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1 從全球角度思考台灣 奧美整合行銷集團董事長 白崇亮 推薦序2 7S架構是台灣經濟的GPS 經濟部長 李世光 推薦序3 觀念革命,思想領航 前行政院副院長 杜紫軍 推薦序4 是「新台商」接棒的時候了!技部人文司司長 洪世章 推薦序5 新台商的轉型重生之路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系教授 陳厚銘 推薦序6 「再工業化」是新台商崛起的契機 國發會主委 陳添枝 推薦序7 啟動台灣第二條S曲線! 立法院副院長 蔡其昌 前言:「再工業化」浪潮下尋找新台商 考題I S-Curve生命週期策略架構 什麼時候該開始啟動第二條S曲線的投資與研發? 該從舊的S曲線延伸?還是拉出另一條全新的S曲線? 什麼是S-Curve? S曲線有兩個先天缺陷 做品牌就能突破成長極限? 紅海、藍海其實是同一片海 靠知識拉出新的S曲線! Disruption究竟該怎麼譯? 跨越「鴻溝」蛻變成「新台商」 如何創造速度優勢? 研發創新已走出了4個D 中國產業正步上台灣產業後塵 發現新台商:薛長興工業、天和鮮物、金御晟國際(山里日紅) 考題2 Smart智慧優勢 如何找出第四次工業革命下可以助功創新的「混合動力」? 如何充分利用O2O完成精準、精實、精密的產銷循環? 什麼是Smart? 知識工作是智慧的開端 國家與企業都需要「主權創新」 從實驗到市場的「三到法則」 在學用虛實之間走向體系4.0 「混合動力」將重新定義世界 從智慧建築、交通積層台灣競爭力 誰來為台灣產業插上翅膀? 快搭上網路產銷民主4.0列車! 發現新台商:玉美研究、研華科技、東方線上 考題3 Scale規模優勢 如何運用互聯網+所提供的外部性改變經營模式,達到經濟規模? 如何透過「行銷萬花筒」看見碎形的排列與組合,從事創新以掌握商機? 什麼是Scale? 規模和範疇誰該優先? 「微」創業魚與熊掌可兼得? ICT之後該如何接軌IoT ? 呼叫、呼叫台灣產業旗艦! 透過經紀的方式消減代理風險 獲利是打造營運根基未明言的關鍵 「碎形化」壓縮思考與行動的時間 「拉右引左」要以需求牽引生產 供應鏈的本質就是科技+金融 發現新台商:瓜瓜園、台積電、寶成國際集團 考題4 Scope範疇優勢 如何在規模的基礎上,找到規模所釋放出來的範疇空間? 如何在生態體系下掌握耦合與去耦合的動態契機,迅速調整商業模式? 什麼是Scope? 從大數據看「權力解構」 中堅企業不靠規模就能取得主導 台灣新「硬」道理:虛實軟「應」 人才通縮是台灣資源最大隱憂 你能想像出一個市場嗎? 以創客體系填補創新不足的缺口 「漣漪效應」主導了生態體系的發展 碎形化競爭力的關鍵就在「快」! 從銷售到行銷誰看到了市場? 發展產業體系助攻國家競爭力! 「全球在地化」會是台灣的新契機? 發現新台商:庭茂生技、桂盟集團、聯發科技 考題5 Substainbility永續優勢 如何挖掘「永續型產銷模式」,滿足生態永續的經營責任? 如何挖掘「永續型產銷模式」,追求經營的可持續性? 什麼是Substainbility? 說不清楚的「價值主張」! 硬競爭中的軟關鍵——誠信 台灣產業的四部練習曲:FGHI 放「心」出門走出更大格局 國際企業將在資訊架構下裂解與融合 成本壓力是新台商的創新之母 在發展與永續「雙融」中找出路 創新和創實的路線之爭 傳統能量結合新興價值「天天向上」 當游牧民族停止了遷徙 產銷體系中如果沒有Outlet….. 發現新台商:南投縣鄉信義鄉農會、萬麗福、AppWorks之初創投 考題6 Societality社會優勢 如何在「創新、就業、分配」的新經濟發展模式下,取得利與義的平衡? 如何在社會性的理念基礎上,發展經濟性的經營實務? 什麼是Societality? 分享關係演繹了「社會網+」的創新模式 企業的終極價值:富國安民 從「人才濟濟」瞬變「人才最貧瘠」 在人才荒來臨前先設法「橋接」 「包容性增長」把人放在核心位置 打破資源限制,打破素人顧問鴻溝 發展有感經濟前先琢磨無感服務 以人為本的自動化是個殘酷的未來! 影響我們最深的三個神奇數字 打敗自己才能締造未來! 發現新台商:掌生穀粒糧商號、興采實業、台灣大車隊 考題7 Synergy綜效 如何透過介面管理,找到不同介面重疊的資源條件,實現內部及外部的綜效? 如何盤點整體市場的生產剩餘與消費剩餘,作為新商業模式的起點? 什麼是Synergy? 生產與消費剩餘是新商業模式的起點 個人和組織的新考題:績效與綜效 再工業化是「三位一體」的新思維 「精實」是「工業4.0」的另一半 畫張捷運地圖看見機會與綜效 從拆牆、拆防到「開放綜效」 發現新台商:彰菇生產合作社/太陽生鮮農產、太平洋自行車、南僑集團 後記 對台灣創實的想像
作者簡介 佘日新 現任逢甲大學講座教授、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 曾任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營運長、暨南國際大學特聘教授,個人經歷一如台灣產業的多元:專精專利與產業發展,大學及碩士主修工業設計,曾任職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六年後,赴英國攻讀華威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商學院行銷暨策略管理博士;專長橫跨科技管理與行銷、策略管理、領導統御、品牌、創新、文化創意等領域。2010 年獲頒「李國鼎管理獎章」、2014年獲「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院士」殊榮,以表彰其在教育及科技管理的貢獻。 近十餘年不僅不遺餘力投入推動學校技轉中心、育成中心與產學中心和業界技術交流,並參與規劃建構國發會、經濟部、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與衛福部等部會產學合作的生態體系;相關的學術研究心得除了經常發表於學術期刊外,並落實應用在產學合作的諮詢顧問中;長期關注全球經濟趨勢、產業發展及企業創新研發活動,經常於報章雜誌及廣播媒體發表產業評析、引領前瞻思維。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