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藍染產業是台灣早期很重要的傳統產業,也是寶貴的歷史文化資產。但因為工業化合成染料的興起,讓天然藍靛染料及相關加工技術迅速消失、斷層了一甲子。作者鄭美淑在親自參與藍草復育和藍染工藝的過程中,深深被台灣藍的獨特技藝文化所吸引,一向愛植物成癡的她,雖年已過半百,卻一頭栽入藍染缸裡至今整整10個年頭,幾乎把夫妻倆經營事業的所有盈餘都投入藍染產業裡,從種植(大菁)藍草到染工坊,一路走來無比艱辛,但當看到即將消失的藍草復育成功、藍染產業從他們夫妻手中慢慢復甦,卻也備感欣慰。他們更期許藍染產業能跟上這股世界環保意識潮流,在追求自然手感風氣下,能被重新看待並重視,使之屹立不搖、綿延不斷。這本書完整紀錄了他們成為大菁藍手的心路歷程,以及屬於台灣藍的文化傳承,非常值得大家閱讀與珍藏。
推薦序-台灣藍四季研究會理事長 馬芬妹 推薦序-雲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教授 曾啟雄 推薦序-我的老婆叫「韌性」卓也小屋老闆/卓銘榜 作者序-用大地賜予的顏色,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只為一抹藍 蓽路藍縷—台灣藍 藍門一入深似海 染「青」之草—藍草 勝於藍—藍靛、去蕪存菁—製靛 釀藍成華—建藍、手感溫度—藍染技法 種藍在霧鄉 種藍的準備工作、繁殖山藍—扦插 山藍的田間管裡、採藍-晨露未乾時 從大菁到藍泥 "菁礐池"-浸泡、打藍製靛-氧化、過濾-收集藍靛 染工坊最重要的一天—建藍 藍菌寶寶的游泳池—金龍窯大水缸 天然的鹼劑—白木灰水 藍寶寶的最愛、藍寶寶的暖房 藍寶寶變色了、神奇的藍寶寶 天天天藍 染工房每一天的功課、從纖維開始 從精煉做起、藍染的每一天、染布之後 老缸處理、芳藍自然香、歲月的顏色 藍色的夢園 與自然共存、青出於藍 染布之外 向自然借色、從園子到餐桌、好吃、好玩、又好看! 找回經典「台灣藍」 卓也的藍園、用心建立「台灣藍」 休閒農業也可以很時尚 傳統走向精品
作者簡介 鄭美淑 台灣工藝研究所藍染工藝訓練班結業 國立中興大學農學士、農學碩士 國立員林農工農場經營科休閒農業科教師兼科主任 曾任雙潭休閒農業區主委 現任台灣藍四季研究會總幹事、卓也藍染負責人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