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888369416 |
定价 |
NT350 |
售价 |
RM54.70 |
优惠价 |
RM48.68 *
|
作者 |
湯一介,焦育,李天飛
|
出版社 |
香港中和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6-10-04 |
装订 |
精裝. 單色印刷. 184 页. 18.8.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中華人文精神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主張人們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成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因而古代的“人文”精神非常重視禮儀,提倡德治,力求使社會各個等級和睦相處。中華人文精神培育了中華民族的美德:積極進取、堅忍不拔、敬老愛幼、勤儉治家治國等等。這些美德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人文”精神的結晶。
叢書選取中國人文經典中最精髓的部分,把傳統文化中歷經兩千多年而依然充滿生命力的諸多人文智慧展示給讀者:讓讀者去欣賞、品味,並從中找到中華民族發展的文化基因,讓讀者在傳統文化的智慧中陶冶身心,啟迪心智。
博學格物:
仰觀俯察萬物之靈天人之際盛德日新和諧自然格物致知師法自然
名人推薦
人文精神,它有四個側面要同時顧及:一個是自我問題,一個是群體問題,一個是自然問題,還有一個是天道問題。--杜維明(美國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和哲學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社長)
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甚麼?孔子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要講道德、講學問,使自己的行為符合道義,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話,學會“做人”。--湯一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
弘揚傳統文化應當落實到提高人的素質上,讓傳統文化的營養像春雨一樣沁入人的心田。--袁行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國學研究》主編)
|
|
|
|
|
|
|
|
|
|
|
|
|
|
|
目錄
代序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湯一介)
第一章 仰觀俯察 中國古人對天地的思考
宇和宙
天地之大德曰生
變通之道
天地之化莫不有常
仰觀俯察
第二章 萬物之靈 中國古人對人的認識
域中有四大
人最為天下貴
天地人相為手足
與天地合其德
天行健
第三章 天人之際 中國古人對天人關係的探討
天地不仁
萬物與我為一
天人相類
制天命而用之
天與人交相勝
第四章 盛德日新 中國古人的積極進取精神
舊邦新命
盛德日新
日新又新
不法常可
新德新知
第五章 和諧自然 中國古代的生態觀
不違農時
竭澤而漁
牛山之木
揠苗助長
日出而作
第六章 格物致知 中國古代的發明與發現
候風地動儀
麻沸散
圓周率
造紙術
指南針
第七章 師法自然 中國古代藝術的自然神韻
張旭善草書
別構靈奇
飲酒
伯牙學琴
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湯一介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