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派翠克.貝爾特在這部開創性的作品中,仔細分析社會科學哲學裡的重要觀點,精闢研究涂爾幹、韋伯、波普、批判實在論、批判理論及羅蒂新實用主義的學術成果。他的生動敘述將這些關鍵智識人物,放置在他們寫作的社會及政治脈絡裡,並且清楚呈現出他們的觀點如何能轉移到經驗研究中。《社會科學哲學》既是一本權威性的教科書,也是一份參與令人振奮的新研究議程的邀請。對於想清楚掌握各種社會科學哲學主要立場的學生,本書將非常有幫助。而對於贊同實用主義觀點(知識具有增進人類可能性的潛力)的研究者,本書也極具吸引力。
作者簡介
派翠克.貝爾特(Patrick Baert)
牛津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劍橋大學社會系資深講師。著作包括Time, Self and Social Being (1992)、Social Theory in the 20th Century (1998)、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owards Pragmatism (2005)、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2010,合著)。
譯者簡介
何昭群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現任職於HONDA TAIWAN。主要閱讀興趣為社會理論、德國觀念論。
致謝導論
第1章 涂爾幹的自然主義1 導論2 與實證主義的不穩定關係3 如何成為稱職的社會學家4 應用:自殺研究5 評價6 延伸閱讀
第2章 韋伯的詮釋方法1 導論2 超越方法論戰3 理念型與各種行動類型4 應用:基督新教倫理5 評價6 延伸閱讀
第3章 波普的否證主義1 導論2 科學本身為何3 與孔恩的爭辯4 如何讓社會科學變得科學5 歷史主義及烏托邦主義的問題6 方法論個體主義7 評價8 延伸閱讀
第4章 批判實在論1 導論2 實在論、實在與因果關係3 工作中的創意科學家4 對於社會理論的貢獻5 應用:英國政治6 評價7 延伸閱讀
第5章 批判理論1 導論2 早期的法蘭克福學派3 哈伯瑪斯4 延伸閱讀
第6章 羅蒂與實用主義1 導論2 美國實用主義與羅蒂3 科學方法的迷思4 新左派與文化左派5 評價6 延伸閱讀
第7章 實用主義的社會科學哲學1 實用主義觀點概述2 文化人類學3 考古學4 史學與社會科學5 一些最終的評述
註釋參考文獻索引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