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都是老靈魂﹝新版﹞:新時代親子身心靈教育
|
|
Children, Old Souls |
|
|
|
|
|
|
|
|
ISBN |
9789866436925 |
定价 |
NT320 |
售价 |
RM50.00 |
优惠价 |
RM44.50 *
|
作者 |
許添盛
|
出版社 |
賽斯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6-09-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4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許多現代父母們,總以諸如「孩子不懂事、不會自動自發、不關心也不在乎自己未來」的不信任心態來看待孩子,往往認為「一代不如一代」──我們做父母的如此地用功努力,在社會上都還奮鬥得如此辛苦,孩子卻一副不求上進、事不關己的樣子,未來前途該怎麼辦啊!
其實,所有的親子教育,都必須由師長及父母自身開始轉化、學習與成長。只因我們自己偏狹的觀念、面對生存的恐懼及焦慮感,才讓我們看不見孩子的優秀及貼心,於是產生種種對孩子的不信任感及缺乏信心。
在新時代大師賽斯的思想裡,提及一個最能令此生靈魂得以成長、身體得以健康、心理得以平安喜樂的人生觀,那就是:「我願在此生努力成為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透過本書,許醫師呼籲大家,停止投射不信任的負面能量到孩子身上吧!現在學校和家庭教育最大的問題,來自師長及家長的觀念及心態。以身心靈角度而言,下一代不但有著比我們更豐富的地球輪迴經驗,而且是心靈上配備好來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的。「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換個信任、欣賞及鼓勵的眼光看待孩子,你會發現,原來他們真是如此的棒!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人的話> 省思自己,了解孩子 沈希哲
<自序>親子關係的覺察與成長 許添盛
第一篇 傾聽孩子的心──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拒學症>拒絕上學的小公主
<拒學症>我生下來不是來寫功課的
<拒學症>在一旁內心「皮皮挫」的小孩
<拒學症>因為我沒那麼愛他
<吸毒和自殘>傾聽、了解、關心、陪伴
<拒學症>著重過程,而非只是結果
<異位性皮膚炎>給世界一張不好看的臉
<偏差行為>小孩子偷東西怎麼辦?
<照顧感受>你們根本就不了解我
<照顧感受>反抗父母,孩子真的「變了」嗎?
<照顧感受>陪伴孩子,把他們放第一位
<生命教育>愛是超越時空和生死的
第二篇 化解憂鬱的結──少量多餐,分段睡眠
<強迫症>一定要第一名?
<強迫症>護身符成了煩惱及痛苦的根源
<焦慮症>活在擔心被遺棄的恐懼中
<過動症>孩子過動,也許真正原因出在大人身上
<過動症>你的小孩真正提昇自信心了嗎?
<過動症>「小魔鬼」成為「小英雄」
<過動症>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大人
<精神官能症>彷彿大難臨頭的恐慌
<憂鬱症>不曉得自己活著幹嘛?
<憂鬱症>產後憂鬱,還未準備好當媽媽
<精神分裂症>去除內心的不安全感
<癌症>不要讓孩子成為討愛的乞丐
第三篇 覺察教育的根──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出生>靈魂投胎的選擇
<尊重>小孩都是「老靈魂」
<內在心靈>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親子成長>小孩並不如大人所以為的那樣簡單
<啟發內在>每個孩子都是屬於他自己那一類的天才
<自信>孩子缺乏自信怎麼辦?
<創造>愈來愈不快樂的小孩和大人
<化解無力感>你找到自己的力量嗎?
<信念>教孩子選擇自己的核心信念
<感恩與惜福>愛、支持、同理心
<心靈擴展>家庭中真實情感的交流
<自我肯定>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教育法
<後記> 當幸福來敲門 許添盛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許添盛醫師
畢業於台北醫學院,曾任台北市立仁愛醫院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為了更瞭解人類心靈對身體的影響,於是轉入精神科領域,曾任職台北市立療養院精神科、台北縣立醫院身心科主任。現任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賽斯文化發行人、財團法人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醒吾科技大學兼任副教授。喜愛寫作及禪修,曾為聯合報心靈版、中國時報家庭版、大成報心靈推手版、自由時報家庭版及中國時報醫藥版專欄作家。
許醫師鑽研新時代思想十數年,尤偏愛賽斯;同時從事身心靈整體健康研究,對於癌症的治療及預防復發有獨到心得。擅長以理論配合生活實例及臨床案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多年來在中華新時代協會講授「賽斯心法」,成立「身心靈健康成長團體」、「美麗人生癌症病患成長團體」、「賽斯學院」及「賽斯心法修鍊班」,並應邀至全國各縣市、香港、馬來西亞、美加等地,舉辦數百人大型講座,場場爆滿,佳評如潮。
為服務更多的社會大眾,許醫師於2007年成立賽斯文化,2008年成立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及賽斯身心靈診所,希望藉由個人身心靈的成長及生活方面的正面轉變,來達到追求自性的引導、開發內在的智慧。讓人們真正明白疾病乃是自內在心靈的扭曲及衝突,並藉著自我學習及開悟,引導人們走向內在的朝聖之旅。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