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從神異傳奇到融入日常生活,從外來宗教到成為世俗倫理;從陌生到熟悉,進而根植為思維與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浩蕩旅程。為了認識佛教,中國進行大規模的譯經運動,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形式之多元,可說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 在漢譯佛典的基礎上,佛教輻射傳布至朝鮮半島、扶桑四島、中南半島,成為東亞醒目的文化景觀,而中國從佛教邊地也搖身一變成為佛法聖地。舉凡國王大臣乃至庶民百姓,不論是在政治、民俗、儀式,甚至文化上,莫不深契佛法。此時期的鳩摩羅什、僧肇、慧遠、竺道生等不世出的諸大師,為中國佛教的走向奠定基調。藉由本書,我們明瞭魏晉南北朝時期,在中國佛教發展過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樞紐角色。 系列簡介 「新亞洲佛教史」系列是近年日本學界佛教學者最大規模的結集,動員超過兩百位菁英學者,同時在研究方法上也大幅擴展。除傳統的教理教義、文獻語言、史料分析之外,也擴及美術、考古、文藝、民俗等不同層面。並嘗試跳脫過去的宗派中心主義或歷史文獻學的限制,結合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新思維、新觀點、新方法,不僅是新穎的研究成果,更象徵著佛教研究範式的革新。透過本系列,為佛教在亞洲遼闊的時空歷程,與發展演變的軌跡,勾勒出一幅幅繽紛的樣貌。
新亞洲佛教史中文版總序 釋果鏡 003 序言 菅野博史 005 體例說明 【第一章】中國佛教 木村清孝 第一節 譯經的初始與中國佛教原貌 一、佛教初傳期 二、來朝僧與傳譯活動 三、古譯特徵 四、《理惑論》成立 第二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譯經與諸學派形成 一、皇朝更迭時期 二、活躍的大譯經僧——鳩摩羅什 三、翻譯原則——「五失本、三不易」 四、其他偉大的譯經僧 五、佛教思想的方向性 六、「偽經」——撰造經典 第三節 隋、唐譯經與教學之大成 一、統一皇朝下的佛教重整 二、兩大宗派成立(一)——天台宗 三、兩大宗派成立(二)——三論宗 四、三階教 五、玄奘新譯佛典的意涵 六、華嚴教學 七、密教東傳與興盛 第四節 晚唐以後的譯經,以及中國佛教的歸向 一、譯經的告終 二、中國特有的潮流——五家七宗 三、儒、釋、道相爭與融合 四、《大藏經》刊行與流布 第五節 略結 中國佛教史的發展與課題 〔專欄一〕海路 入澤崇 【第二章】佛教東傳 采睪晃 第一節 佛教傳播者——來華僧、求法僧 一、關於本章 二、佛教傳入途徑 第二節 初傳期的佛教 一、佛教傳入的傳說 二、《後漢書》〈楚王英傳〉 三、《魏略》〈西戎傳〉 第三節 初期中國佛教的特性 一、透過翻譯的內容 二、思想混亂——接受佛教信仰之始 三、安世高 四、支婁迦讖 第四節 三國時期 一、魏——朱士行:求法僧之先驅 二、吳——支謙 三、西晉——竺法護 第五節 五胡十六國 一、北方各族勢力抬頭 二、以「神異」為媒介的佛教普及——佛圖澄 三、道教 四、格義佛教及其否定之論 五、姓 〔專欄二〕羅什三藏及其弟子的教判論 堀內伸二 【第三章】東晉、南北朝佛教思想與實踐——初期佛教受容的具體樣貌 菅野博史 第一節 初期受容的時代背景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定義 第二節 道安、廬山慧遠的佛教思想 一、慧遠與道安的邂逅 二、道安的生涯 三、道安的弘法成果 四、慧遠定住廬山 五、慧遠對道安思想的傳承 六、三世輪迴與因果報應的問題、神滅不滅問題 七、禮敬問題與〈沙門不敬王者論〉 八、念佛結社形成白蓮社 第三節 鳩摩羅什的佛教思想 一、鳩摩羅什與中國佛教 二、關於《大乘大義章》 第四章 僧肇的生涯與思想 一、僧肇的生涯 二、〈般若無知論〉的思想 三、〈不真空論〉對心無義、即色義、本無義的批判 四、心無義 五、即色義 六、本無義 七、關於〈涅槃無名論〉 第五節 道生的生涯與思想 一、道生的生涯 二、理的哲學與闡提成佛說 三、頓悟說 四、感應思想與《應有緣論》 第六節 禪、戒 一、諸宗派形成之前 二、北朝禪學 三、戒律 〔專欄三〕鳩摩羅什的破戒與譯業 丘山新 【第四章】三教衝突與融合 河野訓 第一節 初期佛教與儒家、道教 一、牟子《理惑論》 二、孫綽〈喻道論〉 三、《老子化胡經》 第二節 南北朝時期的三教對立與融合 一、北魏太武帝廢佛 二、顧歡〈夷夏論〉及其後續發展 三、范縝〈神滅論〉 四、梁武帝的佛教政策 五、北周武帝廢佛 第三節 唐、宋時期的三教相克與調和 一、初唐傅奕與法琳的論爭——沙汰佛教教團 二、武后的護佛政策與玄宗的儒、佛、道政策 三、韓愈〈論佛骨表〉 四、武宗廢佛 五、宋代排佛論與三教調和論 〔專欄四〕輪迴與魂——神滅不滅論爭 邢東風 【第五章】佛典漢譯史要略 船山徹 第一節 漢譯與語言學 漢譯佛典的特徵 第二節 時代劃分與主要漢譯者 舊譯與新譯 第三節 翻譯速度與兩種譯場類型 一、翻譯速度 二、譯場類型 第四節 隋、唐以後專家集結的譯場 北宋的譯經儀禮 第五節 隋、唐之前的譯場 鳩摩羅什的翻譯方式 第六節 譯主、筆受、傳譯 分工體制的實際型態 第七節 增譯與略譯 為求譯文易解 第八節 漢譯與編輯——援引既有的經典文句 一、活用各舊譯本 二、編譯而成的經典——編輯漢譯經典 〔專欄五〕老子化胡說 神塚淑子 【第六章】經錄與疑經 沖本克己 第一節 經錄 佛典翻譯的整理學 第二節 《出三藏記集》 一、現存最早的經典目錄 二、整理方法與意義 第三節 《開元釋教錄》 一、經錄的完備與終結 二、經錄所顯示的數據 第四節 疑經 一、何謂疑經 二、述而不作 三、判定基準的差異 第五節 疑經撰造動機 一、「現世利益」與「單純化」 二、抄經、要文集與疑經 三、末法思想與疑經 第六節 疑經諸相 一、疑經橫行 二、疑經分類 〔專欄六〕《父母恩重經》與孝道重視 張文良 【第七章】王法與佛法 橫井克信 第一章 東漢至南北朝時期 一、中國獨特的佛教信仰方式 二、東漢 三、五胡十六國 四、釋道安與戒律問題 五、東晉 六、南朝 七、北朝 第二節 隋唐時期 一、隋 二、唐 三、武后護佛 四、內道場政治化與密教發展 第三節 宋代 一、五代 二、北宋 三、南宋 四、奠定國家佛教 〔專欄七〕儒家經學與佛教經疏 古勝隆一 年表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辛如意 臺北市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名古屋大學國際開發研究所碩士畢業,同研究所博士肄業。翻譯著作有《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III 宋元明清》、《中國佛教研究入門》、《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空色勾玉》、《白鳥異傳》、《薄紅天女》、《風神祕抄》、《川之光》等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