的政治抽象 三、典型與英雄的構成 四、非英雄化:突破英雄框框的嘗試 五、典型與英雄付出的代價 第四章 鄉土文學的轉型 一、「山藥蛋派」與「荷花澱派」的創作逃路 二、鄉土:階級鬥爭的聚焦點 第五章 「干預生活」的悲哀 一、幻的自由:無根的干預 二、頑強的揳入:焦點式干預 三、對範式的衝擊:審美干預 四、歷史重讀(一):深度的呈現 五、歷史重讀(二):烏托邦的批判藝術 第六章 逃避現實之路 一、集體大逃亡:被迫與自願 二、構成:闡釋的困惑 三、類型:傳奇與寫實 四、現實的逃避:可能與極限 第七章 「曲筆」的悲劇 一、緣起:走向厄運的繁興 二、文化學的考察:非對話時代 三、影射的邏輯:同質與同構 四、語言學的考察:所指的漂移 五、接受學的考察:反接受原理 第八章 散文的窘態 一、繁榮的假象:無根的飄浮 二、視角背離:殘破的視閾 三、「非我」化:主體缺場 四、模式化:風格複製 第九章 政治一體化時代的文學批評 一、走向一體化:十七年的文學批評之路 二、拯救一體化:文學性的有限打撈 三、疏離一體化:自我覺醒及其被遏制 跋 附錄 一、二十世紀後半葉中國文學研究的價值立場 二、中國當代文藝批評生態及批評觀念與方法考釋
作者簡介 丁帆(1952—) 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論有《中國鄉土小說史》、《文學的玄覽》、《十七年文學:人與「自我」的失落》、《中國大陸與臺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重回五四起跑線》、《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中國新文學史》與散文隨筆集《江南士子悲歌錄》、《夕陽帆影》、《枕石觀雲》等,並曾多次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項。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